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532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答案A解析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蛋白酶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呼吸酶在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上述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选A项。2(xx淮安模拟)下面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处的液体会减少答案C解析据题意,图中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血浆;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抗体主要存在于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会使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处的液体会增加。3(xx枣庄模拟)右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BC D答案D解析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符合曲线;低温环境下,汗液分泌量减少,机体多余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尿量增加,符合曲线;小鼠为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符合曲线。4(xx莱芜质检)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人体大量出汗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答案A解析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5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膜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C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彼此影响,并随传导距离延长而变小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K内流形成的答案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项错误,当神经纤维膜对Na的通透性降低时,会影响Na内流的数量,导致动作电位变小,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绝缘性和不衰减性,C项错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内流形成的,D项错误。6(xx洛阳模拟)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答案C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兴奋由1向2传递,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所以需将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将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药物放不放在B处,刺激C处后,观察到的现象都一样,所以此实验操作没有意义。7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从而控制排尿。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自主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8(xx韶关测试)下列能反映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B解析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先减少,后增加。9下表中的活性物质与其作用的细胞及结果均相符的是 ()组别活性物质相应细胞结果甲状腺激素几乎所有的体细胞物质分解代谢增强胰高血糖素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细胞内糖原水解抗原B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增殖神经递质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细胞兴奋A. B C D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而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的浓度作用。10(xx泰安测试)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失活C参与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生理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D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需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且作用于靶细胞后,即刻失活;下丘脑中有许多重要的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失水多,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1(xx海淀质检)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的抗体,能减缓病情发展速度B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型神经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CAD病人的A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DAD病人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答案B解析应向患者体内注射抑制性神经递质,才能明显改善其病情。12(xx冀州质检)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B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不一定使其兴奋,这由神经递质来决定。13(xx兰州模拟)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非条件反射B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激素A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到达胰腺的D激素B是通过消化道途径到达胰腺的答案D解析咀嚼食物时直接引起胰液的分泌,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当食物进入胃内后,由图可知,中枢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使胰液分泌增加,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激素A、B都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到达胰腺的。14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A BCD答案D解析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蛋白质类的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故选D。15接种乙肝疫苗早已纳入了全国免费预防接种的范围,接种时,需在一定时期内三次间隔注射同种疫苗,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首次注射疫苗时,参与识别抗原的是T细胞和记忆细胞B多次注射疫苗有助于提高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C病原体易发生变异,会使抗体失效,所以要多次注射疫苗D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以清除体内的各种肝炎病毒答案B解析首次注射疫苗没有记忆细胞,故A错误。多次注射是为了提高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故B正确,C错误。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主要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16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答案A解析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可引起尿量减少,故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会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如受甲状腺激素的对负反馈调节,故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以增加产热,故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加产热,故D正确。17(xx南平测试)如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分子c是抗利尿激素、e是肾上腺素B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A解析e作用于组织细胞,降低血糖浓度,e应是胰岛素。1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对呆小症患儿注射生长激素使其正常发育B使用促性腺激素提高鱼的受精率C使用昆虫性外激素控制害虫数量D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答案A解析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生长激素没有促进发育的生理作用,A项错误;促性腺激素能作用于性腺来促进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提高鱼的受精率,B项正确;昆虫的性外激素能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人工运用则可干扰昆虫的正常交尾,用于害虫防治,C项正确;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胰岛素为蛋白质,常采用注射法来补充。19(xx揭阳质检)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C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家兔的血清也可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20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作出反应B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对侵入的HIV进行攻击CRNA病毒疫苗都可有效阻止其扩散D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答案B解析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免疫系统,尤其是T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一部分艾滋病病毒。21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是()A赤霉素和高浓度的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和低浓度的生长素答案C解析脱落酸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低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2.(xx惠州模拟)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中的各种杂草都可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B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控制在D点CB点时对杂草起抑制作用对农作物起促进作用D除草剂作用原理与植物向光性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控制在D点有利于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但可抑制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生长。2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点表示茎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约在bd之间B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可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D在根的向地性实验中,若测得根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地一侧的浓度约在ef之间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若a点表示茎的向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要高于向光侧,大约在bd之间;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浓度比较敏感,a点生长素的浓度对根起到抑制作用;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要高于e点;在根的向地性实验中,若测得根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地一侧的浓度要低于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但不是起到抑制作用。24(xx潍坊质检)下表是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2,4D溶液浓度(mg/L)1 000850720630平均结果率(%)27100100100100平均单果重(g)186247277273243A.