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084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2.4 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例1】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骨髓扁桃体淋巴细胞抗体红细胞吞噬细胞抗原A BC D【解析】人体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特异性免疫。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答案】C【例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解析】物质a是抗体,由浆细胞合成,浆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过程是识别抗原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细胞5是记忆细胞,在此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可继续分裂、分化为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B【例3】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参与对关节的攻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能与TNF结合,竞争地抑制TNF与其受体结合,而TNF只有在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对关节的攻击作用,因此有医学专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但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不能进入所有的关节中,只能靠定期注射维持。于是,西雅图的目标遗传公司(TGC)将编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基因导入腺相关病毒(AAV)中,再把AAV直接注射到病人的关节中,这样相当于送给病人一个持续不断地提供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定点仓库”,从而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释放TNF等而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2)从资料中可知,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_病。(3)一旦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原因应是_。(4)在该治疗方案中,AAV的作用是_。(5)xx年,在接受这种治疗的美国人中,有一例因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们格外关注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问题。有科学家称,对腺相关病毒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表明,腺相关病毒对人体是安全的,因此很可能是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直接导致该病人死亡。那么,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应该是通过_而引起病人死亡的。【解析】(1)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自身产生的肿瘤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消除功能,对外来病原体的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2)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自身免疫病。(3)如果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T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已被占据,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4)这里的腺相关病毒(AAV)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外源基因的运载体。(5)不当的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物质TNF的免疫作用而直接导致该病人死亡。【答案】 (1)监控和清除(2)自身免疫(3)T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已被占据(4)外源基因的运载体(5)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小试高考1、(xx山东)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解析】个体的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A对;靶细胞是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其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对;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不同于细胞坏死,后者往往是由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C错;由于染色质固缩,DNA的复制和转录会受到影响,这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D对。【答案】C2、(xx重庆)3.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解析】疫苗作为抗原,具有大分子性,A错;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与抗体结合的病毒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非T细胞吞噬消化,D错。【答案】B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2(密码原创)美国的研究人员刚刚发现了3种以前未知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一组HIV1分离株中的90%以上的病毒株结合并中和它们。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以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来防御HIV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B抗体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CHIV会引起人体患自身免疫病DHIV属于原核生物3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 BB细胞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4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分组甲乙丙处理不做任何处理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结痂脱落切除胸腺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A乙、甲 B乙、丙C甲、丙 D丙、甲5最近,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卷土重来,成千上万只鸟,包括家禽和野鸟,或病死或被宰杀。病毒还对人类造成了感染,导致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51人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会导致()A淋巴细胞周期变长B浆细胞高尔基体活动加强C记忆B细胞迅速分化D最终被效应T细胞消除6(密码改编)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体Bc的作用是进入靶细胞内,释放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C据图可知,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逆转录酶D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7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由于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获得xx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为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初期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C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D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8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9某同学虽然接受过B型肝炎疫苗注射,但是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检测该同学体内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那么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BB型肝炎疫苗导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D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发育二、非选择题10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 600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乙肝的问题。(1)人体产生乙肝病毒抗体的细胞是_,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_。(2)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_细胞使_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澳抗”的来源可能是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时_的蛋白质外壳颗粒或被乙肝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_的蛋白颗粒。参考答案:1.A【解析】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并消除病原微生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2.B【解析】以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来防御HIV以失败告终,原因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易发生变异;抗体是分泌蛋白,产生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HIV会引起人体患免疫缺陷病;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3.D【解析】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并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4.B【解析】乙第一次移植时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第二次移植由于记忆细胞的免疫排斥,移植的皮肤最易脱落。丙由于切除了胸腺,不能产生T细胞,没有了排斥反应,移植的皮肤片最易成活。5.B【解析】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由于存在细胞增殖,所以淋巴细胞周期变短。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所以其高尔基体活动加强。当病毒进入细胞寄生后,细胞免疫再发挥作用,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到体液中,最终被抗体消灭。只有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才能迅速分化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6.B【解析】A项正确,题图中a是寄主细胞释放出的子代H5N1;X细胞是浆细胞;b是抗体;c是效应T细胞。B项错误,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不能进入靶细胞内。C项正确,从题图看出无逆转录过程。D项正确,H5N1的复制在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7.A【解析】感染初期与潜伏期,HIV浓度较低,不易检测,但机体对HIV病毒的免疫反应较强,因此可通过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8.C【解析】C项错误,妇女A免疫系统可消除病毒,其对该种病毒的免疫时间取决于体内相关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的长短。A项正确,由题图示A、B曲线在2月份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产生了抗体,妇女B没有。B项正确,两人体内4、5月份均产生了大量抗体,说明她们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D项正确,妇女A产生的抗体量较大、速度较快,说明妇女A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9.D【解析】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表面都没有抗体,肝炎疫苗是灭活的病毒,不会导致肝炎病毒大量繁殖。最可能的原因是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增殖分化。10.【解析】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机体能进行二次免疫,浆细胞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的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场所。【答案】(1)浆细胞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2)效应T宿主(或靶)(3)留在细胞外未组装(或过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