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 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1015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a2+b22ab(a,bR);(a0,b0),当且仅当a=b时取“=”号.2.若a0,b0,且abM,M为定值,则ab,“=”当且仅当ab时成立.(即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3.若a0,b0,且abP,P为定值,则ab2,“=”当且仅当ab时成立.(即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二)能力训练要求1.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归纳,能总结出一般性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结构特征和取“=”条件.2.强化双语教学.(三)德育渗透目标本节是探索、研究性课题,始终以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去探索,应用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去取得成功.在分析具体问题特点的过程中,通过寻求运用公式的适当形式和具体方式,自觉提高学生思维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a2b22ab和(a0,b0)的应用,应注意:(1)这两个数(或三个数)都必须是正数,例如:当xy4时,如果没有x、y都为正数的条件,就不能说xy有最小值4,因为若都是负数且满足xy4,xy也是负数,此时xy可以取比4小的值.(2)这两个数必须满足“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如果找不出“定值”的条件,就不能用这个定理.(3)要保证“=”确定能成立,如果等号不能成立,那么求出的值仍不是最值.教学难点如何凑成两个(或三个)数的和或积是定值.教学方法激励探索讨论发现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一:记作6.2.2A几个重要的不等式1.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2.(a0,b0),当且仅当ab时取“”号.3. 2(ab0),当且仅当ab时取“”号.课件二:记作6.2.2 B试一试 寻思路例1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1)若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若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课件三:记作6.2.2 C练一练 求稳固1.已知x0,当x取什么值时,x2+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2.一段长为L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设0x0,b0,x0,y0,=1,求证:x+y()2.2.若x,y,zR,x+y+z=1,求证x2+y2+z2.教学过程师Good morning, everyone.(同学们上午好)生Good morning, teacher.(老师上午好)师Sit down, please.(请坐)Today well learn the new lesson.(今天我们开始上新课)Are you ready?(准备好了吗?)生Yes.(是的)师OK! Now lets begin.(好!现在开始上课).课题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定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以下简称均值不等式).这个定理有时可以直接运用,有时用它的变形或推广形式,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证明不等式,求函数最值,判断变量或数学式子的取值范围等等.它们涉及到的题目活、变形多,必须把握好凑形技巧.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索研究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讲授新课想一想 公式通(让同学们默读、联想、记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加以口头回答,教师打出课件一6.2.2 A对照检查其正确性)师谁来回答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定理呢?生1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a0,b0),当且仅当ab时取“”号;师它有哪些推广呢?生2 2(ab0),当且仅当ab时取“”号;生3 (a0,b0,c0),当且仅当abc时取“”号;a3b3c33abc(a0,b0,c0),当且仅当abc时取“”号.(注:教师可板书公式)师请生3回答,你是如何想到的呢?生3我是通过课本目录,看到P24阅读材料与我们本节内容有关系,通过预习知道的.师非常好!请同学们为上述同学能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加油鼓掌.试一试 寻思路教师打出课件二6.2.2 B,让同学们根据公式试着做如下题目,并通过讨论(同学间讨论、师生间交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例1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1)若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若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生4(1)x,y都是正数当积xyP为定值时,有,即xy2.上式中,当xy时取“”号,故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生5(2) x0,y0, x+y2,当和xyS为定值时,有,即xyS2.上式中,当x=y时取“=”号,故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生推导,师欣赏,鼓励学生,生板演,得出)(生积极主动,推导板演,师欣赏,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生6(方法一)a0,b0,a2+b22ab,a22ab-b2,a3+b3=aa2+bb2a(2ab-b2)+b(2ab-a2)=a2b+ab2.生7(方法二)a0,b0,c0,a3+b3+c33abc,又a0,b0,a2b+ab2=aab+abb=a3+b3,即a3+b3a2b+ab2.(师:做完一道题目,如果能够广开思维方向,积极进行多途径探索,将会促使你的解题能力快速提高)(让同学们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出上述同学们完成题目的基本思想)生8对例1的证明告知我们,运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时,有下面的方法:若两个正数之和为定值,则当且仅当两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若两个正数之积为定值,则当且仅当两数相等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生9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时,我们应把握好以下两点:(1)函数式中,各项(必要时,还要考虑常数项)必须都是正数.例如,对于函数式x,当x0时,绝不能错误地认为关系式x2成立,并由此得出x的最小值是2.事实上,当x0时,x的最大值是2,这是因为x0x0,0(x)(x)()22x2.同时还可以看出,最大值是2,它在x1时取得.(2)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并且只有当各项相等时,才能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生10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时应注意:“算术平均数”是以“和”为其本质特征,而“几何平均数”是以“积”为其本质特征.师上述题目的解决启发我们:观察所求式,联想所学公式的结构特征,构造出符合公式结构的形式,转化为利用公式求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练一练 求稳固(打出课件三6.2.2 C,让同学们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的重要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以达到熟练运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1.