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 苏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727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 苏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1 苏教版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仔细阅读本文,注意科学小品的文艺性和文学笔调。 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诗文来说明。 3、本文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4、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字词正音: 缯z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瓤rng(瓤子) 醴l(甜酒) 酪l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 囊nng(口袋) 勃b(烟起貌) 莆p(福建莆田县) 词语补释: 龟裂: jnli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ji) 幅员: 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 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 极象真的;真切。 绚丽: 灿烂美丽。 渣滓: 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 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 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福气、运气。 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课文分析: 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 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 介绍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总挈全文) 1.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2.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态 3.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说 (表) 4.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 至二十多克) 明 南 第二部分: 荔枝的生态 5.壳膜白色 荔 州 (主) 枝 六 6.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本 月 (里) 7.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身 荔 果实 8.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枝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丹 10.产地 中国南部 (实) 说明 (次) 11.果谱 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荔枝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产 有关 12.移植 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问题 (虚) 13.产销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第三部分,虽非本文主体,但却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有关问题,体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本图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填空解决,最后老师订正。 第二课时 写作特点: 一、按照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及有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 具体说,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见上表) 二、说明事物时,注意准确性与科学性。 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 例: 为了说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学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举荔枝成熟后都是红色的一些事实和古人有关的诗句外,还举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论在广东还是福建都以七月为盛期的事实(“南州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指阳历七月)。这些都足以说明陈辉这句诗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介绍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有的来自实地调查,有的则引用有关文献资料,足见其轻重因地而异,介绍真实、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 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三、恰当地引用古代诗文。 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达十二处之多。这样引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par 第二题提示: 回答本题,必须从比较中去发现差异,然后抓住关键词语从所表示的语气、表示的时间、表示的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便能弄清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不同。 第五题提示: 训练目的: 1.将科学小品和科技说明文改为科普知识说明文;2.培养口头表达 能力。 写作要求: 1.写作目的是介绍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读者对象(即听众)都是学 生,因此文字应平实,既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出现,又不应过多 的文艺笔调,应多用口语; 2.内容不能离开课文和题目提供的文字去随意添加和更换; 3.知识说明部分要抓住被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说明顺序; 4.要用讲话稿的形式,不能只是说明文宣读的模式。 (参考文章) 无核荔枝古已有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艺性说明文。几乎被奉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之作,其简明严密的结构,细密精确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此类文章的机会。这是我们应该感谢作者的地方。 近来查阅古今图书集成,其中“荔枝部记事”转引北户录留下这么一段文字: 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无核者,类鸡卵大,其肪莹白,不减水晶,性热,液甘,乃奇实也。 文中的“火山”“高潘”都是荔枝的品种。文段谈到了“无核荔枝”“有无核者,”查阅北户录,我们可发现关于“无核荔枝”的记载,时间还要早一些。早在有唐以前,广西的梧州一带就应该有了无核荔枝。到了北宋与明代有关无核荔枝的记载便更多了。贾祖璋文章所提到的徐勃和蔡襄等人的有关“荔枝记录”中就能“查到”。 稍微一提的是,无核荔枝也有多种。有果实颗粒大一些而核却小如丁香近似无核的“星毬红”,有果实颗粒小一些而没有核的“鸡引子”,更有完全无核的“鸡肝”、“绿珠”。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描写到“荔枝的核”一节时,说“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退化了”。不能不让人费解是说(历史上早就有无核荔枝)现在海南岛就有呢,还是(历史上没有无核荔枝)海南岛现在才有呢?从字面上看,前者的意思更少一些,后者的意思更多一些。至于该怎样更好的表达才更符合说明文的特点,则是大家都该关注的事。 现将文章的相关部分略做修改,如下: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有核品种的核一般为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有无核的品种,核就更退化了。无核荔枝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蔡襄、徐勃等人都曾对此作过记录,现在海南岛也有无核荔枝。 不知当否,搏大家一笑。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荔枝图序 唐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帏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热。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者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看荔枝 北宋邓肃 荔枝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我来方秀发,红云几万重。 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 凭栏一念足,不食意自充。 人世如梦耳,当体色即空。 谓是为真实,便可侑千钟。 谓是为非实,真饱亦何从。 虚实两无有,楼高雨溕溕。 过清华宫绝句(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宣和殿荔枝 赵佶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 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新荔篇 并序 明文征明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香亦萌孽。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