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95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鉴赏两篇生活随笔情与理的融合。2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深入领悟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明白因乐观而幸福,因悲观而不幸的人生哲理,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激发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知识,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重点、难点美腿和丑腿对人的深入观察和剖析,文章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我为什么而生活中作者表现的博大胸怀,教学时要重点注意。解决办法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消化课文,加深理解。2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活动诵读感悟,思考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学习美腿与丑腿1导入两百多年前,当美国人民在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而斗争的时候,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这位伟人是一名科学家,在大气电方面作出过杰出贡献,使人类受益无穷的避雷针就是他发明的。同时,他在哲学领域也有着令人羡慕的成就。他还是北美洲第一个巡回图书馆的建立者、美洲哲学会的组织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创办者。在反英斗争中,他参加起草了著名的独立宣言。他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最终使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这位伟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而在这里,我们将领略他的文学才华,感受他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力。2解读(1)诵读课文,思考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为论据?作者为什么要将分析重点放在悲观的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后果上?作者写美腿和丑腿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在本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师生共同探究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提出其他疑问以供进一步讨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世界上有两种人”。虽然这两种人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比如,“健康”“财富”“生活上的各种享受”。然而在这些基本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却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为什么呢?作者认为,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本文的主要观点即在这一段。作者论证的过程是,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举出现实生活中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再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分析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的命运,最后以美腿和丑腿为喻,告诫那些悲观的人要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论证的思路:提出观点一举出实例一对比论证一比喻作结。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为论据?作者为他提出的观点作具体的论证,主要通过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来实现,以此证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有不顺利”,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会遭遇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一面是利,一面是弊。在交际场合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气,政府的法律,诗文的美和瑕疵,每张脸上的优点和缺陷,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这些事物的两个方面必然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作者论证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几乎都能遇到的,所举这些例子也是生活中常见或人人能感觉到的,这就使这种论证有亲和力,有说服力。