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1《发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193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1《发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1《发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1发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1)学习目标: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学习重点: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学习时数: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文助读1、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2、作者介绍闻一多 (1899-1946),原名家骅,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他是一名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美国。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倡导“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使诗歌富有节奏性和韵律感。绘画美:在词藻上,利用汉字的“通感”效果,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建筑美:体现为“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仿佛每个字都是一件建筑材料,诗句的排列整齐给人外观上的形态美感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被国民党用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3、本诗写作背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读准字音:迸( ) 罡( )风 擎( ) 噩( )梦 擂( )鼓 擂( )台2、自读,要读出闻一多先生的那种悲痛、失望和愤懑的感情。三、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