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572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1.字音辨识蓊蓊()踱步()袅娜()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独处()参差()煤屑()敛裾()2.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 、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4)第4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托物言志B.融情于景C.触景生情D.直抒胸臆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文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1.篇末注明创作时间是“1927年7月”,地点是“北京清华园”,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怎样?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2.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3.作者在第5段的描写中,哪是正面描写?哪是侧面描写?哪是虚写?哪是实写4.如何理解文章引用西洲曲的意图?5.荷塘月色在结构上有何特色?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明眸(mu)倩影(qin)独处(ch)鹢首徐回(y)B.宁静(nn)悄悄(qio)曲折(q) 妖童媛女(yun)C.脉脉(m)霎时(ch)乍看(zh)缕缕清香(l)D.羞涩(s)煤屑(xi)踱步(du)参差斑驳(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久负盛名没精打采各行其是察言观色B.虚无漂缈叶嫩花初迷迷糊糊春华秋实C.荡舟心许无福消受哀声叹气世外桃园D.蓊蓊郁郁行迹可疑隐隐约约轻描淡写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六朝时为盛。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A.而 紧紧 霎时B.而 密密 霎时C.但 紧紧 突然D.但 密密 突然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B.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C.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5.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层层的叶子中间,(a.白花零星地点缀着b.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a.高处丛生的灌木b.高处的灌木丛生,)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A.aaB.abC.baD.bb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B.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C.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D.近年来,商家的各种销售传单成了西方国家年终的主旋律,圣诞节的宗教意义已经悄然式微,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圣诞节被商家绑架了”。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7.选文第1段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些景色?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8.“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9.“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1.wngdunio nushmqinximchcn cxij2.(1)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2)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3)D(扣住“渺茫”二字理解)(4)B(结合语境,注意情景之间的关系)(5)B【合作探究】1.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失败,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当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不满这样的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和光明,但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因而四顾茫然,陷入了苦闷与徬徨中。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反动势力的不妥协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始终未变。因此文章一开始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正是作者面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无奈的情绪,而走进“荷塘月色”,忆起“江南采莲”则是作者在排遣忧愁。2.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月下荷塘富有生气。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月光,但荷塘美景尽在月色之中。描写荷叶一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既突出荷叶的特征,又突出美感;接下来写荷花,比喻与拟人兼用;再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花的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上这些都是从静态描写荷塘。微风过处,荷叶的颤动传播开去,形成“一道凝碧的波痕”,荷花下面遮住的流水,“脉脉的”充满恬静之态,此为动态的描绘。一动一静,写出月下荷塘的动人之美。3.正面描写了月光,其中实写的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写了雾;虚写了叶子与花的颜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侧面写月光,不从颜色写起,而是写月光被灌木及杨柳遮挡住,留下一片片的黑影,从影写光,可谓独到。最后谈到光与影的和谐统一,实际恰为月色之和谐。有正面对荷塘月光的描写,又有对树影的描绘(实际是对光的侧面描写),既有实写月色迷人,又有想象中的月色的情态、月下荷塘的情态。虚中见实,实中含虚,虚实结合,既写出真实的荷塘之景,又有个人想象在其中,自然之美加上“意念”之美,让人不禁陶醉。光与影交错,岸边树、塘中荷连在一起,天上水中一体,真实与梦幻融入其间,带来一种和谐的美。4.文中朱自清先生引此诗,是为了“消愁”,却“愁更愁”,因为“颇不宁静”而夜游荷塘,回到家中“什么声息也没有”。可见,“不宁静”并未排遣掉,反而有所加重。正是这种内在的情感纽带,使作者自然地想到了西洲曲中的句子,对欲断难断的情感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进一步拓展了读者的思考空间:“一切原来只为逃避,可逃避的结果却是无法逃避。”这样的结尾把文章的“神”作者的不宁静的心情与无法解脱的哀愁抓得牢牢的,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5.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由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宁静最终还得回到不宁静中去。结构和内容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起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课堂练习】1.D解析:A项“处”读ch。B项“曲”读q。C项“霎”读sh。2.A解析:B项“漂缈”应为“缥缈”或“飘渺”;C项“哀”应为“唉”,“园”应为“源”;D项“行”应为“形”。3.B解析:第一处,表承接而非转折,用“而”。第二处表荷叶的稠密,用“密密”。第三处,表时间短暂,而非突发性,用“霎时”。4.B解析:A项“朗照”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事情来了”后的冒号应改为句号。D项“这样想着”之前加破折号。5.C6.B解析:A项逻辑关系颠倒。“不仅”“而且”构成的递进,内容上前后颠倒,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C项缺少主语,应将“和”以及“主张”后的“,”去掉。 D项“传单”成了“主旋律”,主谓配搭不当。7.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主要抓住景物“朦胧”的特点。8.“酣眠”用来比喻满月朗照,“小睡”用来比喻云遮满月,月色朦胧。9.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难得的自我陶醉中换来的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