作者为什么要将分析重点放在悲观的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后果上?第三段承接上一段段意,作者分析了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一种人是乐观的,他们往往注意到事物中有利的一面。另一种人是悲观的,他们只注意到不利的一面,并且“永远感到怏怏不乐”,甚至“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人格格不入”。作者在这一段重点论证了后一种人,详细分析了悲观给人带来的危害,并告诫悲观的人要改变自己。作者认为,悲观的人生态度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模仿”的。他对悲观的人提出忠告,“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因为如不及时矫正恶习,虽然它表面看来只是一种态度和心理行为,但却会“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带来真的悲哀与不幸”。它将会导致的后果就是,使人只注意到事物不利的一面,对周围的人吹毛求疵,得罪了许多人,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与之交往,更没有人愿意看到他的成功。在他遇到困难时人们不仅不会挽救他,还会落井下石。在这一段的最后,作者提醒读者,对那些“不愿矫正恶习”的人,“大家还是避免和他们交往好”;否则,“你将感到很大的麻烦”。这一段有四分之三以上篇幅都在论述悲观的危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前一种观点的,即希望人们乐观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作者这种人生观实际上也代表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人生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像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开国功臣,对于确立绵延不绝一以贯之的美国精神,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者写美腿和丑腿的作用是什么?最后一段,作者以他的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为例,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要谨慎判断对方是哪一种人。这位哲学家有一条美腿、一条丑腿。这两条腿对哲学家的作用就像寒暑表和晴雨表显示气温气压一样,能够帮助他检测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的人生观。在哲学家这里,“美腿”“丑腿”已经成为了两个符号,别人对它们的关注程度,显示着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虽然我们没有这样一副“大腿仪器”,但是也要留心对方是否有吹毛求疵一类的行迹,如果对方果真是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文章结尾,作者再次告诫“那些性情苛酷、怨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希望“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你们就一定要乐观起来,再也不要只注意到事物不利的一面了。作者在本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主要是打比方、举例子、作对比。(3)总结在这篇短文中,富兰克林用打比方和举例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因人生观截然不同而导致的两种人的命运,给人以启示。文章通过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观,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作者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短文写于两百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能让人感觉到它的现实意义。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文中提到的两种人生观就会存在;富兰克林所批评的悲观的人生态度仍然在影响着今天许多人的心灵,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对于今天的青年,这篇文章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本文的标题“美腿和丑腿”,巧妙地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两种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强化了说理的力度。3延伸拓展联系生活,谈谈感想。二、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1导人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将近一百年的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几乎各个领域,都有极大建树。