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5034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点击】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重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主探究】1、 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阅读问题探讨中的图片思考: 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整个地球也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出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_。提示:地球对人口的承载总量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我_(不同意或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_ 。读分析课本P118页中的资料分析讨论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型增长?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_(高或低)和逐渐_(升高或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_,从而使人口增长_(过快或过慢);同时人口基数_(过大或过小)也是原因之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生物:_。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通过资料的搜集分析思考: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以及你所生活的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_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_。2、例题精析:例1统计资料表明:进入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动物病害 天敌过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人为因素是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及开垦、围湖造田及所谓的对荒山野地的开发,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真正成了“无家可归”。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主要指乱捕滥猎及乱采滥伐。环境污染主要指“三废”的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外来物种往往无天敌限制其发展,造成对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正确答案是。例2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最佳方案是:封山育林,大量繁殖禁止捕猎 让当地人大砍大种,狂捕乱猎,先富起来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和利用 砍掉原有林木,营造人工树林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保护及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我们强调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意味着绝对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如保护森林,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采伐树木;保护海洋鱼类,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捕捞。因为无论树木也好,鱼类也罢,当它们的生长发育成熟后,其消耗的资源与它们自身因同化而增加的资源相比,要多的多,即此时它们的体重并不明显增加,因此,它们就不适宜再生长下去了。所以,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绝对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求合理地、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开发利用。正确答案是:【自我诊断】基础题1.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C、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3.下列哪措施最可能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4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5.按人均计算,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上位居( )A最高水平 B中等水平C最低的国家之一 D最高的国家之一6我国保护环境最重要的举措是()绿化工程与治沙工程 “退田还林”与“退田还湖”防止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 封山育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7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什么影响()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人均土地增加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人口增长,使人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8人口增长,使人需要多种需求,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需求()粮食和水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 精神需求欲望需求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10下列哪一项是对我国人民不利的()植树种草防治沙漠化 推进生态农业围湖造田拓展题11.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_的同时,加剧了对_污染,增加了_的成本和难度。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_和_的力度。12.右图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 。(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是_。(3)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迅速减少的原因是_。(4)人口到一定时间也会减少,是由于_。13.为探究二氧化硫对植物叶片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实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用品:长势相同的2株盆栽黄瓜幼苗,小烧杯1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罩2个,玻璃板2块(比玻璃罩略大)、亚硫酸钠、稀硫酸、凡士林、水。实验假设: 。实验步骤:(1)已知完成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对幼苗、玻璃罩和玻璃板进行标号。在小烧杯中加入稀硫酸2 ml,在1号和2号玻璃板边缘涂上凡士林。(2)待完成的实验步骤: (3)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知识链接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状态时而具有的一种“自稳”能力。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执行一定的功能。其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完善的营养结构是保障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畅通运行的结构基础;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能使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形成典型的食物链关系,推动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与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时,生态系统就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抵抗外来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即抵抗力稳定性。或者当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能够恢复到原状,即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物多样性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因此,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就等于破坏生物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无节制地猎捕草原上的黄鼬、狐等动物,就会使鼠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猛增,从而导致草原的退化。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必须保护那些益鸟免遭捕杀,否则就会破坏由它们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食物链,致使生态系统丧失自动调节能力的结构基础。例如,前几年,我国某地区由于大肆捕捉青蛙,用来喂养肉鸡,使得该地区的青蛙几乎濒于绝灭。结果粘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这证明大肆捕捉青蛙破坏了小麦粘虫青蛙这条食物链,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丧失。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生物富集作用的程度可以用富集系数(或浓缩系数)表示,即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生物体生存环境中该元素或物质浓度之比。富集系数的大小与生物种类、环境中该元素或物质的种类及浓度有关,还与食物链中营养级有关,营养级结构越高,浓缩系数越大。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富集作用和陆生生物富集作用。水生生物富集作用:水生生物主要通过食物链富集污染物质,例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水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千万倍富集起来。陆生生物富集作用:陆生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污染物主要也是重金属和化学农药,陆生植物体内的重金属,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进入动物或人体后,除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外,其余则在动物或人体内富集起来并逐渐造成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