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2《寒风吹彻》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32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2《寒风吹彻》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2《寒风吹彻》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2《寒风吹彻》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2寒风吹彻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对生命、生活真谛的独特感悟。 2、懂得本文在叙述中使用时空交错结构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品味文章质朴而隽永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重点 能感受生命本身的严酷与无奈以及抵御寒风吹彻的艰难三、教学难点 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质朴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四、教学总体设想用问题教学法,以一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次要问题与学生一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本文的阅读体会。五、教学过程。(一) 课文预习 (形式:回家作业)1、 通读课文以及提示,熟通字词,并为各自然段落标注序号。2、 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标志时间的词语,从而理顺散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3、 概括课文的内容和主旨。4、 摘取课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语言的赏析和品味。5、 置疑(可以就课文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或者是不理解之处进行提问)(二)课堂教学 (课时:45分钟)1、 课文导入:问题1:作者刘亮程在散文寒风吹彻中用怎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我”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感悟?回答:作者以“30岁的我”作为叙述的起点,在一个雪天,围抱火炉,抚摸自己的一生,感悟冬天”,散文以这段场景组织衔接了“十四岁的我”,“现在的我”,与“我”“隔着三十岁的人生距离”的姑妈和母亲。2、 课文的解读:问题2:在这样一个雪天,“我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体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风吹彻”,请默读课文,找出散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我”对于冬的描写和思索。(默读课文10分钟)回答:a、十四岁以前的我(t4) “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对于冬天充满了兴奋和好奇,有种初生牛犊似的勇敢和生命的热力。B、十四岁的我(t6)“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T6“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T7 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T8 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以往牛车一出村,就会听到远远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车的走动声,赶车人隐约的吆喝声。只要紧赶一阵路,便会追上一辆、或好几辆去拉柴的牛车,一长串,缓行在铅灰色的冬夜里。那种夜晚天再冷也不觉得。因为寒风在吹好几个人,同村的、邻村的、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几架牛车在这条夜路上抵挡着寒冷。 T9 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 T10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爬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T11天亮时,牛车终于到达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条腿却被冻僵了,失去了感觉。我试探着用另一条腿跳下车,拄着一根柴禾棒活动了一阵,又点了一堆火烤了一会儿,勉强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 T13十四岁的孩子居然已经学会了独自品味自己的伤痛。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做父亲的根本无暇顾及一个14岁少年在寒风肆虐的荒漠独行中所体验到的凄楚和绝望,他给予儿子的只是一句略带责备口气的询问。初尝了冬天的严寒,体味到了同样的寒冷对于孤独的个体具有更大的威胁。C、三十岁的我 “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热。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那个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个跺着冻僵的双脚,捂着耳朵在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们唤回到这个温暖的火炉旁。”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生命的冬天,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冬天留给“我”的伤痛记忆是永远不能再被温暖的。D、与“我”“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的姑妈和母亲(暗示着“我”的未来)“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 T17 ” 冬天慢慢蚕食人的生命,没有人能够逃脱,能够幸免。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在寒冷太巨大。 T18生命的旅程就像笛梦中的“我”一样,没有伴侣、没有依靠,只能凭着自己的毅力,艰辛地走完。对于人生中所有的寒冷,别人的温暖只能是杯水车薪。就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所吟道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横亘在这些作家作品中的是面对时间历史的长河,人所显现出来的渺小,生命中孓然一身的孤独,以及这种孤独带来的伤痛和荒凉。时间让每个人逐渐进入生命的冬天,进入了最后的岁月。问题3:“我”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对于“我”的姑妈和母亲,“我们”也帮不上忙吗?回答:对于姑妈“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我和母亲平淡地谈着姑妈的死,“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姑妈的死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应该更多地去关怀长辈“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为母亲挡住一丝寒冷。问题4:既然可以为母亲挡住一丝寒冷,是否也就意味着可以帮助母亲,让她不用一个人孤独地过冬?回答:“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下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母亲一个人的冬天已经到来,即使“我”意识到“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意识到情感交融对于年迈的母亲的重要性,但是“无能为力”。问题5:全文以“寒冷”贯穿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寒冷的内涵: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生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另一方面,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做父亲的根本无暇顾及一个14岁少年在寒风肆虐的荒漠独行中所体验到的凄楚和绝望,他给予儿子的只是一句略带责备口气的询问;十四岁的孩子居然已经学会了独自品味自己的伤痛;贫寒使亲人间的温情消遁于无形,所以年老多病的姑妈一直没有等到母亲带来的温暖。问题6:既然“我”意识到了情感交融对于年迈的母亲的重要性,感觉到了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为什么我仍然无能为力?回答:这种“无能为力”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生命只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所以“我”即使意识到了情感的重要性,面对冷峻、凝重而严酷的生命也只有忍受和无奈。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而在人生的跋涉中,生活的本初意义也许就是积蓄热力、支付温暖,等待盼望春天的来临。(朗读课文T2935)3、 课文总结:在课文预习中,我们会发现全文的时间线索交错跳跃、突断组接。语言以干净轻盈的短句式为主,状写北方冬天的日常景物和生活起居,呈现了一种质朴而隽永的阅读视觉效果。修辞手法以拟人见长,作者在视觉听觉触觉之间往来穿梭,成为了他感受事物的一种方式。作者所选择的叙述方式:以“现在的我”追述14岁的我,用了许多“许多年以后”之类的预序句式,构成一种“过去将来时”的叙事时序,在生命的不同时段中不断跳跃、闪回。用姑妈和母亲的人生经历作比照,有意识地造成叙事时间的颠倒错乱。(三)课后作业:1、 思考:课文第18节中“他的寒冷太巨大”,“他”指谁?课文中的删节部分: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人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我们认为他死了。彻底地冻僵了。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得快通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2、 重读课文寒风吹彻和笛梦,说说你喜欢哪篇文章以及理由,并写500字的赏析文章。3、阅读刘亮程作品 推荐作品:风把人刮歪、对一朵花微笑、走向虫子、人蓄共居的村庄、永远欠一顿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