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130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为齐国未来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参考答案 本文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2指出下列句式的用法。(1)莫之能御(2)百姓之不见保(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未之有也答案 (1)宾语前置(2)被动句(3)状语后置(4)宾语前置孟子的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理充分,气势磅礴,试以本文为例,体会孟子的散文特色。提示 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使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的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1.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2.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何由知吾可也?(4)牛何之?归纳:宾语前置的条件: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3.重要句子的翻译(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4.一词多义爱: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爱护)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喜爱)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爱惜)道: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D.任重道远(论语)(路、道路)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动词)同步阅读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气势磅礴() 觳觫() 孝悌之义()B设喻取譬() 褊小() 以畜妻子()C君子远庖() 便嬖() 鸡豚狗彘()D放辟邪侈() 不赡() 莅临寒舍()解析 A“悌”应读为“”;B“畜”应读为“”;D“莅”应读为“”。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见()之,曰:“牛何之?”B曰:“是心足以王()矣。”C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 “见”在文中是“看见”之义,应读为“”。答案 A3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BCD解析 A“以”通“已”,止。“衅”通“釁”,古代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B“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刑”通“型”,做榜样。C“愬”通“诉”,申诉。“罔”通“网”,张开网罗捕捉。D无通假现象。“涂”通“途”,道路。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C度,然后知长短 度:用尺量。D无恒产而有恒心 恒:长久。解析 B“超”在文中是“越过”的意思。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 D 解析 A.“固”:副词,相当于“本来”。B.“以”: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同“而”。C.“于”: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介词,表对象,相当于“跟”。D.“而”: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答案 A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C.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无伤也,是乃仁术解析 A.“无道”:古义,不称道,不称赞;今义,暴虐,没有德政。C.“无异”:古义,莫怪;今义,没有不同。D.“无伤”:古义,没有关系;今义,没有受到伤害。答案 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君子之于禽兽也B.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C.故王之不王,不为也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解析 A、C、D三项“之”字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出。B项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答案 B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于是:在这件事上。B.对曰:“然则废衅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然则:这样看来,那么。D.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何如:为什么。解析 D.“何如”,疑问副词,相当于“怎么样”。答案 D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想用政治说教的办法让那些大贪巨贪投案自首,重新做人,那简直是缘木求鱼。B.这个检察官的眼睛真可谓明察秋毫,再巧妙的伪装也逃不出他的视线。C.这天,李大鹏与三十年前的老同学在黄山小径上狭路相逢,一见面,两人就亲热地谈起来。D.今天是寒假开学的第一天,还不到十点钟,教室里高朋满座,全班同学都到齐了。解析 A“缘木求鱼”指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在此使用正确。B“眼睛”与“明察秋毫”内容重复。C“狭路相逢”指在窄路上相遇,不能避让,比喻仇人相遇,这里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当。D“高朋满座”形容座上宾朋,显贵高位者甚多,形容交际广泛,宾客盈门。同学们来到教室落座,不能用“高朋满座”来形容。答案 A10下面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劝说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B.本文属于对话体议论文,孟子的思想观点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透过本文,我们可以透视先秦对话体散文之一斑。C.本文引用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的材料,其用意在于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齐王有章可循。D.本文以“以羊易牛”这种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富有故事性,使文章更加生动,而且更具有说服力,更易被宣王接受。解析 C目的在于证明齐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答案 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不聪慧,不通达。B俯不足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故。解析 D.“是故”:所以。答案 D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相同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解析 “请”:请允许我。“以”:连词,同“而”;介词,“用”。答案 A13下列句子从分句间的关系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B./C./D./解析 B.依次为:假设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答案 B14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父母妻子儿女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来不及。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在统治期间,陷害人民却有所作为的呢?C.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端的事,没有不做的了。解析 A“救死”是“使他们不致饿死”的意思。