一生写过七十多部专著,真可谓著作等身,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素同时也是个文学家,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另外可参考“有关资料”对罗素的简介,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崇敬心理。)2诵读诵读课文,感受领悟。3研读理解难句,如:这三种激情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印象深的句子由同学自己找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还可适当引申和发挥。4分析把握结构,理解内容。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他追求爱情,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全文结构:总(第1段)分(第24段)总(第5段)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生活的三个目标。概括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是什么。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5总结这篇文章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见它的重要性,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阅读这篇随笔,也是令人愉快的。它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充满理性的力量;文章又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对人类的拳拳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看这样的文章,能让人感到自己在一个巨人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它当然也可以激发你努力向上,追求知识,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许可以说,仅仅是文学家,不一定能写出这样富有思想深度的随笔,只有罗素这样的集思想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伟人,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的文字。6讨论以“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为题,展开讨论。罗素在这篇短文中提出自己因三种理由而活: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和同情苦难。中学生人生阅历较浅,这三点究竟哪一点最能引起自己共鸣,可能答案各异,甚至难以回答。但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后两种理由并加以具体阐发。第一点理由应允许学生讨论但不宜过于渲染。“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的讨论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资料库一、富兰克林传略(杨锦郁)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革命时期最伟大的领导人物之一。在18世纪的美国历史上,大概只有乔治华盛顿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他出身贫寒,经过自己的辛勤奋斗后,终于事业有成,身兼数个头衔:印刷匠、科学家、发明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而且在每项行业中,都能崭露头角,成为一个令人钦佩的榜样。然而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在18世纪新生的美洲殖民地上,他已提出许多修身励志的做法。在他的自传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从早年就以13项德性来自勉,它们是: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劳、诚恳、公正、中庸、整洁、宁静、贞节、谦逊。在人类史上,道德和理性都趋于完美者实在有如凤毛麟角,而富兰克林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启发了18世纪美洲人的道德伦理,协助他们迈向民主之路,他的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美洲人,更进而带动了整个欧洲和全世界,因此,英国的政治家威廉皮特说:“富兰克林不单是属于美国的,他是属于全世界的。”欧洲人更喻他为“第一位美洲文明人”。身为一个政治家,富兰克林总是站在第一线上争取国家的利益。他是美国史上惟一曾经参加四项关系着美国建国命运的条约:独立宣言、对法国的通商和盟条约、英美和约以及美国宪法。在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他代表美国越海前往法国争取支援,历史学家称他为美国有史以来在海外最成功、最有能力的外交家,同时认为如果不是他及时争取到法国的贷款,美国独立运动的前途就足堪忧虑。富兰克林率先领导当代的人士从事电学研究,他的成就和贡献大概只有后世的爱迪生可与之匹敌。人们在今日除了享用他的发明物外,还经常阅读他的自传,以达到自我砥砺的目的,同时也经常引述他所写的穷李察的历书里的箴言。