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4 人民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1918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4 人民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4 人民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4 人民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4 人民版选修3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也不理想本学期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要求: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表现和克里米亚战争暴露的俄国农奴制危机,认识俄国通过改革摆脱落后局面的迫切性。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份地和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重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两面性。难点: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简述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教材中列举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阅读农民改革法令的详细条款,将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认真阅读教材,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阅读教材框中赫尔岑的话,体会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对俄国统治和社会的清醒认识,感受思想家坚定的革命精神。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通过归纳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教学流程】投影: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 “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说一说:关于俄国的历史,我们了解多少?投影:投影:投影:俄国的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提起农奴,很多同学可能会联想到另外两个名词:农民、奴隶。你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吗?答:投影: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投影: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在农奴制下,俄国农业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问:为什么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答:投影:农奴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因为购买和修理机器要花很多钱,而农奴干活是不需要付钱的,所以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请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的发展有哪些表现?答:投影:农业方面: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开始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劳动;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少数富农成为资产阶级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工业革命投影:答: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请思考: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答: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问:农奴制的存在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答:投影:农奴遭受严重剥削,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投影:想一想:农奴制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是否会对俄国阶级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呢?投影:答:投影: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受到农奴制阻碍,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投影: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后,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为了阻止保守的尼古拉一世上台,仓促发动起义,拥戴比较开明的康斯坦丁。他们把毫无思想准备、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士兵带到参政院广场,高呼口号:“康斯坦丁和宪法。”在俄文里,宪法的发音是“康斯替杜霞”,士兵们不知其意,还以为指康斯坦丁的夫人,于是跟着一起喊起来。起义旋即遭到镇压,五名领袖被处以绞刑,许多人被流放。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祝贺。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投影: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沙皇政府迫切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正所谓“柿子专拣软的捏”,他们选中了落后的土耳其,发动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可是沙皇政府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竟然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投影:投影: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是俄国步枪的三倍,他们的强大火力给一名28岁的俄国炮兵连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描述道:“从四面八方传来子弹的呼啸声,炮弹就在不远的地方爆炸,震撼得我们全都感到恐惧。”这位连长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作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大国崛起材料分析导致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恩格斯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弱。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这是由几个世纪所造成的历史时机之一,而且这些时机像山中的雪崩,像赤道附近的骤雨一样不可避免的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答:(板书)落后的社会制度问: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结果?答:投影: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投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0页“沙皇的抉择”一目,思考: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为什么俄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板书)抉择投影:“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亚历山大二世最高统治者猛然惊醒,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板书)促使沙皇做出抉择的原因答:投影:国内:农奴制危机深重;农民暴动频繁;革命呼声高涨;部分地主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更有利可图。国际:战争惨败。(板书)改革的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投影: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板书)一、背景二、内容投影:议一议:“解放”法令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性?答:投影:(板书)二、内容内容:颁布“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评价进步性: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转折点: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投影: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宣读者刚刚读完法令的头一句话:“地主对待农民仁慈的态度减弱了,替专横暴虐开辟了道路”人们开始喧哗起来了维持秩序的警察长官对人们发出低沉的、拖得长长的声音:嘘!所有人立刻静了下来。宣读者读到“农民使用这块份地,必须替地主完成法令中规定的义务”,看得出,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站在农民前面的一个人突然说:“这是什么自由啊?”警察长官扯了一下他的袖子,他就不做声了。当读到“在两年期满之前,农民和家仆要和从前一样替地主服役,并且应毫无怨言地完成自己从前的义务”时,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宣读者不得不停止了宣读。一个目击者的回忆议一议:“解放”法令的颁布和实施,是农民想要的解放吗?答:(板书)农民的要求:人身自由不再依附于地主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板书)二、内容内容:颁布“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评价进步性: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转折点: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局限性:不彻底性:保留封建残余,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投影: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法制化,思想理性科学化,社会城市化。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投影: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量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原因:改革增加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政策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出现民主化气息政治体制方面: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司法制度方面:城市废除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出现民主化气息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投影:【讲评学案】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方面:A.地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建立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B.农奴内部产生分化,少数富裕农民成为新兴农村资产阶级,剥削贫农。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政治要求。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起义:原因:A.主要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B.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一世去世。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时间:1825年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影响:与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原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英法等列强也想趁机宰割土耳其帝国。经过:1853到1856年,俄与英法土。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败因:俄国腐朽落后的农奴制度。对俄影响: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直接推动俄国1861年改革。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矛盾激化:农奴制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二、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主要内容: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地方政权控制。改革评价: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进步性: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特点。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措 施影 响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规定严格的财产限制,有利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维护贵族、地主利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迈出了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比较彻底,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保留了农奴制的烙印。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工业: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原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课后反思】从上一专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开始,牵涉到一个概念:近代化。由于阿里改革以失败告终,不够典型,所以把近代化的概念解释放到了本专题进行。让学生明确了近代化的概念,对于接下来最后三个专题的教学很有帮助。第三部分:相关资料【练习与测验】课本第76页“想一想”答:工业方面,企业数目增多,自由雇佣劳动的使用也增加了,在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大量出现;农业中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已经开始用雇佣自由劳动代替农奴劳动,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课本第79页“议一议”答: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课本第81页“自我测评”1答:农业方面,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情况不普遍,多数农奴主拒绝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生产方式落后,剥削残酷,农业生产歉收,农业发展长期停滞;工业方面,由于农业落后,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厂得不到充分原料和自由劳动力;市场贸易方面,农奴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工业落后,国际竞争力差,国际市场也狭小。课本第81页“自我测评”2答:国内:农奴制危机深重,农民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政府的统治,引起统治者震动;在部分地主看来,农奴制剥削比不上资本主义剥削有利可图。国际: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使统治者惊醒,希望通过改革使落后的俄国强大,以便与西欧国家竞争。课本第7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战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大的反抗起义。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许多权利,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地主对农民的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课本第83页“谈一谈”答: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课本第84页“想一想”答: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次改革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使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例如: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因此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课本第86页“想一想”答:农奴制改革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旧的上层建筑是不能够适应新生产关系的要求的,必须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课本第88页“想一想”答: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19世纪80年代,俄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并且用机器生产的大型工厂取代了小生产和手工工场。课本第88页“自我测评”1答:人身权利方面,获得人身自由,有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自由权,有经营权;财产权利方面,拥有继承权,享有财产权,可得到份地和宅边园地,但是必须付出高额赎金;管理组织方面,建立村社,处理地主与农民间关系。课本第88页“自我测评”2答:农奴获得解放,封建生产关系结束,农业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俄国的工业得到发展,市场日渐扩大;新生产关系带动了政治结构的变化,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阶层发生变化,部分农民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一些地主成为工厂企业主。课本第88页“自我测评”3答:农奴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农民为赎地支付的高额资金成为俄国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本来源。由于农奴制的废除,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课本第88页“材料阅读与思考”答: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解放”的虚假性。农民为得到“解放”而付出的代价是巨额赎金、大量肥沃土地。农民经济上还是不能自立,他们还是无法摆脱地主的剥削和奴役。农民在表面的解放下却遭到隐蔽的更加残酷的剥削。亚历山大作为改革的领导者,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他的话道出了改革是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列宁和亚历山大代表着对立的阶级利益,却表达了同一个实质:农奴制改革在根本上维护地主,并没有真正解放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