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十一课时 3.3模拟方法 概率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2、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验概率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难点:对例2题意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探究交流,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一)人寿保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保险意识也随之而提高,知道为什么不同年龄的人人寿保险费是不一样吗?中国人寿保险是根据什么来确定人寿保险费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表格。例2.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1990-1993年)的部分摘录,根据表格估算下列概率(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年龄x生存人数lx死亡人数dx0110000009970912909xx303197661197585675578961626364867685856832845026832209108531180612817138757980488988456246327423334881824228983891413375733930(1)某人今年61岁,他当年死亡的概率.(2)某人今年31岁,他活到62岁的概率.(3)一个80岁的人在当年死亡的概率是多少?(4)如果有10000个80岁的人参加寿险投保,当年死亡的人均赔偿金为a元,那么估计保险公司需支付当年死亡的人的赔偿金额为多少元?师提示:对lx、dx 的含义举例说明:对于出生的每百万人,活到30岁的人数l30976611人(x30),其中有部分人活不到31岁,我们看看在30岁这一年龄死亡的人数d30755人,活到30岁的人数l30976611人减去当年死亡的人数755就等于活到31岁的人数l31975856(人) 师提示:活到61岁的人数有多少?当年死亡的人数有多少?如何求一个61的人当年死亡的概率?解(1) 由表知,61岁的生存人数l61=867685,61岁的死亡人数=d6110853,所以所求死亡的概率 P= 师提示:活到30岁的人数有多少?其中能活到62岁的人有多少?一个31岁的人能活到62岁的概率怎么求?2) 由表知,l31=975856, l62=856832,所以所求的概率: (二)交通事故寿命的增长、保险意识的提高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道路建设,交通发展,从而安全隐患随之增长。请看:据统计,xx年浙江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549人,其中属于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造成死亡人数为6457。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何感受?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根据这组数据来分析两个小问题:(1)估计交通事故死亡1人,属于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2)估计交通事故死亡xx人中,属于机动国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的有多少人?生练,指名板演。你看到你分析所得的报告,你想说什么?据统计,xx年我们温州,仅交通事故就死了762人,其中三分之一多发生在农村道路上。希望同学们在路上多多注意安全。做到“一慢、二看、三行”。(三)私家车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莫过于私家车的发展,私家车快速走入千家万户,已成为汽车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私家车的主人们是不是都有做到安全措施呢?九年级三班同学作了关于私家车乘坐人数的统计,在100辆私家车中,统计结果如下表:每辆私家车乘客数目12345私家车数目5827843根据以上结果,估计抽查一辆私家车而它载有超过2名乘客的概率是多少?(四)中场休息:欣赏三洋湿地风景是哪儿?!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带动旅游业的成长,我们三洋这块温州的“绿肺”在若干年后势必会大放异彩。所以我们要共同来保护我们家乡的环境。(五)垃圾分类垃圾可以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与有害垃圾三类。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居委会倡议居民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一天,小林把垃圾分装在三个袋中,可他在投放时不小心把三个袋子都放错了位置。你能确定小林是怎样投放的吗?如果一个人任意投放,把三个袋子都放错位置的概率是多少?(六)乘车问题等若干年后,三洋湿地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来此观光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假设以后每天某一时段开往三洋湿地有三辆专车(票价相同),有两人相约来我们三洋湿地游玩,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车的舒适程度,也不知道专车开过来的顺序,两人采用了不同的乘车方案:甲:无论如何总是上开来的第一辆车,乙:先观察后上车,当第一辆车开来时,他不上车,而是仔细观察车的舒适状况,如果第二辆车的舒适程度比第一辆好,他就上第二辆车;如果第二辆车不比第一辆好,他就上第三辆车。如果把这三辆车的舒适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请同学们尝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1)三辆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共有哪几种不同的可能?(2)你认为甲、乙采用的方案,哪一种方案使自己乘上等车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七)交流: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五、作业:课本:P155 B组2、3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