答案 A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解析 B“教”与“养”关系颠倒了。答案 B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隋书李文博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知:了解。B.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典:经典。C.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延:邀请。D.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下考:指下等的考核。解析 “典”应作“主管”讲。答案 B2比较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开皇中,为羽骑尉 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道衡为司吏大夫 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C.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D.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解析 句中的“为”是“作为”之意,属动词;句中的“为”是“被”之意,属介词,此句是“为所”被动句式;句中的“为”是“作为”之意,属动词;句中的“为”是“做(事)”之意,属动词。因而只有C项正确。答案 C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B.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C.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D.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解析 两个“恒”都当“常常”讲;而两个“虽”的意义和用法则不同,前一个“虽”是“虽然”之意,是表转折的连词;后一个“虽”是“即使”之意,是表假设的连词。因而只有C项正确。答案 C4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既然当上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B.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C.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D.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既然当上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解析 “公”是房玄龄对李文博的尊称,应译为“您”,“既”应译为“已经”;“故”应译为“所以”,“素心”应译为“平素的心愿”。因而只有C项正确。答案 C5对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委之臧否 清操逾厉A.托付他来评论 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B.任命他来评论 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C.托付他来评论 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D.任命他来评论 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解析 “委之”是“托付他”之意;“逾厉”是“更加勉励”之意,译为“更加严厉”不通。答案 A6对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如指诸掌 朝政浸坏A.如同手指在手掌上 朝政渐渐败坏B.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 朝政渐渐败坏C.如同手指在手掌上 朝政全被坏人把持D.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 朝政全被坏人把持解析 “指诸掌”是“指之于掌”,应是“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之意;“浸坏”则是“渐渐败坏”之意。答案 B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文博“性贞介鲠直”的一组是(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守道居贫,晏如也。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瞽直疾恶,不知忌讳。唯文博不改其操。A. B.C. D.解析 句是说李文博好学,熟知治乱、忠臣烈士之事,句也是写他熟知治乱之事,句是写房玄龄对李文博遭遇的同情。只有句才全是表现其“性贞介鲠直”的话。答案 D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让他观察自己如何做事,在选用官吏的事情上听取李文博的评论。B.李文博能保持清高的操守,不胡乱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所以人们都很敬畏他。C.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没有一般官吏的办事才干,调出做县丞,几年没升迁,后薛道衡遇到他,才让他做了从事。D.房玄龄的话引起了李文博的强烈感慨,并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解析 B项中“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是不合文意的,原文为“恒以礼法自处”,是“常常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之意。答案 B译文:博陵人李文博,性情坚定、耿直,好学不倦。每次读书读到国家治乱、政治得失和忠诚之臣、建立功业之士,未尝不反复诵读体会。隋文帝开皇年间,做羽骑尉之官,特别被吏部侍郎薛道衡了解,常常让他在厅堂帷幕中翻阅经史一类书籍,并让他观察自己做事。如果遇到治理政务方面的好事,就让他抄写记录;如果选用官吏疏漏谬误,就托付他来评论。薛道衡每次听到他的话,没有不高兴地听从它们的。后来李文博在秘书内省工作,主管校对典籍,他坚守正道,过着贫苦生活,心情很愉快。虽然衣食缺少甚至断了接续,可是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不随便地交往宾客,常常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同辈人没有谁不敬畏他。薛道衡知道他贫困,常邀请他到自己家中,供应他财物。李文博商讨古今治理政务得失,像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一样,然而却没有当官吏的才干。他逐渐升为校书郎,后来调出朝廷做县丞,于是得到了下等的考核,几年不升调。薛道衡为司吏大夫,在东都(洛阳)尚书省遇到了他,很感叹同情他。于是向皇帝上书让他做尚书省从事之官。在洛阳时,他曾到房玄龄那里去,房玄龄在大道上送别他。房玄龄对他说:“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尚书省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近来贬斥邪恶褒奖良善,做这样的事有多少呢?”李文博于是举起手臂高声说:“要使水流清就一定使源头洁净,要使树梢直必须使根部端正。现在政治源头混乱,即使每天免除十个贪赃郡守之官,又能起什么作用!”他为人耿直憎恨邪恶,不知避忌某些言语举动,都是这类事情。在这时朝政渐渐败坏,官员们有很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他的操守。评论的人因此很尊重他。1.孟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中的人呢?孟子的思想能够流传久远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孟子的哲学人格也与他人不同,他主张人性本善,进而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进退准则。这种思想当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总是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社会的意识,容易被故纸堆埋没,而封建统治者也正好以此来约束全社会。最后,长期以来,孟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而使他的学说得以更加久远地流传。且听听他的一些说法:“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2.孟子的时代意义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则“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3.“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