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507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播放感恩的心同学们,大家好!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以百善之首的“孝”为主题来具体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那谈到“孝”,势必要谈及作为中国孝文化之源的儒家传统孝文化,不知大家对此是否有所了解,或者换句话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认为怎么样才是“孝”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七嘴八舌谈“孝”(PPT:七嘴八舌谈“孝”)(生):尊敬父母;父母命,不可违(父母话要听);多陪父母聊天;父母老了就要赡养父母;何谓“赡养”?既要物质的,同时也要情感的;的确,对于父母的“孝顺”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还要有情感的投入。这孔子就曾说过,仅给父母饭吃、房子住,这不是“孝”,为什么呢?他说因为你家里养了小狗或是小马,你同样也会给它们东西吃,给它们地方住,那么养父母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要在赡养父母上更要放一颗感恩的心在里面。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在座的我们,甚至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些都是我们儒家孝文化中所宣扬的,可见我们在思想上已经受到了儒家“孝”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说到不如做到,在这方面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大家看这幅图片亲尝汤药,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典故是否熟悉?话说汉文帝刘恒他是个孝子,而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我们都知道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汉文帝却是三年如一日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病床边,并且每次服用汤药,他都要先尝过之后才放心的给母亲吃。看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未必是对的!(PPT)再回到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孝老爱亲的人,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这么一档节目感动中国,前段时间经全国人民的推荐、投票,节目评出了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其中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什么是孝,这就是:刘霆,不知道大家对他的事迹是否有所了解?浙江湖州双林人,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xx年,刘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得浙江林学院同意后,毅然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他经常是每天课一上完,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治疗。(PPT)大家想一想,无论是帝王刘恒还是普通人刘霆,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孝”心在里面,能否长期的坚持下来呢?所以我们说“孝”是建立稳固家庭的粘合剂,而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家稳固社会才有可能和谐,所以我们也说“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PPT)那么依这样来说,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在现在看来是不是就是完美的了呢?(生):不是。是不是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审视一下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能不能从这些它所宣扬的思想中有所新发现?或者说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太适应的?(生):“父母命,不可违”的确,也就是因为这一条造就了历史上无数的人间悲剧。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一首词钗头凤,这是谁写的?为谁而写?为什么要写这么悲凉的词呢?就是因为一句“父母命,不可违”,结果三尺男儿在封建的愚孝思想下屈服了,从此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男另娶,女另嫁,最后女子郁郁而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命”呢?(生):“命”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命就要听,错误的可以不听。有就是我们所说的,具体命令具体分析,分别对待。但是我在与你们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也就是一般来说,你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感觉父母与你们有代沟,所以认为他们的话总是错误的。有没有这种事情?那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借用一句俗话,叫:“经一事,长一智”,那你们认为你们和父母谁经历的事情多呢?所以时常我们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外,可能大家还知道儒家“孝”强调父母亲死后子女要为之“守孝三年”,何为守孝呢? 规定如下:三日内不得进食,三日后虽然恢复进食,但只许早晚喝少量稀粥,百日以后至一年以内只能加食蔬菜清水,周年以后可以吃水果,两周年以后才能在粥菜内加上调料酱醋。住宿条件是这样的:出殡之前,孝子要住在室外临时搭建的茅棚里,而且该茅棚必须达到“难蔽风雨”的水准,睡时身下用草垫为席,头下用土块为枕,合衣而卧。出殡后,可以改用席子枕头,但是仍然得住茅棚。两周年以后,可以住回室内,但仍不可睡上正经的床铺。三周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睡眠条件(PPT)那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守孝三年”这种孝道的?(生):(从个人来说)这种做法白白浪费了三年光阴,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对个人身心的一种摧残。(对社会来说)对社会发展也是一种阻碍。正所谓“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门外四季春”。所以这种做法我们应该坚决抛弃。很好,那么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儒家“孝”文化, 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来正确对待它呢?(生):(孝文化不能丢,所以应该)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应该)推陈出新。这也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第一条途径。那么从这一点中我们能不能尝试概括一下,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呢?(生)(1)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也就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否则离开传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提升、改进。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某些东西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所以(2)文化要创新,必须体现时代性,并且要坚持与时俱进。那文化创新如何才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呢?