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说古文3.8寡人之于国也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4181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说古文3.8寡人之于国也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说古文3.8寡人之于国也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说古文3.8寡人之于国也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说古文3.8寡人之于国也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 数罟(c )洿池(w)B鸡豚(tn) 狗彘(zh) 庠序(yn)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n)D衣帛(y) 王天下(wn) 赈济(zhn)解析:B“庠序”的“庠”应读“xin”。C.“饿莩”的“莩”应读“pio”。D.“衣帛”的“衣”应读“y”。答案:A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A“无”通“毋”;B.“涂”通“途”;D.“颁”通“斑”。答案:C3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河内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B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或百步而后止 或:也许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是:判断动词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D申之以孝悌 申:反复陈述然而不王者 然而:这样却解析:A加:更。B.或:有的(人)。C.是:代词,这。答案: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以:介词,按照;介词,用。B.于:介词,在;介词,与。C.之: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D.而:均为连词,表转折。答案:D5下列加点的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 D谨庠序之教解析:D为形容词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作动词。答案:D 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译文:_(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文:_(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译文:_答案:(1)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的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2)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百姓对生养死葬就没有什么不满了。(3)(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救济。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岁:年成B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孝顺父母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吃D斯天下之民至焉 至:到解析:B悌:敬爱兄长。答案:B8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以五十步笑百步C申之以孝悌之义 D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解析:B、C、D三项均为介词,A项为表并列的连词。答案:A9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桑树,蓄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说明梁惠王对国家治理还没有尽心。D节选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道理和措施。解析:B内容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答案:B10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文: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解析:(1)注意“生”“死”“丧”的活用方式。(2)注意“谨”“申”“负”“戴”等词语的翻译,另外,后两个分句是介词短语后置句,要按照正常语序进行翻译。答案:(1)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二)课外探究(xx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独掌B敢问其目 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D白刃始合 合:交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实词的含义正确与否,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军皆定次”中的“次”应为军队的驻扎宿营。答案: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则”:都表示顺接,可译为那么、就。B项“为”:前者介词,替;后者动词,给予。C项“之”:前者助词,的;后者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乃”:前者副词,表强调,才;后者副词,于是、就。答案:A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太史负责“卜”,斋戒的行为是进入太庙的人所需要的,保持自身的干净不亵渎神灵。斋戒要跟上日期,斋戒三天后,到太庙,然后对那只可怜的乌龟做出某种暴力行为,看龟的裂纹占卜,选一个好的日子举办一下斧钺的交接仪式。由此可知,正确的断句为C项。答案: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找到各项相应的答题范围,认真比对即可。B项,“将再次请求君王”错误。答案:B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译文:_(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然后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参考译文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方法(仪式)是怎样的?”太公回答道:“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主将已经接受命令,国君就命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占卜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物,全由将军裁决。又拿着斧柄,授予主将斧刃,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深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认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他人,不要凭着一己之见就违背众人意愿,不要认为能言善辩就是正确的。“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武王说:“说得好啊!”武王说太公说:“我想要使三军将士,攻城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攀登,野外作战时争先恐后地冲锋,该怎样做呢?”太公说:“将领有三种法度。”武王说:“请说说它的具体条目好吗?”太公说:“作为将领,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下雨不张伞篷,这叫作礼将。将领不以身作则,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冷暖。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将领不亲自抑制欲望,就无法了解士兵的饥饱。将领和士兵共担冷暖、劳苦、饥饱,因此三军士兵,听到擂鼓声就兴奋,听到鸣金声就恼怒。城墙高大,护城河很深,乱箭和垒石纷纷落下,士兵依然争先恐后地攀登;进行野战时,两军刚一接触,士兵就争先恐后地冲锋。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三、表达交流16以孟子的“民本”思想为话题,仿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屈原流落汨罗江,心怀楚国,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颠沛流离,心怀苍生,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施行“仁政”,他高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游说于诸侯国。将此内容依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进行组织即可。答案:孟子游说诸侯,心系黎民,高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文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_答案:呵护环境,取用有度;持续发展,希望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