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2课居住教辅教案 上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337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2课居住教辅教案 上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2课居住教辅教案 上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2课居住教辅教案 上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2课居住教辅教案 上科版一 教学目标 居住形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居住格局的演变受到人们心理因素、文化习惯的影响,居住设施的演变也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概括课文内容,使学生掌握人类的居室从原始的形态(穴居、巢居)逐渐发展出多样的居室类型(帐篷型、干栏型、洞穴型、上栋下宇型等),气候、物产、时代风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建筑技术水平的高低不同对居室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总结课文内容,使学生掌握人类的居室格局与居室的座向习惯、社会制度、信仰习俗有密切的联系,并在以上诸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有关的居住礼仪和居住等级制度。 通过解析居室营造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掌握居住设施除了体现安全和舒适的理念以外,也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深刻地反映出时代风貌和文化特点。2、 能力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尝试训练学生以下能力和方法: 从气候差异、地理环境、区域物产的不同、时代文化、民族信仰习俗的迥异去观察居住形式、居住格局和居住设施的历史变迁。启迪和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各民族、各地区异彩纷呈的居住文化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点、文化传统和民族信仰习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介绍人类居住形式、居住格局、居住设施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居室的变迁史不仅是一部建筑技术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建筑艺术的历史。激发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丰富多样的居住形式当中所沉淀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促使居室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使学生理解近代以来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对中国本土居室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到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式建筑的艺术精神,可以从细部更深地体认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二 教材分析导言 导言以提问的方式旨在说明当代居住形式是从原始的居住形态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居室的座向习惯造成了整齐有序的居住格局,也推动了相关居住礼仪与居住等级制度的形成。 居住形式。 本目教学重点是居住形式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一段说明的是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其形式的演变经历了缓慢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第二段是阐明人类居住形式经过长期的演进以后形成了四种基本的居住类型,最为普遍的是上栋下宇式居室,在东亚地区尤其是这样。 居住格局 本目教学重点是造成居室格局历史演变的诸多因素。第一段说明的是居室的座向习惯对于居室布局及居室礼仪、居室等级制度形成的重要作用。第二段说明的是居室格局的演变与家族制度、民族信仰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居住设施 本目的教学重点是居住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及其中折射出的人类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第一段说明安全和舒适原则是居住设施配置的基本准则。第二段说明的是居住设施从许多细节上所深刻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传统、审美要求和时代特点。三 教学资料1、历史事实简介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即桩上建筑,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的住宅。直到今天,我国西南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居住这种形式的房屋。这种建筑是用竖立的木、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底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筑住房。这种建筑,上边住人,下边用来养牲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密集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梁柱间用榫卯连接,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具有相当成熟的木构技术。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帐篷式居室 帐篷式居室,适应自然环境,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制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这种住屋不固定,经常拆卸迁移,处于游动状态。