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483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一、课前预习预习指南1学习目标:知 识 点识记理解运用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学法建议:学习本框时,可以运用图解法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着一重点。3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有人说,精神方面的东西是空的,只有物质方面的东西才是实的。你认为呢?提示(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认为精神方面的东西是空的,而只有物质方面的东西才是实的,这种认识片面地强调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或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的反作用,是极其错误的。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要重视科学的社会意识的巨大作用。信息点击一地风俗陕西十大怪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带,唱戏大声吼起来。焦大的爱情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仅姿色出众,而且才气过人。难怪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也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样的美人在当时招人喜爱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可是,鲁迅在二心集里却说,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焦大何许人也,竞不爱林妹妹?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家人。他从小跟着宁国公几番出征,救过宁国公的命。凭着这份功劳,宁国府里的人对他另眼看待,谁也不肯难为他。他自己年老以后,不顾体面,一味地喝酒,喝醉了又无人不骂。即使他的小主人贾蓉说他几句,他也嚷着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他不忍贾府日渐败落,常乘酒兴当着主人的面痛斥贾府主子。焦大就是这样一个既忠于主人,又不满现状的人,可是鲁迅为什么说他不爱林妹妹呢?吃饺子与当皇帝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妻子给他包了一顿饺子。农夫见了喜出望外,吃得有滋有味。吃完了,农夫很感慨地对妻子说:“我要是当上皇帝,就天天吃饺子!”妻子一听,很不以为然地说:“让我天天给你包饺子吃?我才不干呢?”九八洪灾启示录(一)xx年,历史罕见的大洪水无情地吞没了万顷良田,冲毁了百姓家产,但汹涌的洪魔万万没有想到,它的不期而至,使平日陌生的人们相识,使相距遥远的人们相聚。抗洪英雄高建成把身上的救生衣让给战友,自己壮烈牺牲;面对湍急的漩涡,青年农民方红平把竹竿抛向他人,自己却被洪流卷走;面对塌方的险情,战士李小强奋力推开身边的同志,自己却被砸死。紧要关头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还有一户农民无私接纳16户人家,53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灾之际洪水当头,这种生死情,千里情,爱民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人间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不可战胜的民族凝聚力,它产生于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鼓舞着人们战胜重重困难,最终赢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二、课堂释疑要点直击 1“自然地理环境”属于社会存在吗?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里所讲的“主要是指”并没有把自然地理环境排除在社会存在之外。而“自然地理环境”早已成为与人口因素紧密相关的“社会化的自然”了。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它就时时刻刻没有离开过自然界,当然离开了自然界人类也无法生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所以,人类社会所处的那部分自然界就成了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但地理环境的优劣都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者促进或者延续社会的发展。当然,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讲,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但绝不应将“自然地理环境”排除在社会存在之外,再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的物质资料,无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地理环境。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与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之间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二者的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二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或者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这实质上都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因此,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承认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 4为什么说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的社会意识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是本框题论述的核心,同时还是正确理解第六、七两课所讲问题的理论前提。2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案例精析【例1】(单项选择题)进化论刚提出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接受,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这说明 ( ) A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新的思想观念一开始总是不为人所接受 C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滞后性 D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超前性【解答】A【点评】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题干强调了进化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A项正确,应选。B项与题干“只有很少的人接受”相反。C、D项都不合题意,且有片面性。思想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或超前于社会存在或滞后于社会存在,但不总是超前或滞后。 【例2】(单项选择题)当年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今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有指导作用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 B C D【解答】A【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意识作用的理解,特别是对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不同作用的理解。题干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是社会意识,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作用都是巨大的。所以选项符合题意。选项在选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意识归类,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符合题意。选项在选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不仅正确而且科学,它们对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故选项也符合题意。选项本身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在解答该题时,往往由于审题不清,容易漏选,与都是从题干的隐含意义出发的。另外,由于本身说法正确,题中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又都是社会意识,因而也容易误选,原因是没有注意到题于的主要意思是谈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例3】(不定项选择题)十五大报告中写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论述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D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解答】ACD【点评】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由于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说明了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因此,ACD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该题属于引文式选择题,其主要特点是:题干内容引用某人、某文件或某著作中的某些论述或者论断。相应的解题思路是:认真弄清引文的内容,明确引文强调的问题;抓住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联词,把握其内在联系;准确选出揭示题干内在联系的选项。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没有准确理解引文的含义;没有弄准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选上。【例4】(不定项选择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据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修改宪法的哲学依据是()A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解答】B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经济社会”是客观的,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宪法”是主观的,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修改宪法,反映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故B项入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宪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这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故C项入选。A本身错误,不能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客观规律,故不能入选。D项本身正确,但不是修宪的哲学依据,不能入选。 【例5】 (辨析题)自然科学的性质不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解答】(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主要指的是社会科学,但自然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它的性质自然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2)自然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从性质上看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自然科学本身虽然不具有阶级性,但导致自然科学知识有正确与错误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实践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生产实践水平越高,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科学性就越高;反之,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错误就越多。(3)可见,自然科学的性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实践水平决定的,而生产实践水平属于社会存在,因此,自然科学的性质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内容。正确辨析本题要抓住自然科学是不是社会意识、自然科学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关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