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897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物质的定义。 理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运用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学习重点、难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学法指导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知识链接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地球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基础梳理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的组成部分。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并能为人的 所反映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 ,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这三者都是 的 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三、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自然界是 的,人类社会的 、 、 及其 ,也具有客观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 中伴随着人和 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互动探究探究一:1、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的“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用最概括的语言介绍给大家听。2、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予以说明。探究二:1、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有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是火,你会怎么想?2、把水、火、元气等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其特点是什么?3、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探究三:阅读教材第30页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巩固练习(B级)1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上述材料中的事实充分说明 ( )物种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上帝创造众多生物的说法具有荒谬性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 B C D(B级)2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A B C D(C级)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国目前实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不是由人们随意选择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说明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A、 B、 C、 D、(B级)4xx年3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指出,当前我国很多生态系统正处于不断退化的过程,许多种群在数量上急剧下降,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只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必须服从自然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C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但不能改造自然物 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A级)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决议 xx北京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发展观 学校A B C D(B级)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A级)7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 B C D(B级)8xx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xx年3月,科学家根据“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的照片发现,火星上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并且留下了大量火山熔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910题。(A级)9科学研究证明,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或诸神居住的“天国”,当然也没有所谓的上帝和诸神创造天地的活动。这说明 ( )A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 B上帝和诸神的观念是人脑自生的C自然界的构成是无限多样的 D上帝创造万物的观念是荒谬的(B级)10自然界中的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与变化过程,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说明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人只能根据自然物的属性去利用自然物C人类活动对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影响 D人类要征服自然,必须认识自然(C级)11有人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因而是客观的;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因而是主观的。”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第四课第一框参考答案目标检测 15. CBDBB 610. DBDDA 11、答:(1)这个观点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这个观点否认社会的客观性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