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2004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目标】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难点、重点1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_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养生主所揭示的主题思想是: 护养精神生命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 新授课阶段字词的理解:字音:踦_ (支撑,接触) y 騞_ (象声词) hu卻_ (同隙,空隙) x窾_ (空) kun 綮_ (结合处) qng軱_ (大骨) g硎_ (磨刀石) xng怵_ (害怕,恐惧) ch謋_ (象声词) hu一、分析文本1、 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分解、分割。2、 请一生回顾故事情节。3、 思考:(1)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2)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 始解之时目见全牛 (不懂规律)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3)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掌握了解牛的规律(4)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 良庖 割 岁更刀 对比 族庖 折 月更刀 庖丁 解 刀如新 由此可见,遵循“道”和不遵循“道”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比,强调了遵循“道”的重要作用。(5)总结: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探寻“道”。“臣之所好者道也其二,遵循”道“ 。 “依乎天理”,“因其固 然”,尊重事物的规律其三,谨慎的态度。“每至于族,吾见其 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二、通过形象,探究意旨1、思考:庄子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作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么一个技艺高超的杀牛师傅吗?引导学生看文中最后一段: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由此可见,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相似之处。庄子想借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养生之道。2、你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与庖丁的“解牛之道”之间有何相似之处?“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文章以 牛 的复杂结构比喻 社会 的复杂环境, 人 处世间,就像庖丁解牛时手中的 刀 ,“以无厚入有间”,避开矛盾,顺应自然,保养自己(刀)。同时,在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谨慎收敛自己,以免受到伤害。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3、这个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这则故事除了养生之道外,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要热爱本职工作。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做事要循序渐进。小结: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步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课堂小结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正果同学们,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能如庖丁一样去不畏艰难地寻求“道”,坚定不移小心谨慎地遵循“道”,那么,最后你也会如庖丁一般达到游刃有余的美好境界! 作业见同步练习部分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i)、风水、时曰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其学务躬行实践 其公廉乎 亦讲学于其乡至其知古今 端亦高其行谊A句和句相同,句相同。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C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D句和句相同,句相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佛氏以空为性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父欣然从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公则民不敢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端“品德高尚”的一组是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A BC D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5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译文:(2)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译文:(3)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译文:1B解释:考查虚词“其”的用法。因为句“其”字直接充当主语或小主语,译作“他”;句“其”字都作定语,译作“他的”;句“其”字表委婉判断,译作“也许”“大概”之类,属副词。2B(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所说的道理(话);的“之”是动词,“往,到”。A项“以”是介词,相当于“把。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就”)3D(研究的持之以恒;学识渊博)4B(A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5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学习大道理,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既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在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父母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道理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遵循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小吏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代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们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解合乎正道的学问。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丧之年。霍州百姓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回故乡安葬。于是留葬在霍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