已知x0,当x取什么值时,x2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生11x0x20,0.x221,当且仅当x2,即x3时取“”号.故x=3时,x2+的值最小,其最小值是18.2.一段长为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生12(方法一)设矩形菜园的宽为xm,则长为(2x)m,其中0x,其面积Sx(2x)2x(2x),当且仅当2x2x,即x时菜园面积最大,即菜园长m,宽为 m时菜园面积最大为 m2.生13(方法二)设矩形的长为x m,则宽为m,面积S(m2).当且仅当xx,即x(m)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菜园的长为m,宽为m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m2.3.设0x2,求函数f(x)的最大值,并求出相应的x值.生140x23x0,83x0f(x)4当且仅当3x83x时,即x时取“”号.故函数f(x)的最大值为4,此时x.4.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定理(均值不等式),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本章开始的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 m3,深为3 m,如果池底每1 m2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1 m2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生15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xm,则另一边的长度为m,又设水池总造价为元.根据题意,得150120(23x23)240000720(x).2400007202240000720240297600.当x,即x40时,有最小值297600.故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 m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师(巡视,欣赏,帮助个别学生解决)生16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应用题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留给学生时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归纳出运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4)正确写出答案.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的问题:议一议 谋发展打出课件四6.2.2 D通过学生探索、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而且激励学生参与或自主发现新知识,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并认识到“合情推理”是发明、发现新知识(学生变式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的重要法宝探究性学习点击高考1.已知a0,b0,x0,y0,=1,求证:x+y()2.学生探索、讨论巧用条件“1=”的整体代入,变形后应用二元均值不等式.生17(常见的错误解法)由二元均值不等式,得1=2,即,所以x+y222=4,故x+y4.显然上述证法中未出现()2,证法错了.师谁勇敢地再来尝试一下呢?生18(方法一)1=,x+y=(x+y)1=(x+y)( )(巧用条件)=a+b+a+ba+b+2=()2.即x+y()2.生19(方法二)=1,设=sin2,=cos2(0a),x+y=x+b+(解代消元)=(x-a)+a+b(巧配凑)2+a+b=()2,即x+y()2.生21(方法四)若令m=x+y,与=1联立消去y,就得关于x的一元方程.可用判别式法证之.具体步骤:略.师(证法的灵活关键在于条件的巧用)2.若x,y,zR,x+y+z=1,求证x2+y2+z2.学生探索1从所证不等式是二次式,而已知等式是一次式出发,易想到先对条件平方,再设法用二元均值不等式证之.生22(方法一)x+y+z=1,1=(x+y+z)2=x2+y2+z2+2xy+2yz+2zxx2+y2+z2+(x2+y2)+(y2+z2)+(z2+x2)=3(x2+y2+z2),x2+y2+z2.生23(方法二)3(x2+y2+z2)=x2+y2+z2+(x2+y2)+(y2+z2)+(z2+x2)x2+y2+z2+2xy+2yz+2zx=(x+y+z)2=1,即x2+y2+z2.学生探索2活用二元均值不等式的关键在于创设条件,进行恰当的分拆或配凑.易知本例所证不等式取等号的条件是x=y=z=,此时x2=y2=z2=,则有如下证法.生24(方法三)=+,x2+y2+z2=(x2+)(y2+)+(z2+)-2x+2y+2z-=(x+y+z)-=-=,故x2+y2+z2.生25(常见的错误证法)x+y+z=1,令x=-t,y=-2t,z=+3t(t为参数)则有x2+y2+z2=(-t)2+(-2t)2+(+3t)2=+14t2,即x2+y2+z2.师生交流上述证法,一方面,在条件x+y+z=1中,只要确定了x,y,z中的两个字母的值,其第三个字母的值也就自然确定了.而另一方面,令x=-t,y=-2t,z=+3t后,只要确定了参数t的值即可确定出x,y,z的值.这就是上述证法犯了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学生探索3采用增量换元法.生26x+y+z=1,可设x=+t1,y=+t2,z=+t3,则有t1+t2+t3=0,x2+y2+z2=(+t1)2+(+t2)2+(+t3)2=+(t1+t2+t3)+(t12+t22+t32)=+(t12+t22+t32),即x2+y2+z2.师同学们能从多角度深化题目:“若x,y,zR,且x+y+z=1,求证:x2+y2+z2”吗?(让同学们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激励、语言激励)生(齐)能!师需要老师给你们举一些例子吗?生NO!我们自己解决!师好!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得很出色!(问题再次激励同学们去探索、创新)(同学们积极探索、讨论,教师巡视、欣赏,指导并帮助个别学生举一些恰当的例子)生27从指数方向推广,有如下例子:(1)若x0,y0,z0,x+y+z=1,求证:x3+y3+z3.(2)若x,y,zR,x+y+z=1,求证:x4+y4+z4.生28从项数方向推广,有如下例子:(1)若a,b,c,dR,a+b+c+d=1,求证:a2+b2+c2+d2.(2)若aiR(i=1,2,n),a1+a2+an=1,求证:a12+a22+an2.生29从指数和项数两方面进行推广,有如下例子:若a0,b0,c0,d0,a+b+c+d=1,求证:a3+b3+c3+d3.师棒极了!更深层次的推广,还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师点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好习惯,重在点击悟性、打开思路、启迪智慧、授之以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沟通、学会运用.注重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训练,脱离题海,给高考“善事”以“利器”之技巧.课时小结师我们一起回忆,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生(总结)本节课我们用均值不等式顺利解决了函数的一些最值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各因式或项都取正值);二是合理寻求各因式的和或项的积为定值;三是确定等号能够成立.同时,我们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在分析具体问题特点的过程当中合理运用公式的适当形和具体方式,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能顺利面对新的挑战.课后作业 (一)1.预习:课本P126.3.1 不等式的证明.2.预习提纲:(1)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2)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作差(或商)变形判断差(或商)的符号(差与零或商与1的大小)得证.(二)做一做 肯定行课本P11习题6.2 4、5、7板书设计6.2.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想一想 公式通 (公式 性质)试一试 寻思路 (例题 探索)练一练 求稳固 (内容 巩固)议一议 谋发展 (点击高考 知识创新)做一做 肯定行 (探究学习 掌握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