这种类型在我国有两种使用情况,一种是长年的世世代代的游动性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另一种是临时性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前一种是我国游牧或游猎部落的帐幕。在定居以前,以畜牧生产为主的牧民,赶着畜群逐水草而生,帐幕随时搬迁,固定时间不长,甚至有的部落把帐幕支在大幌车上组成牧营,游移生活,这种住屋,已经有悠久历史,俗称“穹庐”,现代多称“蒙古包”,这是一种内撑以木架、木栅,外包以毛毡,缚以毛绳的古代“庐”性住室,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理想住所。除上述情况外,现代生产中野外作业也往往采取了临时搭建帐幕、窝棚和组装板房的游动性生活空间,也是属于帐篷式居室。洞穴式建筑洞穴式建筑,亦称地穴式建筑。人类初始,不懂得建造居宅住屋,大多利用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如史前人住过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江西万年仙人洞穴、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等等,地理分布南北皆见,是比较普遍的事象。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创造居住条件的工具之不断改进,地穴式、半地穴式、窑洞式等形式不一的洞穴式建筑类型相继出现了,其造型变化也导入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迂回曲折的渐进过程。史前居宅形式多样性的形态,是与自然环境的差异紧密相关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地貌,具有土层单一、胶结紧密、粒度较细和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的结构,经流水侵蚀及其它地貌营力作用,造成了以塬、梁、峁为代表的沟深坡陡、沟壑纵横的景观。这里的原始居民通常在沟壁横向打洞,筑成窑洞式穴居住宅。如甘肃宁具阳坬遗址和宁夏海原菜园村遗址,均发现了4000年前的这类居宅。甘肃镇原常山遗址还发现一种由门道、门洞、住室、顶盖四部分构成的地穴式住宅,门道和门洞是在黄土中挖成,住室呈袋状,打破地表,口小底大,再立柱敷设草泥顶,外观似一扁圆形土丘。乃属于窑洞式穴居住宅的变异。不过,原始居民选择何种形式的半地穴式住宅,固然与当时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恐怕与某一地域的生活习俗和崇尚心理也是分不开的。陕西宝鸡北首岭聚落遗址,发现50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住宅,绝大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只有1座为圆形,仅占2。时代晚得多的河南汤阴白营聚落遗址,在发现的63座龙山文化时期房址中,地穴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均有,但只有1座呈长方形,而圆形或椭圆形者占到98.41。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习尚不同,住宅的形式也会因之而异。现实对住宅形式的择取,与住宅的宏观演进,并非同处一个层面,因此一种形式的出现,不一定即是否定或断然扬弃前此的形式。上栋下宇式居室 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这种居所就称做“上栋下宇”式居室。这是利用地面空间,建造居室,分离了室内室外,使饮食起居、家族亲族往来、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更加社会化。据易经系辞下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在这里栋和宇的创造是很关键的,栋是屋的脊梁,宇是屋的椽,栋承屋的顶盖使其向上,宇垂屋的顶檐使之向下。竖木为柱,联柱支梁,梁上接檩,顺檩搭椽,加铺苇笆,涂泥茅草,成为我国创造的木架结构住屋的样式,相沿至今,形成我国住屋构造的主要民俗传承。座向习惯 住屋营造自古就有了用日光测座向的办法,使住屋在采光、取暖方面依据了向阳背阴的原则;在适应气象方面,多采取避风方向;在选择地利方面,又多是靠山、面水,山上也取向阳山坡。在我国各地方的村落详图上向阳屯、靠山屯之多正是典型例证。居住礼仪、等级制度 居室的座向习惯造成了群体结构整齐有序的布局,也形成了有关居住的等级和礼仪。如广大平原地区的城镇乡村的院落,历来以北屋为上房,东西为厢房,或称下屋、配房,座南向北的房舍,在习惯上不宜做居室,即使居住也多是奴仆。座向的不同,在采光、取暖、避寒方面自然形成了居住使用价值的不同等级。北方流传一则关于住房的谚语说:“有钱不住东西房,冬不暖,夏不凉”,这正是有关住屋座向等级差别的很好说明。著名的北京四合院,甚至北京、沈阳故宫中寝殿的坐落配置,都标志了居住生活中的等级差别。以大家族为例,家长制下的尊卑、长幼、妻妾、嫡庶,都在居住方面显示出身份与地位的差别。家主夫妇与帝后住正殿一样常居北房正屋,以下依次均住配殿或厢房,形成了旧式居住的惯例。小家庭如果是一明三暗的三间住屋,中间入门处为灶间,又各通左右两内室,这种格局的配置,往往左间为上,由长辈居住,右间为下,由晚辈居住。居住格局的历史演变 居室格局历史演变主要表现是从由无间隔的伙居发展到有间隔的分墙间壁,或分男女,或分族系,但从具体的情况来讲,就居室格局方面而言,民族特色十分重要。象云南省拉祜族家庭住室是以公共房屋为主要形式,这就是一种公共的带有伙居残余的房屋。这种房屋,室内分格,和汉族分间稍相似,每个格内住有家庭成员,通常是已婚夫妇各占一格为一个“底谷”,未婚子女再分别占格,室内设火炉,各家数量不等,有的一格一火炉,为一个生活单位,有的格多,火炉少,标志生活单位少。生活单位有共同的和个体的两种,大致以共同生产与个体生产为依据。个体生产的成员除在公共住室占格外,还有的在自己耕地上设有临时住屋“叶布”。在这里格与火炉的构造和布置,便形成了拉祜族居住格局的特点。西南少数民族的住室大体有相似之处,傈傈族、布朗族、怒族,几乎都有一种上人下畜的竹木结构的集体住室。这种居室格局特点的形成,除民族的因素外,主要是经济生活的贫困所形成,因而了解居室的格局、功用和规格,是不可能脱离经济生产、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的,但总的来讲,随着家族制度的变化,个体家庭逐渐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聚族而居逐渐向单一家庭独居演变,小院落、单元房逐渐成为居住的主流。居住与宗教信仰 各个民族、各个区域的居室总是能反映出该民族、该区域的信仰习俗。在住室内部,许多民族都有供奉神灵或祖先的特定地方,如满族居室中的西墙,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悬挂其他东西,南北火炕相连的西炕较窄,俗称“万字炕”,是神圣的位置,不准随便坐卧。蒙古包内的西北部位也是神圣场所。南方少数民族居室的中心火塘,历来是神圣部位,不可侵犯或跨越,保持许多尊奉火神的习俗。厨灶间,过去对灶神的供奉都有特定的位置,相沿成制。