汤姆斯杰弗逊曾经喻他为“当代最伟大最光彩的人”。富兰克林以印刷事业为发迹的奠脚石,他的事业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应该归功于他所极力阐扬的两项德性勤劳和节俭。在他从事印刷时,他还同时创办宾夕法尼亚报,这是当时在殖民地上办得最成功的一份报,他不但利用报纸将各种新观念介绍给读者,还首开风气在报上刊载时事讽刺画,并且利用图画来加强新闻的意义。他还经常利用报纸推进公共事业的计划。不过,富兰克林在印刷上的最大成就并不是发行报纸,而是编印穷李察的历书,他鉴于当时很多人并没有阅读报纸的习惯,便将自己思考所得的智慧结晶,以及一些发人深省的箴言印在历书上,借此将这些思想传播到每个家庭,对一般人影响很大,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警句:上帝帮助自助的人。要为生存而吃饭,不要为吃饭而生存。空的袋子是站不起来的。搬家三次等于闹了一次火灾。井水枯竭时,才晓得水的价值。富兰克林于1737年出任费城邮局长后,便不断革新各项邮政的措施,他在1753年升为美洲殖民地的邮政总局长,在他的任期内,他不仅设法促进国内外各种捷运系统,还帮助加拿大建立她的第一们邮政机构。他之所以会得到后世的推崇和景仰,主要因为他具有浓烈的“公德心”,他热心公益,不停地努力,想将费城改建成一个进步的城市。他在此地建立了世界第一座订阅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日后发挥了很大的效用。由于费城的火灾频频,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他又提倡组织一个消防队。同时,他也改革了费城的警政组织。他看到费城的街道既脏且崎岖不平,便发起铺路、打扫街道和装置路灯的行动。当时的人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漠不关心,于是他又筹资建立一所宾夕法尼亚的大众医院。他还组织了一个“美洲哲学会”,将当地的科学家聚合起来,使他们可以共同切磋琢磨。他也考虑到费城没有高级学府可供青年人做更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创建了一所学院,这所学院便是今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身。由于他在宾城努力推行了这些计划,使宾城成为13个殖民地中最进步的城市。富兰克林是世界上最早实验电学的先驱之一。1752年他在费城做了一次举世闻名的风筝试验,利用风筝上的金属,将暴风雨中的雷电自天空引下了,证明了天上的雷电和电气是同为一物,由于这项卓越的成就,使他被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的会员,又获得皇家学院颁赠的金质奖章,这对于殖民地上的百姓而言,是一项罕见的殊荣。他关于电学的著作还被翻译成法文,德文和意大利文,成为闻名一时的风云人物。发现了雷电后,他更进一步发明了避雷针,以克制雷电的威力。他鼓励市民将避雷针装置在建筑物上,以减少电击所造成的伤害,他曾经针对此事,说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话:“一盎司的预防抵得上一磅的治疗。”在他从事电学实验的过程中,经常濒临危险的境地。有一次,他想用电击法去杀死一只火鸡,结果实验出了纰漏,晕死在地上的不是火鸡,却是他自己。等到他恢复意识后,还自己打趣说:“我原想杀死一只火鸡,却差一点误杀一只呆头鹅。”除了避雷针外,富兰克林还提供给世人许多珍贵的发明物。譬如他鉴于当时的火炉温度不高,便设计出一种开放式的火炉,利用相同的燃料却能发出双倍的热量,这种富兰克林式的火炉使当时的人普遍蒙受其利,此其一。今日世界上的大家最感谢富兰克林的,莫过于他发明了远近两用的眼镜,利用镜片上特殊设计的两个焦点,使眼睛有毛病的人可以开始看清远近的景物,此其二。另外,他也灌输给美洲人如何使用石灰来中和酸性的概念。更可贵的是他对于自己的发明物从来不申请专利,也不借机牟利,他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兄弟收取使用的费用?他非常感谢别人在从事发明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他曾经期望能在一百年后再重返这个世界,看看人们努力的成果。1783年,他正好在巴黎,看到汽球初次飞行成功,许多旁观者七嘴八舌地批评道:“这项发明有什么用处?”富兰克林在一旁反驳说:“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随着英军在1754年春天于美洲爆发了对法国和印地安的七年之战,他转而将自己投入政治圈。他先在报上刊印了一幅著名的警世画“不团结即死亡”,画上显示一条蛇被割成许多段,暗喻每个殖民地如果不联合起来抵抗战事,就只好坐以待毙,他极力主张美洲各殖民地应该组成自卫队以抵抗法国军和印地安人。在阿尔本尼会议上,他首先提出联盟的想法,认为13个殖民地应该归于一个总督来管辖,虽然由于英国内阁和各殖民地的立场不一,导致计划流产,不过这个想法却孕育了后来的联邦制度。1757年,宾夕法尼亚的议会和地主(殖民地的政府分为三种:皇家殖民地、私有殖民地、特许殖民地,宾省系属于第二种,由英王颁给贵族威廉彭自主权,由他和他的子孙自主委派此地的官吏和总督,并且设置议会,此处的地主乃指威廉彭居于英国的后代子孙)为了税款问题发生冲突,富兰克林代表议会前往英国向英王请愿,终于在1760年赢得英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声明殖民地的地主和百姓同样要缴税。1762年,富兰克林接受牛津大学颁赠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后,启程返回美洲。回到美洲后,以殖民地邮政总局长的身份从南维琴尼亚旅行到新英格兰,极力推展邮政事业。1764年,宾夕法尼亚的议会与总督再度发生冲突,议会推派富兰克林到英国请愿,请求将宾夕法尼亚改为皇家殖民地,直接受制于英王的管辖,到了英国后,却由于发生一件影响巨大的“印花税案”,使他暂时将自己所负的这项目标搁置一旁,全力加入抗拒“印花税案”的活动。