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补充资料 第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3190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补充资料 第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补充资料 第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补充资料 第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补充资料 第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一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3牛顿第三定律二典例解析1牛顿第一定律【例1】(xx年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O123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变式:木箱A放在光滑水平的平板车的车面上,现在的状况是木箱A与车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当车B撞到墙C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木箱向右倾倒B木箱向左倾倒C木箱向右做匀速运动一段时间D木箱向右做减速运动一段时间2惯性【例2】(xx年课标卷)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变式:(某方向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如图,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3牛顿第三定律 【例3】(xx年浙江卷)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变式:(xx北师大附中检测题牛顿第三定律的图象表达)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作用的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效果相反,合力为零典例解析参考答案例1:A变式:C例2:A、D变式:B例3:C变式:A C三对应练习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与地球作用过程中只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3如图是中国运动员黄珊汕在xx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的精彩镜头,黄珊汕在与蹦床接触的时候,与她相互作用的力有几对(忽略空气阻力)A一对B两对C三对D四对4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两边通过定滑轮各挂一个质量均为m的重物,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为 A2mgBmgC0D无法判断5机车拉列车时,机车和列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机车没能拉动列车时,是由于机车拉列车的力小于列车拉机车的力B机车拉动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机车拉列车的力与列车拉机车的力相互平衡C机车拉列车加速前进时,机车拉列车的力一定大于列车拉机车的力D机车拉列车动或不动,匀速前进还是加速前进,机车拉列车的力与列车拉机车的6如图(俯视)所示,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B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B向A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7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如图4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下降(ag),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A(Mm)gmaBM(ga)maC(Mm)gmaDMgma81920年,国外一份著名的报纸就T.H.歌达德所做的第一个火箭实验发表评论,否定了歌达德关于火箭能在真空中飞行的见解,该评论说:“他不知道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不了解需要有一种比真空更好的东西作为反作用对象”这就是说该评论认为歌达德的实验是荒谬的试用牛顿第三定律重新分析一下,并指出这个评论错在哪里对应练习参考答案1:B2:B3:B4:B5:D6:D(若由A向B运动呢?选A)7:C(连接体 超失重 牛顿第二、三定律)8:【解析】评论认为需要借助于火箭以外的东西作为施力物体,火箭才能飞行,实则不然,火箭本身向后高速喷出燃烧气体,燃烧的气体可以给火箭施加飞行的动力,高温高压燃气火箭借力的对象。四好题收集(请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与这一节内容相关的经典好题整理收集于此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