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581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有很多以别离和思乡为主题的古诗。下图为唐诗送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的插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与唐诗送兄和插图所描绘的景色出现的时节大致吻合的是()A.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B.三江平原忙于收割小麦C.尼罗河正处于汛期D.江南地区春意盎然2送兄和插图所描绘的区域,环境特征为()A.最冷月均温可能在0 以下B.全年高温多雨C.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图中河流一定为内流河解析:第1题,由诗中描述的叶落、雁飞可判断此时为秋季,三江平原小麦一年一熟,春种秋收。尼罗河在夏季进入汛期。第2题,落叶林所在区域的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在我国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答案:1.B2.A下图为我国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据此完成第35题。3有关甲、乙、丙三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C.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D.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4就乙省区而言,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5乙省区所在的经济地带,其特点有()A.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B.我国粮棉油等的重要产区C.我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带D.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解析:依据图示,甲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率较高,应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丙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最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率和产值高,经济最发达,位于东部经济地带;乙省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率小,但产值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低,位于中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有多个商品粮基地分布。答案:3.B4.C5.B读下图,完成第67题。6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C.M为技术,N为资金D.M为信息,N为零部件7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解析:第6题,黄土高原地区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大量调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资金、技术充足,相比内地优势明显。第7题,产业转移会使移出地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而言,可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钢铁厂不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纺织等的迅速发展。答案:6.B7.C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第89题。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B.C.D.9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第9题,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答案:8.B9.D流水侵蚀是重要的侵蚀作用,其侵蚀地表强度与地形、降雨、植被、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完成第1011题。10读“土壤结构图”,图中何种土壤受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A.B.C.D.11读“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图”,当坡度超过40,流水侵蚀强度逐渐变小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坡面植被覆盖程度较好B.坡面径流速度小C.坡面流水冲击力减小D.接受雨量减小,坡面流量减少解析:第10题,土质疏松的土壤最易受侵蚀,粘粒含量高,砂粒少的土壤不易被侵蚀。第11题,当坡度较大时,其接受降水的横截面变小,接受雨量减少,坡面流量小,故流水侵蚀强度变小。答案:10.A11.D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第1214题。田纳西河流域示意1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13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14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耕地面积稳定了灌溉水源避免了洪涝灾害增加了土壤肥力A.B.C.D.解析:第12题,据图可知,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部,上游以山地为主,亚热带气候,冬春降水多。第13题,田纳西河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提供了充分而廉价的能源,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第14题,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灌溉和防洪方面。答案:12.D13.C14.B读下面两图,完成第1517题。图甲图乙15图乙中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A.aB.bC.cD.d16图甲中b处的粮食作物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A.B.C.D.17图甲中b处存在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为防止土壤肥力下降,最适宜的解决措施是()A.植树造林B.休耕与轮作C.基因工程D.免耕解析:第15题,图乙中的处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图甲中a处为美国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第16题,图甲中b处属于美国的小麦带,而我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平原,因此b处的粮食作物和图乙中的处相似。第17题,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持水土;基因工程解决的是提高粮食产量问题;免耕虽然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但影响了农业发展。答案:15.A16.B17.B18下图说明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迁入和新建大中型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合并钢铁企业,扩大总体生产能力A.B.C.D.解析:读图可知,鲁尔区的更新与改造中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在整治过程中,鲁尔区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答案:C读“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完成第1920题。19关于江苏省1997xx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B.xx年,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同C.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比较小D.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20今后江苏省要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加大劳动力投入数量B.减少资本投入C.加强技术创新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解析:第19题,由图可知,xx年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第20题,目前,江苏省资本优势下降,劳动力成本升高,技术创新贡献率较低,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应重在技术创新,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19.B20.C21若对长城进行考察,利用GPS信号接收机不能完成的任务是()A.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C.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D.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解析: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需借助RS。答案:D某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浮冰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千米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据此完成第2223题。22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3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通过对不同时期北极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能够监测北极冰川的发展变化。利用遥感技术获得资料,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能够显示北极冰川的变化并预测出其变化趋势。