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2900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可以增加对细胞多样性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材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介绍,使学生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只是细胞核不同,这两类不同的细胞具有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再现了人类认识生命体统一于细胞的最初的一段科学史,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能力目标:(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难点: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四、学情分析本节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服务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显微镜的使用,具有使用低倍镜的知识,但从未使用过高倍镜观察细胞,可借助本节内容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初步具有收集资料的能力,课前可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上课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推进科学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进行分组实验。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等材料用具,配制常用染色液。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学生上节实验课的作业。2.辅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教师展示上节课学生的观察作业。2.教师展示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结构式图。教师:同学们,这是大肠杆菌的细胞,它与你们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不同?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下列问题,并完成表格。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3)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有哪些结构?(4)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表格: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学生:1.小组讨论分别回答思考题,并展示填写的表格。2.小组展示,并对其回答进行评价。老师展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表的具体内容,并点评回答中出现的错误。设计意图:通过提出探究思考题,解决了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这时进一步提出问题: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会表现什么样的特征?探究二: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会表现什么样的特征?学生观察课本P9图片,以蓝藻为例说明原核生物一些基本特征。教师点拨如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回答、了解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课前各个学习小组都从不同的方面,收集整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参观他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介绍、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相关知识。(1)从发现细胞和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的角度来介绍。维萨里比夏虎克马尔比基施莱登施旺耐格里魏尔肖(2)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序来介绍。肉眼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3)从科学实验的角度观察。解剖人尸体观察死细胞观察动、植物的活细胞观察受精卵的分裂(4)从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结合的角度来介绍。教师:上面各位同学的介绍,就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该学说有以下几个要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展具有哪些特点?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为什么如此重要?说出你的理解。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提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自行搜集,简单归纳出细胞学说的大致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及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那么,组成这些细胞的分子有哪些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2.原核生物的特征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宏现: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可出现蓝藻 状如发线,呈黑蓝色发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微观 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细胞质 核糖体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巩固,还需要通过习题练习和日后的实验进一步加强。“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1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简介真核细胞细胞质的细胞器为第3章第2节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细胞学说的内容比较简单,与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内容相比,只增加了“新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要点,这一要点为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的 学习埋下伏笔。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学生由观察细胞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理性认识的概括能力,再从理性到实践的应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7分钟,学生分组实验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8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