中国民居的采光方法 中国民居的采光方法除了在住屋营造时遵循向阳背阴的原则,充分利用日光,保证室内的明亮之外,在建筑形制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采光的需求。中国木结构建筑通常有硕大的屋檐上翘的屋顶,但这种屋顶都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使笨重的屋顶变得轻巧,古代文人将其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屋顶的曲面处理就是便于采光,房屋虽然出檐很远,但屋顶的檐口抬高可以使屋身多采纳光线,也便于从屋内张目远视。中国民居的安全设施人类对居住最基本的要求首先便是安全,因此居室的内部营造及其辅助设施方面的设计无一不体现这种考虑。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及河南安阳后岗遗址中都发现了夯土围墙的遗址,这是初民出于居住安全而修建的防御屏障的的见证。岭南客家民居中的圆形土楼便是重点考虑居住安全而修建的特色民居。圆形土楼多集中于闽南山区的南靖、永定、龙岩、漳浦等县,俗称“圆寨”。其建造方法是:在圆形的毛石墙基上,以夯土版筑的方式构成高大的圆形防护墙,夯土内加碎石、细砂和竹筋,最厚的墙体可达1.8米左右。墙上仅留一石券门出入,上部开一些守护眺望用的小窗,加之圆形无死角,故防御性很强。墙的内侧建屋,高15层,由外及内分数圈,向内逐渐递减一层,外圈以木构架与外围护墙,内圈以木构架与土坯墙共同承重,因而属于土木混合结构。各层朝内院一侧均有回廊。院中央为宗祠、戏楼、学堂等文化建筑以及水井、磨房、畜舍等。最大的圆形土楼直径达80米左右,可住400户,1800人以上。这种“圆寨”的聚居形式,实际上就如同一座小城堡。2、图片资料说明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的涵义是“贝壳形”,源于法语rocaille。也叫“路易十五式”,洛可可风格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崇尚的艺术风格。在建筑方面的表现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烦琐的装饰性;喜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清淡柔和的色彩。影响及于18世纪的欧洲各国。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在庭院布置、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徽州民居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徽州古民居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分布广泛。在包括婺源、绩溪在内的徽州地界里的千数以上的大村小庄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古民居。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它将民居建筑推到了极至,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建筑中,徽州民居是一座高峰。徽州民居建筑,无论是古民居还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一种强烈的、优美的韵律感。走进徽州,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园林。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但这村落里却大都极少有树,即便有,也是一些供观赏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树往往在村外较远的路口或山脚,并不影响村中的视线。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行,随时随地都能领略迷人的画意,随时随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诗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流才子郁达夫被徽州的风光感染,写了一首屯溪夜泊的诗。诗中写道:“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徽州民居的外貌是恬淡而清秀的,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如果你再带着闲淡的心境走进村里,踏着青青的石板小路,静静地穿过几条小巷,再走进几户人家看看,你会有由恬淡进入醇浓的感觉。浓重的文化气氛紧紧包围着你,时时催促你去不停地观看,还觉得眼睛不够用。只要你抬脚迈进一家大门,就会迎面看到厅堂中间挂着的巨幅中堂,接着便会看到中堂下面佛龛上的自鸣钟及其两边摆放着的各种瓷瓶、瓷筒,属于古董类的艺术品,抬眼可以看到,随手可以摸着。在徽州,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虽然封建伦理观念较为浓重,却极有文化研究价值。初到徽州的人看民居,满眼都是高大的马头墙、灰黑的鱼鳞瓦,以及露了本色的木窗门板等这些居住的地方的景物。其实,徽州民居远不是单纯住人的房子,它是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的整体概念,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社则有屋,宗则有祠”。宗祠是他们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心。在明代以前,民间是不准祭祀始祖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政府开始允许民间祭祀自己的始祖,从这时起,徽州宗祠才大量涌现。最有典型意义的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它后枕龙山,前伏狮山和象山,一条古道横陈前门,道外的龙川溪水环宗祠流过,注入新安江。站在小溪南岸往北看,宗祠中轴线上的影壁、平台、门厅、正厅、前后天井,寝厅和特祭祠等建筑物,均衡而对称地排列着,纵深84米。加上东、西、北三堵无一窗口的高墙,十多米的三重檐门楼以及从平台到寝厅逐步上升的地平、门楼、正厅屋脊和寝厅屋脊又在空中形成三个高峰,这种深邃、高大和宽阔的比例关系,造成了宗祠的雄伟气势,心中渐渐升起一种沉重的肃穆和浩渺的压抑。徽州宗祠,没有一句话,没有一处说教,无声无息地立在那里;但当你走近它,继而进入它的腹地,就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包围着你,激动着你,感染着你,使你不由自主地就接受了这种感染,接受了这种思想,哪怕是一种暂时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会永远地留在你的记忆里。这是古人的文明。现在再来看看徽州民居,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九龙壁九龙壁建于乾隆三十八年,是一座长20.40米,高3.50米的高大的琉璃照壁。