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居秋暝、登高教案苏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2377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居秋暝、登高教案苏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居秋暝、登高教案苏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居秋暝、登高教案苏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居秋暝、登高教案苏教版选修1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山居秋暝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 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刘逸生唐诗小扎(有删改)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 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登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 课文分析引导 1、 放音乐二泉映月 2、 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 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 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 学生自学 2、 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 课后小结和作业 1、 小结课文内容 2、 背诵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