“印花税案”的发生是由于英国和法国的十年之战,使英国负债累累,于是财务大臣格兰维尔提出“印花税案”规定殖民地所有报纸、海报、册子、租约及其他法定文件都须加贴印花税票,这个法案最大的不幸是它把殖民地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记者、律师、教士、商人全都激怒了,殖民地人士斥责“印花税案”,“蓄意破坏殖民地的人民的自由与利益”,并指出这是一则无代表权而纳税的例子。富兰克林原先希望美洲能成为大英帝国统治下一个自主而完美的部分,可是当他了解到这个法律大大地损及殖民地的利益,他立刻加入抗拒这个法案的行列。这场争执为他的生涯掀起了高潮。1766年2月13日,富兰克林在英国国会就“无代表权而纳税”的这项主题,独排众议回答了174个问题,国会议员质询了他将近两小时,他尽其所能清晰严整地回答这些问题,他对于这项税法的说明加深了每个人的见解,不久,“印花税案”终于取消了,富兰克林居功厥伟,获得很大的荣誉,他的名声更是远传至欧洲大陆。1773年12月16日夜里,波士顿发生“茶党”事件,一群化装成印第安人的暴民,上了三条茶船,将东印度公司垄断的茶叶全部投到海里。这时,英、美之间的关系发展到高度的危机。富兰克林此时仍想继续弥补这一道裂痕,他表示如果英国政府能够取消不公正的茶叶税,他愿将全部的财产拿出来赔偿波士顿“茶党”所销毁的茶叶,可惜英国政府无视他的忠告,他自知自己在英国的努力已经到达尽头,于是在1775年3月21日束装返回美洲。富兰克林于1775年5月5日抵达费城后,随即马不停蹄,于第二天代表费城民众前往参加第二次大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公开进行战争的问题,富兰克林在这个会议上甚少发言,因为在场有许多青年后进,可是他往往成为决定问题时的关键人物。富兰克林重新提出在阿尔本尼讨论过的联盟计划,这项计划成为美国联邦政策的基础。会议结束后,富兰克林旋即前往加拿大,争取法裔加拿大人支持美洲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以33岁的杰弗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负责起草,富兰克林加以修订的独立宣言终于获得通过。独立宣言的作用,不仅公开宣布和英国决裂,它里面所楬橥的观点,更鼓舞了美洲人支持并参预革命的热情,里面强调了个人的重要,使百姓能为个人的自由、自主和社会的尊严而努力。独立宣言宣布后,英、美立即陷入难解难分的战局。独立革命的一开始,进行的并不很顺利,大陆会议了解到与法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关系着战事的成败,于是便推选富兰克林出使法国,争取援助。此时已经70岁的富兰克林又马上出发前往法国,展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使命。法国自从1763年被英国打败后,随时都在等待复仇的机会,他向来对美洲的独立运动表现得很热心。独立宣言宣布后,富兰克林来到巴黎受到最热烈的欢迎,法国人对于他和蔼和朴实的态度,以及他睿智又有礼貌的言谈都十分着迷,每当他走过街道时,后头总是跟着一大群欢呼的群众,诗人写诗赞美他,他的肖像也四处被悬挂着。虽然富兰克林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法国政府却不敢贸然和情势未明的美洲殖民地签下合盟条约,因为这样无疑会引起和英国的战争。于是富兰克林带着他亲切而有礼貌的态度开始在法国政治圈展开他的外交活动。这一件事情一直到英国沙拉多加战役惨败后,才有了突破,因为法国政府意识到这一场战役将是决定美洲胜利的关键,于是在1778年2月6日和富兰克林签订合盟条约。盟约签订后,富兰克林立即安排将法国的军队、武器运送到美洲,同时立刻争取为数甚多的贷款汇往美洲。很多历史学家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富兰克林的帮助,美国独立革命战争很可能无法获胜。革命获胜后,他又于1883年和约翰亚当斯、约翰杰代表美国和英国签订和约。富兰克林于1785年回到费城,受到国人热情的拥戴,他本想从此可以安享天年,隔年,他已80岁,又获选出任宾州议会的议长,这个职位相当于今日的州长。富兰克林就任后,虽然身体遭到膀胱结石之苦,但是他仍然充满了干劲,为废止奴隶而努力,同时准备动手写他的自传的后半部。1787年,宾州推派81岁的富兰克林前往参加制宪会议。这时候他的年龄已经太大而无法久立,他是与会代表中年纪最大者,不过,他的睿智和经验,却能帮助其他的代表解决许多争执不下的问题。当草定的“宪法”经过16周的深思熟虑后,终于在1787年9月17日由出席的各州一致同意签订。这时,富兰克林以他特有的幽默,指着华盛顿背后一幅画上的金碧辉煌的半轮太阳说:“在会议进行中的许多争论,时而使我感到忧惧,时而又感到充满希望,于是我望着主席后头那一幅太阳画,不知它到底是朝阳,或者落日,现在我终于愉快地知道,那是朝阳,不是落日。”参加制宪会议是富兰克林晚年所参加的最重要一件公共事务。然而,他热心公益的态度却一直持续到他的生命尽头。他愉快的参加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就职典礼,期望美国能成为欧洲各国民主的表率。他于1788年被推选当“废奴协会”的首任主席。富兰克林生平所签订的最后一个法案,便是请求国会尽快颁布释奴条款,这个心愿后来由林肯替他完成。经过了多彩多姿的一生,富兰克林于1790年4月17日病逝于费城,享年84岁。大约有两万以上的民众自动来参加他的葬礼。他被埋葬在费城基督教会墓园,他的妻子黛博拉的旁边。他的一生创建了许多丰功伟业,但是,他在预先为自己拟好的墓志铭上,却如此写着:“我,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印刷匠”富兰克林过世后,遗爱广泛及于世人,他将部分的财产捐给波士顿和费城两个城市,协助它们兴办许多公共事业。其中某部分的钱还被拿来建立富兰克林机械研究机构,另外在波士顿建立一所贸易学校,在费城建立一座科学博物馆。富兰克林在他的一生中,领导当时的人追求幸福和纯化的心灵,以及替人性争取应得的尊严。