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686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按劳分配是公有制是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非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 2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非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能对非按劳分配的几种具体方式进行区分。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分析非按劳分配方式存在的依据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按劳分配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正确认识股份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分配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分配制度的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共富与先富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看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1)、确定分配方式的重要性 (2)、确定分配方式的依据 (3)、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1、我国在个人消费品领域分配方式选择的经验教训 平均分配行不通 按需分配不具备条件2、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指个人消费品以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按劳分配原则。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只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按劳分配范围是公有制;第二,按劳分配的客体是个人消费品;第三,按劳分配的依据或标准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地说就是要注意讲情以下几个内容: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范围内;分配的依据:社会 以劳动为尺度,包括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分配的内容: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不是其他产品分配过程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 在我国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晶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按劳不按资”) (2)、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按劳不按需”) (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取得物质利益,就只能以劳动为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的优越性:(略)。三、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1、在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分配方式。这些分配方式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的价值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2、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是由我国当前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课堂练习与思考1:李四一家五口,李四本人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后,收入不错;李四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李四的儿子是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四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李四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思考: 李家五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难点突破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属于不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关系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课堂练习与思考2:小王把2室一厅的住房出租,每年获得租金6000元。这笔收入属于: B A.按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按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D.按劳动力要素获得的收入四、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2、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的客观必然性。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时,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是指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把促进效率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即必须承认差别,使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以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兼顾公平原则强调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通过税收、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措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目标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所在1、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2、“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先富”是实现“共富”的必然途径 (2)“同步富裕”必将导致共同贫穷 (3)平均分配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同步富裕”与平均分配都是错误的 3、允许部分“先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1)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不可能垄断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2)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主要是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而致富 (3)国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节个人收入课堂练习与思考3:辨析题:“先富”必将“共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