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阶段性试卷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459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阶段性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阶段性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阶段性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阶段性试卷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下面是在某小池塘中发现的部分物体,请你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水 泥沙 小鱼 水草 青蛙 石块 微生物 贝壳A BCD2. 下面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C.小鸭子一天天长大 D.钟乳石在慢慢变大3.田地里的杂草和玉米、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等,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利关系4.山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牧民养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惯。结果,随山羊数量的剧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荒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D.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5.下面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青蛙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6.竹节虫的身体与竹节极为相似,借以逃避敌害,这种现象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8.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长,而在北方不能生长,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光照 D.温度9.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里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温度 一定生存空间 水A. B.C. D.10.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他们分别代表生物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1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眼的正确姿势是( ) A右眼看目镜,左眼同时睁开 B.左眼看目镜,右眼闭合 C右眼看目镜,左眼闭合 D.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12.使用显微镜中,对光时如果外界光线较强,应选用( ) A大光圈和凹面镜 B.小光圈和平面镜 C小光圈和凹面镜 D.大光圈和平面镜13.某同学观察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惊醒了如下操作: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的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14.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15.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如果均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A2个 B.4个 C.10个 D.40个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A换用高倍镜 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17.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一些细胞颜色较浅,在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为了更清晰的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所用的染色剂是( ) A.蒸馏水 B.清水 C.碘液 D.生理盐水18.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液泡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19.吃西瓜时会感到很甜,是因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20.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像清晰二、非选择题21.下图所示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1-4(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 ,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 (填“减 少”或“增加”)。22.下图为我市西海公园汶河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简图,A、B、C表示其三种生物成分。请回答:(1) C为该水域生态系统的_ (成分)(2) (2)A、B、C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其中,_作为食物链起点,通过_(生理活动)为自己及其它类群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3)由于我市环境治理力度大,今天的西海公园风景秀丽,已成为白鹭等野生动物迁徙途中的“宿营地”。这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_的系统。(4)如果上图表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不需要为其提供物质,但必须人为地提供能量才能维持它的存在和发展,原因是_ _。23.下图所示的分别是细胞及其中的两种细胞器、细胞中某一种分子的片段、细胞中的某结构。请据图回答:1 图1中标号所指结构叫_,它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分解,在氧的参与下,转变成_和_,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2 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叫_,它能将光能转变成_,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_,并放出氧气。3 图2所示的分子叫_,它主要存在于图甲中的 _中。4 图3所示的结构叫_,它主要由_和_两种物质组成。24.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_。(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做完实验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6)在探究环境因素对菌类生活的影响时,若做出的假设是:菌类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共设置几组实验? ( ) A.1组 B.2组 C.2组 D.4组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D 2.D 3.C 4.D 5.D6.A 7.A 8.D 9.D 10.A11.D 12.B 13.D 14.A 15.A16.D 17.C 18.B 19.D 20.A二、非选择题1、(1)生产者 消费者(2)青蛙 猫头鹰(3)食物链(4)减少2、(1)分解者(2)A、B A 光合作用(3)开放(4)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生命活动需要消耗的能量需要由外界提供3、(1)线粒体 二氧化碳 水(2)叶绿体 化学能 有机物(3)DNA细胞核(4)染色体DNA蛋白质4、(1) 这题不是个问题,没法回答(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3)光或光照 不能,因为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误差大(4)求平均值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5)放归适宜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