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写给富兰克林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假如由于慈善事业受到大家的敬爱;假如由于才华高超受到羡慕;假如由于爱国行为受到尊重;假如由于博爱心理受到钦佩,你是惟一可以当之无愧的人,你应当感到很欣慰,因为你的一生并没有白活。”富兰克林的自传分为正传和续传,全书分为四次写成,第一部分于1771年,写于英国台福德圣爱沙主教寓内,那时候,富兰克林已经65岁了;第二部分于1784年续写于巴黎附近的潘西;第三部分于1788年在费城写的,这一次写得比较多,一直写到他代表宾省赴英请愿为止;第四部分则从他到达英国后开始写起,也就是本书的最后几页,这一部分是他去世的那一年写的,可惜,他来不及把这本自传写完就撒手人寰,使这本自传成为未完成的著作。富兰克林的自传是非常值得一读再读的传记文学巨著,他在此书中用恬淡而至诚的笔调道出自己辉煌的一生,并将自己丰富的哲理散布其中,读完后,直让我们有一种“典型在宿昔”的感觉。为了保留原书的隽永与深刻,译者几乎完整地译出这本传记,并附上多幅珍贵的图片,希望帮助读者更深一层了解到富兰克林这个伟大的哲人。(选自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之100富兰克林,台北名人出版社)二、罗素传略(姚琮)伯特兰AW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他的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20世纪初,曾震惊数学界的“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是他致力于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而他的逻辑原子主义、中立一元论则为现代西方哲学某些流派开一代先河。例如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分析哲学等,就是受罗素哲学思想的影响,或者以他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罗素还是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度成为西方各国左派群众的旗帜。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1.严格的家庭教育1872年5月18日,罗素诞生在英国蒙默里郡特雷莱克的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祖父曾两度出任首相(自由党)。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父母死前要把罗素和他的哥哥托付给具有无神论思想的朋友抚养,但祖父祖母自愿承担了抚育孩子的责任。罗素的祖母笃信宗教,恪守教规,教导他要经常默想自己的过失与愚蠢之处。罗素性格内向,常在花园里独步冥想,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祖母的自由主义政治观点对他影响颇深。11岁时,罗素开始从哥哥那里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当时他只能够接受定义,却怀疑公理的可靠性,这种怀疑竟决定了他后来的研究方向。他的科学知识是由叔叔零星讲授的。他祖父收藏的大量图书,为他博览群书提供了方便,外籍保姆和家庭教师教会了他各种外国语言。少年的罗素以固执的怀疑看待人类的一切知识。到底什么是知识的基础?哪些是客观的存在?他立志要弄个清楚。“我们到底了解了多少?我们了解的东西中有多大程度的确切性和可疑性?”他常常这样提出问题。2.快乐的大学生活1890年10月,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便从清教徒式的家庭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思想活跃的教育园地,他感到极为快乐。然而老师对他的影响不大,与同学们的自由交往,使他受益不浅。这个学院在1820年开始有一个不公开的小团体(它的成员称这个小团体为“协会”,而外人则把他们叫做“使徒”)专门吸收才智出众的学生。罗素入学第二年就被吸收进去。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后来闻名于世的同学,如数学家兼哲学家怀特海、哲学家莫尔和麦克塔格特、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他们每星期六晚上聚会,常常讨论到午夜,第二天又去乡间漫游、交谈。很快,罗素就成为他们中间颇受欢迎的成员。他不满意老师的讲课,认为当时的数学只重视技巧,不重视基础理论的证明。在第三学年时,他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学位考试,却发誓再也不念这种数学了,他几乎卖掉他所有的数学书籍,后来改学哲学。罗素对哲学素有兴趣,但在这以前,他只读过英国哲学家的书。当时恰逢英国掀起新黑格尔主义浪潮,特别是布拉雷德发表了轰动一时的著作表象与实在,他在同学麦克塔格特的帮助下,成了一名黑格尔与布拉雷德派的忠实信徒,他立志像黑格尔那样,建立一套哲学体系,献身于哲学事业。3.政治观点与活动罗素一向热衷于政治理论的探讨,并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早在1895年,他在德国度蜜月期间,就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盛赞共产党宣言和三大卷资本论都是极富文采的伟大著作。当时他与社会民主党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倍倍尔,李卜克内西都有来往。当然,这些交往并没有能改变他的唯心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从事反战活动。1916年,他因撰写反战传单被罚款一百英镑。