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5092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一、复习策略1、机械运动及其描述(3)记住几种较典型的相对静止实例如:加油机与受油机,卡车与联合收割机同步卫星与地球或地面上静止物体顺流而下的竹排与江水(4)运动的描述: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v=s/t单位:1m/s=3.6km/h几种速度的计算熟悉几个常见速度如:步行约1m/s,自行车约5m/s,声速,光速,超音速飞机v340m/s2、长度的测量(1)单位(从大到小)光年,km(103m),m,dm(101m,1个手掌宽),cm(102m,1个手指宽),mm(103m), (106m),nm(109m),(1010m,分子直径)(2)刻度尺的使用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选;放(贴,齐,平);看(视线与尺面垂直);读(准确值1位估读值单位);记(3)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纸张厚度,细铜丝直径);替代法(圆柱周长,地图长度);配合法(硬币直径,身高);滚动法(花坛周长,汽车里程表);公式法(一卷铜丝长度)3、时间的测量(1)单位(从小到大):秒(s),分(min),时(h),天,月,年(2)秒表的读数:小格格数大格圈值大格示数(3)列车时间的计算:24h天数分钟数(4)特殊测量:单摆法,脉搏法4、误差(1)误差不是错误(区别)(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3)减小误差的方法二、典例剖析例1、(天津)王刚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_;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_解析:同学的身高尺度是米,所以应为15.8 dm;物理课本长度为26 cm答案:dm;cm例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四个数据中正确的是()A1.8分米B18.2厘米C182.3毫米D182.34毫米解析:用最小刻度为l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能准确到毫米,毫米的下一位还要估计出来,所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就可以看这个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不是最小刻度毫米位如果是则正确,不是则错误1.8分米的倒数第二位“1”为分米;18.2厘米的倒数第二位“8”为厘米;182.34毫米的倒数第二位“3”为毫米的下一位所以上面这些数据均不正确只有182.3毫米的倒数第二位“2”是毫米,所以选项C才是正确的答案:C例3、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写出实验步骤解析:一张纸很薄,直接用毫米刻度尺无法测量出其厚度,因此须采取特殊的测量方法,即用“累积法”取相同的纸张叠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可以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来,然后再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便可以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实验步骤:(1)可以取课本第1页到第170页,叠加起来用力压紧;(2)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总厚度;(3)用测得的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85(一张有正反两页),就得到了一张纸的厚度例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概念的题目,是否真正理解了“误差”和“错误”这两个概念,弄清它们本质的区别,知道产生“误差”和“错误”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如果你对解本题把握不大,就请你先回头复习“关于误差”部分的知识,再来解答本题答案:D例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小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 C D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时间为t,则前一半的路程s1=v1t1=v1(t/2),后一半的路程s2=v2t2=v2(t/2),总路程s=s1s2,由公式可得答案:A例6、(太原)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解析:月亮躲进云里是以运动的云为参照物,感觉月亮是运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的位置在不断改变;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是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感觉树木在运动;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是以他乘坐的电梯为参照物,感觉地面在离他远去答案:B例7、(吉林省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cm解析:正确使用刻度尺时,要求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且刻度尺的刻度要贴近被测物体图中木条B的边紧贴刻度尺的刻度,符合正确测量规则,由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它的长度,但木条A在木条B的上面,与刻度尺的刻度之间间隔着木条B,无法由刻度尺直接测量出长度,故对木条B的测量是正确的物理学中的长度测量要求较精确,测量结果必须带有一位估读数字,即应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图中木条B的长度应为3.37cm(其中最后的7为估读数,也可估读为6、8、9等数字)答案:B3.37例8、(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并简单说明解析: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或以什么速度沿什么方向运动,都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图中小旗飘动的方向,显示的是以小旗为参照物时风运行的方向;右边楼房顶上的小旗向右摆动,说明风是向右吹的,而小船上的小旗也向右飘动,则小船可能与楼房一样,处于静止状态;小船上的小旗飘动方向说明风相对于小船是向右运动的,若此时小船向左行驶,则本来向右吹的风相对于它一定向右运动,即小船可能向左运动;小船还可能向右运动,但它的速度要小于风速,这样,风相对于它仍然是向右运动的,使船上的小旗仍会向右飘动答案:小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静止;(2)小船向左运动;(3)小船向右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例9、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可知()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个定值,不能纯粹从数学角度理解公式 ,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项A、B、C都不对,选项D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是保持不变的,而速度只在大小上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这一比值始终是恒定值答案:D例10、(汕头市中考试题)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3号”飞船于今年3月25日升空,4月1日顺利返回地面,在6天零18小时的时间里环绕地球转了108圈,设地球半径为6400km,飞船是在离地面1600km高的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匀速运转(取3.14),求:(1)该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该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所走过的路程是多少?(3)该飞船绕地球匀速运转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计算结果取1位小数)解析:利用公式 及其变形式s=vt、 可计算物体的运行速度、路程及时间,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解:(1)飞船绕地球108周所用的总时间为:T=624h18h=162h=9720min由飞船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2)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轨迹是圆,它运行一周的路程就是圆形轨道的周长S=2R=2(R地H)=23.14(64001600)km=50240km(3)由可知答案:(1)90min;(2)5.024104km;(3)9.3103m/s例11、(南京中考试题)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一列长228m的列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铁路桥,要用多长时间?解析:如图所示,火车由A处行驶到B处,就是火车通过此铁路桥的过程,由图可知,火车行驶的路程s应等于桥长加上火车长已知:s车=228m,s桥=6772m,v=10m/s,求:t.解:s=s车s桥=228m6772m=7000m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火车通过大桥的含义,可借助示意图帮助分析,得出此时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物体长度与轿长之和答案:70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