答案:22.A23.C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第2425题。24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25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可用于()A.规划城市道路网B.处理交通事故C.进行城市绿化D.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解析:第24题,图层叠加后,原图层属性、要素并没有变化。第25题,城市规划中,交通方便、地租较高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较大。这样,城市交通图层与地租等值线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参考资料。答案:24.A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11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南小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1)水土流失是侵蚀作用的结果,是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对农业生产而言,;对水利工程而言,;对洪涝灾害而言,;对生态环境而言,。(6分)(2)(多选)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做法是()(2分)A.粮草下川入沟B.果树上岔入田C.沟道淤泥蓄水D.荒山封禁轮牧(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1分)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垦荒地,扩大种植业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A.B.C.D.(4)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叙述正确的是()(1分)A.水土流失严重,地质地震较多B.水旱灾害频繁,抗旱能力较强C.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D.土壤侵蚀并不严重(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1分)打坝建库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深耕改土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A.B.C.D.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第(4)题,需注意题目设问为“自然灾害”。答案:(1)流水黄土高原土地肥力下降水库淤积,蓄洪能力差河道淤积,泄洪能力差使生态环境恶化(2)ABCD(3)C(4)A(5)C27(11分)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引领西部大开发,而且有利于解决该地区面临的诸多难题。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xx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基笔记本电脑生产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简要分析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4分)(3)重庆市吸引IT产业转移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3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交通、矿产等信息,依据工业区位因素诸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IT产业对技术、环境、交通及协作条件要求较高。第(3)题,需注意题目设问为“有利影响”。答案:(1)近钢铁工业基地,原材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条件好;有较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资源等。(2)丰富的人才资源;便捷的航空与铁路运输;配套企业的协作关系;优惠的政策和服务水平;良好的环境质量等。(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有利于与发达国家IT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对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等。28(14分)读“珠江水系图”及珠江与黄河的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河流名称长度(km)流域面积(km2)流量(m3/s)黄河54647524431820珠江215345261611070(1)试比较珠江和黄河的流量、径流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6分)河流名称影响因素流量较大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河流含沙量较小的河流(2)云、贵两省的能源储藏量占南方五省(区)总量的八成左右,其中云南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位居全国第二,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桂、黔、滇三省(区)GDP的总和仅为广东的一半。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分析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从环境和经济两方面分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形成的意义。(4分)(3)针对当前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解析:第(1)题,联系我国区域差异中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结合题目表中两河的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等信息可以填出内容。第(2)题,分析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径流量和河流落差两个角度入手。西电东送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同时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善大气质量。第(3)题,今后西江流域应注重发挥流域内的水能、旅游等资源优势,强调生态保护和管理。答案:(1)河流名称影响因素流量较大的河流珠江所处的干湿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河流黄河气候含沙量较小的河流珠江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流量的大小)(2)水能丰富的原因:位于湿润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峡谷多,落差大。环境意义: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水电可减少对煤炭的使用量,改善大气质量,改善环境。经济意义:对西部地区而言,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东部地区而言,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加大对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29(14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1978年xx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第二产业比重(%)64.349.6第三产业比重(%)15.737.6材料二: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材料三: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xx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3分)(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工业,B表示工业。(2分)(3)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2分)(4)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xx年三江平原的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1954xx年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5)简述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4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回答。第(2)题,图中A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应为钢铁工业;B产出木材,并为造纸工业提供原料,应为森林工业。第(3)题,该市由以煤炭工业为主导,变为多种产业并重的发展模式,避免了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提高了经济效益。第(4)题,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意义重大。第(5)题,从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钢铁森林(3)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4)湿地大面积减少。大量湿地被过度开垦转变为耕地。湿地大面积缩减,会导致地表水涵养量降低;对河流的调蓄能力降低(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该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调节局部气候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等。(5)土壤肥力下降;东北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分布不均,易产生旱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纬度位置较高,易受低温冷害、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使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