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II)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063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II)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II)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II)苏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一个人的遭遇,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从战胜国来说的。那么,战败国的普通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和战胜国有何不同?在战争之后,对他们应该怎样的关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德国士兵的心态,这对我们对战争的全面理解可能有很好的帮助。板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二,学生通读全文。(因课前预习过,所以5分钟即可)A,整理生字词B,复述文章,要求符合记叙文的三要素(学生有生字词本,让他们自己整理,我们只负责抽查就行了)(学生大致回答:在盟军攻入德国的一个夜晚,一个中学生士兵受伤,在去诊治的途中的所见所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一下三,问题设计:1,既然同学们说了,这篇文章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的途中的所思所想,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何不与这个士兵直接相关,却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来,只能把注释读一下,也有人说是设悬念,引发读者去破解谜底。这样也行。这个问题设置,主要是为了好引出下面的问题)2,既然大家看不出来,我们来想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士兵是怎样走向战场的?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最后确认是主动的)3,为什么是主动的呢?从哪能看出来?(伤兵的战争感受)A,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P47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B,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C,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P43464,那么这个士兵为什么在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与生俱来的么?(不是,老师传授的)由老师引向法西斯逼的5,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什么方法把学生引向战场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6,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去吧)(A,夸张效果,表现法西斯的欺骗性B,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C,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D,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教师指导,特别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和当时的德国的情形的“相似性”,让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顺便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7,照上面的推理来看,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学生?士兵?(学生讨论)(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最终学生的本性战胜了士兵的本性?)8,为什么这么说呢?(对学校的环境描写?)9,为什么对学校进行大量的描写?(教师指导:艺术学校医院战争)(A,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这矛盾。对门房的认识,牛奶的回忆B,在战争的环境下,艺术的缺失C,对比讽刺的运用。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10,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思考。(在战争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战争的中的人,特别是他们在战争中被扭曲的心灵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帮助的不是恢复被战争所摧毁的建筑,而是遗留下来的人。)在这课中,学生很难有所理解,逼学生读5编书之后,设置环境,教师引导,让学生去说,去感悟。这是上完课之后整理的,可能有所脱节,请原谅。明天上传图片两组。谢谢各位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