当他不肯交付这笔罚款时,法庭就拍卖了他在剑桥大学的图书作抵押,随后,三一学院院务委员会也解除了他的教职。1918年,他又给反战报纸写社论,因犯“侮辱同盟国”罪被监禁六个月。当局鉴于他的名声,把他关在头等牢房里,无人打扰。罗素利用这个机会写了一本数学引论,还构思了未来的几篇哲学著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罗素如同其他进步人士一样,热烈欢迎这一伟大的胜利。1920年春,他以非正式成员身份随英国工党代表团访苏,在莫斯科见到了列宁。1920年8月,罗素偕朵拉布莱克访问中国。他在北京多次讲演,介绍他的哲学著作心的分析和物的分析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还向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及改良派的梁启超等介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罗素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在英布战争中,他站在布尔人一边。为此他在英国贵族中极为孤立,被叫做“贵族的叛徒”。1934年,罗素的自由与组织:18141914一书问世。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经济、政治和历史人物是社会政治史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观点。1938年,他写了权力一书,主张实行“驯服权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权力欲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作为和平主义者,他支持过张伯伦的绥靖主义,但是,大战爆发后,他又承认打败希特勒是“任何美好事物的必要前提”。战后,他的名声日益显赫,荣誉纷至沓来。1949年,他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英王乔治五世亲手发给他功勋奖章。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保卫和平的战士1953年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顿时改变了罗素的政治观点。以前他主张与其在独裁统治下生活,毋宁打一场战争;现在他认为与其打一场战争,不如在独裁统治下生活,表现出了对未来战争的异常担忧。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人类面临的危险广播讲话。1955年初,他将自己起草的禁核声明送交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签名。这就是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签名运动。他还召开记者招待会,致函各国首脑,并且筹备世界著名科学家讨论废除核武器问题的会议。1957年7月,第一次帕格瓦希会议召开,罗素因健康原因没有出席,但被选为第一任主席。1958年,他参加了第二次帕格瓦希会议,组织过核裁军运动,成立过指挥群众向美军核基地举行示威游行的“直接行动委员会”。不久因和帕格瓦希会议的温和派决裂,罗素辞去了会议主席职务,拉出一部分人成立“百人委员会”,鼓动人们采取大规模的“公民不服从”行动。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处两个月的监禁。因医生作出健康危险的诊断,实际上只在病房里拘留一周。此后,他更加关心国际政治事务。他与各国领导人通信,开展一系列人权运动。1963年,肯尼迪被刺,美国成立沃伦委员会调查此案,罗素不满意这个委员会的报告,组织了一个“谁暗杀了肯尼迪”委员会重新进行调查。1964年,他卖掉古书,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当美国侵越战争升级时,他在伦敦群众大会上激烈抨击英国政府的不抵制政策,当众撕掉已有50年党龄的工党党证。随后他又组织“国际战犯审判法庭”,经两次审判,作出了约翰逊有罪的判决。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了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的一面旗帜。罗素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从未写过文学作品。获奖以后,他竟开始写起小说来。他的第一部小说于1951年匿名发表,并悬赏猜测作者为谁,结果无一人猜中。因为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年近八十岁、负有盛名的哲学家,还有写小说的雅兴。然而,在这个新涉猎的领域中,他仍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他的小说集郊外的撒旦和伟大人物的梦魇被评价为具有18世纪讽刺作品的格调,而且非常出色。1967年至1969年间,罗素先后出版了三大卷自传。1970年2月2日,他以98岁的高龄在威尔士的普拉斯彭林去世。他的一生曲折跌宕,以致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据统计,在罗素生前死后,论述他的思想和行为的文章,其数量可以同论述拿破仑的文章相比。有人把罗素比作伏尔泰,也有人认为罗素不是一个人。然而,他本人的自我结论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单纯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节选自罗素自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第三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