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845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例如 “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例子2】 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 【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子2】 福建卷第12题: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针对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命题;【例子1】 湖北卷第19小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例子2】 重庆卷第18小题问: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例子3】 全国卷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针对行文的行文布局的作用命题。【例子1】 上海卷第12小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例子2】 山东卷第16小题第二问: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例子3】 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子4】 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1、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D、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E、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F、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2、散文中的修辞方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B、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C、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D、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F、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G、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H、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3、散文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4、散文的行文布局: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A、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B、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C、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D、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典型例题1】远与近第1题:小说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析】首先阅读第一段的描写文字,发现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对小木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环境的特点是“生机盎然”、“舒适气氛”。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回顾前面所讲环境描写的普遍的作用:“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再结合文章开头的通常作用:“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答案要点: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2、渲染一种美好(生机盎然)的氛围;3、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做铺垫。【典型例题2】 在山阴道上第3-题: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从三个小题中任选一个,其实相对容易的就是这道“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题。题目中已经交代是“简析景物描写的特色”,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用了什么方法,收到什么效果。回顾一下景物描写的方法: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由远而近、从上到下、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根据本文写景内容,选取一二突出点,用文中写景加以印证,并说明这样写的作用或效果。如虚实结合:即把眼前看到的绍兴之景和脑海呈现的鲁迅故事结合起来,突出了时代变迁给“故乡”带来的变化,有效地丰富了文章内容。【典型例题3】高原上的村庄第1-题:文中第二段“炊烟是一只高处的手臂,伸进了人们仰望的目光”一句,写炊烟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析】这道题问得直接,因此回答也无需“绕道”。第一问好说,但答题不可太简单,要具体说明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哪个地方时拟人的写法。第二问略难,先大致回顾一下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格常见的修辞效果: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拟人作用在于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结合文章句意,详细一点,答出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炊烟的什么形态特征,拟人又是富裕了炊烟怎样的形态和情感,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意思。【典型例题4】那树第1题:“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了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解析】问题指向非常明确,遵循“怎么问怎样答”的原则就可以。第一问问的修辞方法,很简单:拟人。第二问分析表达效果,同样要回顾拟人的通常效果: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回答是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效果“写出了那树惨遭砍伐时的悲惨形态”,还要结合文章主旨,通过写树的惨状来表现作者的什么样的意图和情感倾向,这才是它效果的真正所在。【答题思路】解答 “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题的大致思路:A、仔细审题,明确题目问什么,怎么问怎样答; C、分析手法,注意类别和名称,结合具体语句; D、体会效果,结合文意与情感,回答具体细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