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989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科目高中政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文化生活(必修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继承性的表现,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3.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懂得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1.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2.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善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3.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我们要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2.形成历史厚重感和使命感。树立起中华文化的非阿Q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态度,立场,方法来看问题。重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图片、传统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现场模拟法和分组讨论说教结合等多种方法相互运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学生活动:P39的活动材料,展示针灸的多媒体图片,并说明:1.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2.京剧在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用手机或其它设备为学生现场播放京剧四郎探母一部分或者表演秦腔游龟山其中一段,并帮助学生体会不同剧种的审美区别。3.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 0006 00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为学生展示三希堂法帖图片并加以说明。(王羲之时雪快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0分钟)1、传统文化的含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 、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文化经过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发展一旦形成,就薪火相传,不断延续下去。稳定并持久,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3、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概念: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地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例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用短视频的方式展示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教师加以说明和引导学生思考,感受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地位:(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我国的建筑分为宫廷建筑(如紫禁城)、民用建筑(如四合院)、宗教建筑(如少林寺)、桥梁建筑(如赵州桥)、园林建筑(如苏州园林)和城市建筑(如古城西安)几大部分。用幻灯片展示并介绍故宫太和殿的构造艺术。(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画坛巨星清明上河图作品字数(万)人物数(人)红楼梦(程高本全120回)73975三国演义641195水浒传96785西游记871141清明上河图25.5cm x 525cm1659人. 209牲畜再如:文学巨著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我的眼下的宝王,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鲁迅“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是其次的事。”中国小说史略最后:向学生介绍我的一首七言古体诗庚寅年阳春遥寄诸弟妹短歌供参考体会。(4)传统思想的继承概念: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例如: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 “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二)传统文化在今天(教学重点10分钟)1、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学生活动:阅读P1-3/42,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并举例分析。(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稳定性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相对稳定性学生活动:举例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南京一中的“正人文明公约”,增加了学生的修身养性。用幻灯片打出不同时期的美德,和学生一起分析其发展变化。(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3)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双重作用A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能够而且必须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学生活动:前面我们学过的文化具有怎样的双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消极作用。(提示:划分标准不是性质的优与劣,而在于是否变化发展)例如:对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的重新审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鲁迅先生说:“道德这个东西一旦僵化还不如没有的好。”,但是如果能把这里面的内容加以重新提炼和改造将对目前正急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有裨益。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简单介绍孔子学院以及所包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难点10分钟)学生活动:P43的观点(幻灯片打出),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例如:忠、愚忠、义气;忠、忠于人民(而不是某个人、君主)的利益、以社会发展为己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学生活动:列举一些积极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宽容、仁厚、诚信(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例如:对古代孝子贤孙的道德要求应重新考量,孝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僵化。“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老莱娱亲目的纯正行为却是迂腐的,鲁迅先生批评二十四孝图“正如将肉麻当有趣,教坏了后人,污蔑了古人!”展示相关案例的图片,与学生一起讨论、思考,使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环节三:教学总结及板书设计(7分钟)教学总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对辩证关系,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态度、方法来看问题。要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有“悟已往之不谏”的危机感,又要有“知来者之可追”的紧迫感。熟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性质,正是它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才能在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也会因时而变,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时代感。还要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形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板书设计:(幻灯片展示)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传统文化的继承特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在今天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环节四:课后作业(3分钟)思考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最新事件,下节课就最新事件结合本节课知识展开讨论)教学反思(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