组结果率低,是因为植物体内2,4D的合成量较低B使茄子产量达到最高的2,4D溶液浓度可能在720850 mg/L之间C2,4D可明显提高单果重,是因为2,4D能促进果实发育D此实验说明1 000 mg/L的2,4D溶液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答案A解析2,4D为生长素类似物,不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25(xx大连质检)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可以知道,秋末有利于过程,夏季有利于过程,。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而赤霉素的含量会减少;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经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夏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各种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不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xx沈阳质检)图甲表示的是与记忆有关的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d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的_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其中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_的建立有关。(2)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电脉冲刺激图甲中a所示的神经纤维,则在b、c处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_。此时d处发生了阳离子内流,促进结构2分泌NO,NO作用到结构1内部,使其分泌更多Glu,促使更多阳离子内流,这种调节属于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该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3)与支配肱二头肌的神经细胞兴奋相比,在图乙表示的过程中。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幅增大,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_内流有关。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2)b、c神经不属于(3)Ca2(或答“钙离子”)解析(1)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形成新的突触有关,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有关。(2)根据图甲中突触的结构分析可知,当刺激a处的神经纤维时,兴奋可沿神经元传至b、c、d处。结构2分泌NO,NO作用到结构1内部,使其分泌更多Glu,促使更多阳离子内流,此种调节方式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且调节因子具有加强效果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3)由图乙可知,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突触后膜兴奋,Na和Ca2内流,使兴奋时动作电位的波幅增大。27(8分)(xx山东卷,25)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右图。(1)兴奋沿神经a传到末梢,引起末梢内的_释放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图中b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_和突触后膜。(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_,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_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4)过敏性胃肠炎是由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_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该抗体与再次侵入机体的同种过敏原结合,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答案(1)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突触间隙(2)胰岛素(3)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4)浆(或效应B淋巴)解析(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当兴奋沿神经a传至神经纤维末梢时,会引起末梢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血糖浓度增加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使血糖浓度降低,从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4)抗体是由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28(8分)图()和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两种类型,请据图回答:(1)图()表示_,过敏反应与图中的免疫类型_ (/)直接相关。(2)图()免疫类型中c对a的作用是_。(3)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答案(1)细胞免疫 (2)c(效应T细胞)与a(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a裂解死亡,并释放出抗原 (3)自身抗原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解析图()表示效应T细胞(c)与靶细胞(a)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图()中d代表浆细胞,e代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抗体与抗原(f)特异性结合,故表示的是体液免疫的过程。过敏反应也属于体液免疫,为异常的体液免疫。眼球受伤后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进而使T细胞增殖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同时B细胞在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和抗原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29(8分)(xx徐州测试)根据下面两个图示,分析问题:.图甲为该同学在网络上查阅到的一个神经肌肉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1)当兴奋传导到处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为_;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_。(2)若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氯离子大量流入膜内,膜内外的电位差会_(“增大”或“减小”),不容易发生电位逆转,因此,该递质是_性神经递质。.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乙图所示、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抗体Y3与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_。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足够多,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答案.(1)内正外负肌细胞持续兴奋(2)增大抑制 .(1)葡萄糖(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自身免疫病30(9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ABA)植物激素“五兄弟”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下图一表示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植物激素“五兄弟”变化情况,图二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请据图回答:(1)由图一植物开花期间,若受粉障碍,则影响_合成,果实不能发育。(2)由图一果实幼果快速生长时期,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也具有这样的作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3)由图一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说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_的结果。(4)图二中的是_;是_。(5)“a浓度”较“b浓度”要_。(6)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有关的是_。A培养可遗传的无子果实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答案(1)生长素(2)赤霉素乙烯、脱落酸(3)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4)赤霉素乙烯(5)高(6)BD解析(1)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的作用。(2)不能正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由图可知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3)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4)、(5)不能根据图示正确分析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激素有两种:赤霉素和生长素,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组织中乙烯的合成,反过来抑制细胞的伸长。所以可据图二判断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体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6)混淆生长素育种与染色体变异育种的根本区别:生长素育种性状不可遗传,而染色体变异育种性状可以遗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但不能延长种子寿命。31(9分)(xx杭州模拟)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简称TTX),是一种能麻痹神经的非蛋白类毒素,通常少量TTX就可以致人于死地,中毒的人会因神经麻痹而窒息死亡。研究者为了研究河豚毒素的作用机制,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浸润 在河豚毒素中5 min后656510 min后502515 min后400(1)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可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由表中数据可知,将神经组织浸润在河豚毒素中后,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降低,分析原因是_。(2)突触前神经元通过_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从、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降低应该是因为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减少,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作用。(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与河豚毒素相关的其他实验。(所用实验材料与上实验相同)在未用河豚毒素浸润时,刺激c点0.6 ms后观察到肌肉收缩,若刺激a点,在不考虑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需要时间的前提下,至少需要_ms才能观察到肌肉收缩。若要证明某种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应选择的刺激点为_点,放药点分别为_点。(填a、b、c)答案(1)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河豚毒素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2)胞吐受体神经递质的数量抑制(3)1.6ab、c解析(1)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浸润在河豚毒素中的神经组织,其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降低,推断河豚毒素可能会抑制Na通过神经细胞膜。(2)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表格中、组数据可知,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降低,可能是因为河豚毒素抑制了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导致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的数量减少。(3)依装置图可知,a、c点之间存在2个突触,结合表格数据,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要0.5 ms,故至少需要0.620.51.6(ms)才能观察到肌肉收缩。要证明某种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刺激部位应在突触前,即图中的a点,药物作用部位应分别在突触和神经纤维上,即b点和c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