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795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苏教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2了解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概念;3理解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4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及示意图,明确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了解RNA也是遗传物质,明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能力训练点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例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遗传、变异是生命最重要的特征,且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就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四)学科方法训练点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解决方法(1)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的内容,先让学生用阅读的方法去感知,再用讲解的方法去强调遗传物质必须具有的特点中“相对稳定性”中的相对,“自我复制”中的自我,“指导蛋白质合成”中的指导,“可遗传变异”中的可遗传。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最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去让学生巩固这部分内容。(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的内容,先让学生用目标学习的方法,边看图、边看书去感知,再用反馈点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最后通过例题和作业布置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与结果。解决方法(1)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方法讲清噬菌体的结构和细菌的结构。(2)让学生用目标学习的方法,边看书,边看图去感知,再用反馈点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解决方法列表展示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方法谈话法为主。五、教具准备噬菌体模式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哺乳动物产生子代的染色体变化图和多媒体教学器材。六、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对哺乳动物产生子代的染色体变化图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知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的重要作用。2让学生看书后,思考性回答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及内涵是什么?3让学生看书看图回答噬菌体是怎样侵染细菌的?并让学生粘剪贴图。4让学生做课文后面的复习题。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 言:前面我们已学过了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的基础上,生物还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也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知识。提 问: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必须明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特征;生物遗传的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产生新的形状,以至形成新的物种。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接着讲,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板书)。本节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三个大问题: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二是遗传的基本规律;三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我们首先学习“一、遗传的物质基础(板书)。”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遗传物质是什么?现代细胞学和遗传学已研究得知。本节课就此问题跟同学们探讨一下。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板书)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哺乳动物产生子代的染色体变化图,并展示下列问题:问:亲代与子代之间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必须经过哪些过程?染色体数目是如何的变化,其特点如何?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待学生观察上图并思考后,抽学生反馈性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老师点拨:亲代与子代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所谓稳定性是子代和亲代染色体形状和数目相同,所谓连续性是子代的染色体来源于亲代。故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为什么在遗传上起作用呢?通过对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分析,得知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于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老师问:除了染色体上有DNA外,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有DNA呢?学生答: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上也有DNA。老师强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DNA。故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板书)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引导出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概念。让学生必须明确: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核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质遗传。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板书)引导学生看书,并抽学生回答4个特点及每一特点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有的特点中的“相对稳定性”中的相对、“自我复制”中的自我、“指导蛋白质合成”中的指导、“可遗传变异”中的可遗传。作为物质必须具备这4个特点,才可作为遗传物质。目前,科学上有很多证据证明DNA为遗传物质。其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有力的证据之一。(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板书)用多媒体教学在银幕上出示噬菌体模式图,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后,教师点拨: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都具蛋白质的外壳,头内部含有DNA。再在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出示细菌的模式图,让学生指出结构名称后教师点拨: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老师让学生思考:噬菌体是怎样侵染细菌的?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动画示意图。并展示下列问题:噬菌体侵染细菌有哪几个步骤?此实验说明什么?根据是什么?此实验过程中DNA明显表现出了遗传物质的什么特性?要 求:让学生边看图,边看书,边思考展示的问题。待学生将书看完,图看懂后,抽学生反馈银幕上展示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实际一一点拨。必须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复制DNA和合成蛋白质“组装”阶段再次侵染这个实验证明: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此实验还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最后,老师必须讲清楚:遗传物质除了DNA以外,还有核糖核酸(RNA)。例如,有些病毒,它们不含有DNA,只含有RNA。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因此,我们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三)总结、扩展让学生总结,老师通过多媒体投影在银幕上。再通过多媒体投影在银幕上显示练习题,让学生自主练习(此题练习的目的是强化、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例】: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下表)(1)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31P和32P,原因是_。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35S,原因是_。(2)此实验说明了_。参考答案:(1)子噬菌体的DNA是以侵入的母噬菌体DNA(含32P)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化学成份(含31P的核苷酸)合成出来的。(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含32S)没有进入细菌内,而是在噬菌体DNA的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化学成份(含32S的氨基酸)合成新的蛋白质外壳。(3)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四)布置作业课本中复习题。(五)板书设计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小结:八、参考资料1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染色体上的DNA存在于细胞核内,受核内DNA控制的遗传叫做细胞核遗传。但是,生物也有一些性状不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所控制,而是由细胞质里的DNA所控制,这样的遗传叫做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一是细胞质遗传都表现为母系遗传;二是杂交后代都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像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分子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2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互作 细胞质的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它有自己的基因组,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可以编码自身的rRNA、tRNA以及少量蛋白质。但这些过程并不是线粒体完全独立地进行的,它离不开核基因的指导与调控。线粒体基因表达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如RNA聚合酶、核糖体大亚单位以及许多调控因子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输进线粒体后再起作用。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互作。组成呼吸链的一系列结构蛋白是线粒体和细胞核共同编码的,这些蛋白质的正确组装,受核基因控制。同时,研究发现,细胞质的线粒体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核基因的表达。3细菌转化的实验课本里只讲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里再补充介绍一下细菌转化的实验。多年来,世界各国进行了许多细菌的转化实验,进一步确定遗传物质是DNA。所谓转化是指从甲种细菌提取出转化因素(即遗传物质)来处理乙种细菌,使乙种细菌获得甲种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例如,人和动物的一种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种,像农作物的品种一样,各有其遗传的特异性。有人从一种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DNA和蛋白质,再用这种DNA培养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结果,这种细菌转化成为有荚膜的了,而且这一有荚膜的新特性还可以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如果用提取出的蛋白质培养细菌,就不能产生转化的效果。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