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十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760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十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十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十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十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本课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考查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关注热点:1.关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关注“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兴起,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_、_、_、_等方面的继承。(2)传统文化具有_。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_。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影响(1)传统文化如果能_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作用。反之,如果_,传统文化也会起_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_;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的态度是:“_”,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_的过程中_。3在继承、发展的同时,要对文化进行_。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_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_,发展是继承的_。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_的过程中_。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_,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_,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五、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_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教育具有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_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问题思考】1判断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2判断(1)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2)任何思想运动都能促进文化发展。()(3)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3分析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传统文化是指本土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2)无论是发展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顺序。(3)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探究一 xx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 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灾区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 探究二 在养老问题上,我国长期实行“反哺理论”,即成年人先抚养子女,子女长大后(老人身体不好后)再赡养老人。西方国家一般实行“接力理论”,即成年人养子女,子女养自己的子女子女不对老年人承担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的养老文化遭遇年轻人自身工作、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代沟等的冲击。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制度是大势所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直击高考1(xx天津文综)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xx广东文综)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探究三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要发展,对吗? 探究四 建国60周年,中国教育走过的辉煌足迹见证了“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等战略的科学性。60年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 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 直击高考 (xx北京文综)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误点一 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吗? 矫正训练1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误点二 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吗? 矫正训练2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这种观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承认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A B C D中日韩,谁在主导“汉字标准”?图片新闻新闻视角精选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勃兴,汉字再次迈出它走向全球的步伐。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汉字使用各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汉字的这一次全球旅程变得不那么平静,其间夹杂着许多意料之外的争议和矛盾统一之争、编码之争、简繁之争、起源之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年来,汉字是东亚国际文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想法浮现,作为东亚国际文字的汉字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估。一些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意识到了汉字的重要性,并把其作为提升国民文化共识的一大手段。 材料二反思:我们对文化传统是否尊重?一字一世界。选出一字精准传达社会普遍情绪,并非易事。正因如此,日本年度汉字之选,惊心而有趣。在岁末年终之际,用汉字的力量去塑造国民通识,激发国民思考,意义不可谓不深远。日韩对汉字的态度,应该引起国人的反思: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否有足够的尊重和传承?在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与多元文化共处?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探究思考(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对应训练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韩国抢注“端午节”、日本版的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因此有人或是义愤填膺大声指责,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文化无国界”,不必大惊小怪B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保护和挖掘文化资源C韩日美的做法已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我们要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捍卫文化主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据此回答12题。1哀悼日之所以定在8月15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舟曲山洪泥石流死难者的“头七”之日。在这天哀悼逝去之人,符合中国民俗传统。下列对传统习俗的表述正确的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2为灾难中的死难者举行全国哀悼,这样做()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民生的关切可以形成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贴近传统习俗和百姓心理,体现人文关怀A B C D3.右图为福建某地民俗剪纸作品玉兔迎春。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A B C D4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第一首歌曲便是有朋自远方来,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也正是出自孔子论语中的经典,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孔子家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欢迎四方宾朋的开放胸怀。说明()A传统文化是永恒的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6(xx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7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D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8随着电影孔子在全国的热映,再度掀起了一阵“孔子热”,电影所体现的孔子“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非常值得当今世人研习。孔子在韩国观众中间也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其教育价值得到京畿道教育监管人金相坤以及众多学生的广泛认可。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A B C D9从古代的私塾到近代的传统课堂教学,再到现代的网络学习,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着不同的影响。这说明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文化的传承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有多种传播媒介和手段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 BC D10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11.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 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xx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 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题组分类及练后反思】题组题号错题错因传统文化及其特点1、2、3、4、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6、7、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9、10答案 课前准备区一、1.(1)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相对稳定性(3)鲜明的民族性2(1)顺应积极一成不变阻碍(2)兴旺发达全面发展二、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或剔除2发展继承3创新三、1.继承与发展必要前提必然要求2发展继承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五、1.特有2选择、传递、创造3人类文化的传承问题思考1错误。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1)错误(2)错误(3)错误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首先,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能。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再次,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课堂活动区探究一 (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过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因困难和灾难放弃过年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探究二 (1)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对待传统文化,要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不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直击高考1C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D项也不选。故选C。2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解析本题是因果类简答题,要求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分析时,既应说明不良文化行为的危害,又须正面立论,阐述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首先,材料中所列举的现象说明我国文化生活中受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影响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其次,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再次,这些不良文化现象对社会和人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有关部门发文“叫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文化软实力。探究三 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探究四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与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发展教育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教育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直击高考 D本题考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二是灾后恢复重建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在于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所以正确。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D。误点一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和“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矫正训练1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容可因时而变,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不断改变,更不是说扩充内涵就是否定民族性,故A、B、D三项说法错误。误点二 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需要辩证地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矫正训练2 A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显然是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正确;这一观点不承认传统文化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就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正确。探究思考 (1)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解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讲继承而否定发展,也不能因为讲发展而否定继承。首先要回答你对继承的理解;其次要指出两者的关系;再次要明确态度。(2)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应训练 B材料说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符合题意的答案是B。课后练习区1A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2D3B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错误,故排除。4BA、D错误;C不符合题意;孔子论语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5B6C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急需要我们做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A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项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7C8A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精神,有很多有益成份,值得当今世人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符合题意。与本题材料无关。9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均符合题意。10A11(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且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等知识。第(1)问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组织答案。第(2)问关于“怎样看待”,主要从传统节日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同时要说明如何更好地对待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