九龙壁的正面共由二百七十块烧制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照壁饰有九条巨龙,各戏一颗宝珠;背景是山石、云气和海水。这是中国三大古典龙壁之一。九龙的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翻腾自如,神态各异。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九龙壁设计与装饰或明或暗地蕴藏着象征皇权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数。因为九是阳数的最高数,五是阳数的居中数,所以九五之数就成了皇权和天子之尊的代表。九龙壁的主体有九条龙,庑殿顶设有五条脊,当中正脊上也有九条游动的行龙;斗拱之间采用五九四十五块龙纹垫拱板;整个壁面用的塑块二百七十块,也是九五的倍数。在九龙壁壁面上,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凿成型后钉上去的,油漆已经脱落。传说,当年在烧制时,工匠们把这个龙腹烧坏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不久,显然,大家的杀身之祸即将来临。有位木匠师傅冒着犯有欺君之罪的生命危险,连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块龙腹,钉补上去,刷上白色油漆,使之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并使工匠们免去一场灾难。垂花门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前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会客室,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垂花门是指门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线上,界分内外,建筑华丽,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很大的空间,从而也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垂花门是四合院内的一个重要建筑,她以端庄华丽的形像成为四合院的外院与内宅的分水岭。垂花门一般都在外院北侧正中,与临街的倒座南房中间那间相对,一般垂花门都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台阶上,垂花门的两侧则为磨砖对缝精致的砖墙,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并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进内宅后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垂花门是装饰性极强的建筑,它的各个突出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垂花门向外一侧的梁头常雕成云头形状,称为“麻叶梁头”,这种作出雕饰的梁头,在一般建筑中是不多见的。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莲柱”,垂花门名称的由来大概就与这对特殊的垂柱有关。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将这道颇具地位的内宅门面装点得格外富丽华贵垂花门从外边看,像一座极为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而从院内看垂花门,则似一座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四扇绿色的木屏门因为经常关着,恰似一面墙,增加了垂花门的立体感。垂花门的顶部多为卷棚式,门外部分的顶部为清水脊,而门内部分则是卷棚顶,两顶勾联搭在一起的交汇处形成了天沟,垂花门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从天沟的两侧流出,大大减少了檐前的滴水,减少了雨水对垂花门阶石的侵蚀。垂花门除了装饰特点外,它的作用还在于能表现出宅主的财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养的高低,甚至还能看出宅主的爱好和性格。凡垂花门都有两种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卫功能,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街门相彷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第二是起屏障作用,这是垂花门的主要功能。为了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屏门。除去家族中有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其余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垂花门的这种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地划分空间的特殊作用。通过一座小小的垂花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明和智慧,是一幅幅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北京四合院(见史海拾贝)3、文献资料释读柱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长条形构件,一般为竖立的,用以支撑梁、桁、楼板等。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中国古代建筑属于木结构体系,故柱子用木材制成,柱子的长度与直径没有严格的规定。柱身通直或呈梭形,后者自柱的上部三分之一处开始依曲线收缩(卷杀)。用柱之制中最重要的规定是:(1)、柱高自当心间往两角逐渐增加(生起);(2)、各柱都以约1:100的比率略向内倾(侧脚)。这些手法有助于使人产生一种稳定感。梁主要承受与轴不平行荷载的长条形的件,梁轴一般为水平,如桥梁中的行车道梁、屋面梁、楼板梁等。一般用木、钢筋混凝土、钢等制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梁是以木材制成,梁的尺寸和形状因其功能和位置的不同而异。梁的周径依其长度而各不相同,但作为一种标准,其断面的高度与宽度总保持着三与二之比。檩亦称“桁条”、“檩子”,设置在屋架间、山墙间或屋架和山墙间的小梁,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板。一般用钢、木或钢筋混凝土做成。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檩子通常用木材制成。椽屋顶结构中设置在檩条上的木条,上面安放望板或直接铺设瓦片等屋面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