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2《长江三峡》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185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2《长江三峡》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2《长江三峡》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2《长江三峡》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2长江三峡教案 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2把握本文的中心思想。(二)能力目标1通过把握全文脉络,学习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2(三)情感目标1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二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是理清全文脉络,抓住三峡特点;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2难点是学习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3通过诵读法,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激起感情共鸣;通过比较归纳法,把握三峡特点和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二)学习过程 1学习导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中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 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2作者及相关背景作者介绍刘白羽,现代作家,年生,北京人,年开始创作。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背景资料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辞海注解)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摘自北京周报社编印的三峡水利枢纽(三)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全文,边读边作记号,注意把握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A 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2.课文四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作品依据“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2节):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35节):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69节):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3.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三峡景物各有什么特色?B长江三峡,给人总的印象是山陡、流急、滩险。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像交响曲,可概括为: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4.浩浩荡荡的长江,能引起你的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三峡是美的?B 从如此雄壮的长江,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从如此壮美的长江,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会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无尽的联想,联想到我们身处的“新世纪”,联想到我们的“全部生活”,联想到开放改革的汹涌大潮,联想到我们的新生活,一种“雄伟”“豪迈”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作品中描绘了三峡江水、山峰、云雾,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人与自然构成了世界。5.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B文章第一段总领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雄伟”、“瑰丽”(文眼)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伟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的真挚感情。 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学习总结】通过整体感知,试画出本文的结构图。B【学习巩固】1、下面四组词语在注音上或字形上各有一项有错,找出后在括弧里订正。(1)A、漩涡(xun w) B、隽秀(jn xi)C、婀娜( nu) D、绛紫(jing z)(2)A、缤纷(bn fn) B、朝辉(zhn hu)C、峭壁(qio b) D、澎湃(png pi)(3)A、轮廓(ln u) B、朦胧(mn ln) C、翡翠(fi cu) D、眺望(tio wn) (4)A、瑰丽(u l) B、夔州(ku zhu) C、秭归(z u) D、苍鹰(cn yn)2、一篇好文章,就像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不仅有一 个驾御全篇的“主脑”,而且有着支撑全文的“脊梁”,以及贯通周身的“血脉”。这便是文章的“文眼“。由此看长江三峡的文眼是什么。【学习新课】预习内容预习重点预习难点预习方法第二教时 (一)明确目标 1. 从品味语言入手,学习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 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二)学习过程1作者说:“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B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长江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非常恰当,因为作为本体的三峡与作为喻体的交响乐之间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激越雄壮,声势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奋。 “飞翔”一词用得恰当,一方面,它写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势,使人不禁想到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寻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心情。2.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B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口“蓝天”“金色浮云”“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3.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引用了哪些神话传说?主要写了哪些景物?B 作者在这一段,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第段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作者在这一段引进了美女峰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丰富了作品内容,并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 作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白云,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绿草,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像一个崇山峻岭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4.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引用屈原、王昭君的传说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C 这一部分首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滩、青滩、崆岭滩。(泄滩:凶险在漩涡多。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 作者在这一部分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在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人类在一切斗争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急流勇进,就一定能够排队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学习总结】通过学习,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及中心思想。C1.中心思想: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工作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2.写作特点:(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 课文的第自然段结尾,作者又用点睛之笔,揭示了革命就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 (2)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A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C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学习巩固】1、瞿塘峡“像一道闸门”,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勾勒这种特点。 江随壁转2、第2节中写船进入瞿塘峡后的情景,作者先写“江随壁转”,再引述杜甫诗句和民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江随壁转”一词写出江流什么样的特点? 先写“江随壁转”,勾画出瞿塘峡的概貌轮廓,让读者对瞿塘峡的景观有一个总的印象;接着引述杜甫的诗句和民谣,极言瞿塘峡的险恶;下面才接着对瞿塘峡展开正面描写。这样写,可让读者未见其形势,先闻其威名,有先声夺人之意。“江随壁转”一词写出了两岸高山夹峙,险峻陡峭,江流迂回曲折,夺路前进的特点。3、文中交代滟滪堆这黑色巨礁早已炸掉,既然如此,为什么“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滟滪堆这黑色巨礁虽已炸掉,但因为这段江流特别狭窄(“像一道闸门”)、曲折( “江随壁转” ),水下还有其它暗礁,所以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