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本土文化发展上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知道文化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所以文化的创新也必须为世界的文化发展为背景。所以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国,用锐利的目光来捕捉世界文化的精华,来取长补短。使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回看我们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会发现它侧重的是谁对谁的义务?(生)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的确儒家“孝”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子女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却弱化了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因此这种义务是单向的,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也是不平等的。而恰恰相反,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他们强调的都是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甚至把这条规定明确的写入了法律之中加以明文规定。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人,因此父母和子女在人格地位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却惟独没有子女赡养父母这一条,而且在这些国家里他们是没有“孝”这个概念的。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西方人不孝呢?绝对不是的。大家应该都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各是什么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它们是哪个国家传过来的?(美国)。要知道这两个节日在西方国家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母亲节。比如国家规定,母亲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并且子女、丈夫都要为母亲献上礼物和鲜花,表达:“我爱你”。而且在这一天母亲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这些家务都由丈夫和孩子们包下来,所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并且在母亲节这天人们有佩带石竹花的习俗,佩带红石竹花代表对健在母亲的纪念,佩带白石竹花表示对死去母亲的哀思。父亲节这一天同样,子女们一早起来,自己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亲手端到父亲床前。孩子们还要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礼品送给父亲。并且在这天,人们要在胸前佩带特定的花朵。一般来说,佩带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带白玫瑰则表达对故去父亲的悼念。可见,在西方来说,他们不是表达“孝”,而是表达的是一种“爱”的思想。大家比较一下“爱”和“孝”哪个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 的确,这种爱不是局限于父母,而是化成了一种推己及人,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一种博爱。而我们中国社会如今宣扬的孝文化又是何现状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人身上发现什么。张非,24岁,他前后三次参加高考,一入北大,一进清华,今年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可谓是个奇才。然而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人对他的评价,语文教师唐旭洲,他说,班上98个人,几乎大家都认识他,但他认识的不超过10个,他生活在一个极其自我的世界里。祝明灿对儿子的评价是 “智商高,考分高,情商低,几乎为零。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心疼父母,缺乏自理能力。” (母亲祝明灿也讲述了这样的事情:xx年夏天她为省钱,在清华校园里的长凳上露宿了十余夜,虽然穿着长袖衣裤,还是被蚊虫叮得浑身红肿。可儿子都没过问一下。)可见连自己父母都不会去爱的人,又岂会去爱其他人呢?所以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化呢?(生):要面向世界,汲取精华、博采众长。(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有“孝”,同时也要有一种博爱,不仅爱父母、也要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等等)这也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二。 但是同学们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假如我们世界的文化是单一的文化,我们还能不能博采众长呢?(生):不能,所以我们说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博采众长的基础。也只有博采众长,我们的文化才会不断地创新,不断的丰富,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博采众长呢?(生):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和科学分析的态度但是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对文化也产生了不同的态度,我们一起来对他们的观点来进行评判一下:观点一: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观点二: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生):观点一中一味推崇西方文化,妄图全盘西化,根本否定了民族文化,最终会导致民族文化逐渐走向消亡,我们把这种倾向称之为“民族虚无主义”或者叫做“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二中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新文化,这种倾向称之为“封闭主义”或者叫做“守旧主义”。这些倾向都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也是我们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决克服的。所以我们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时,如何处理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关系呢?(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创新的基础上,永保民族文化的特色。好,上完了整课的内容,我们大家一起把书合上,来回顾一下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是在讲什么内容?(生):文化创新。我们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呢?(生):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面向世界,汲取精华、博采众长。以及在文化创新中需要克服的两种倾向。但是我们文化创新要立足,必须要有一个基点,这个基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回忆在讲第一框的时候,我们说过,文化是什么的产物?社会实践。所以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面向世界,汲取精华、博采众长。这样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最后我们根据今天所讲课的内容,大家一起来概括一下,我们国家当代所倡导的“孝”文化应该是具有怎样的丰富内涵的?(生):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作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也是法定的义务,而且赡养不仅是物质的,还要在于情感的;同时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既然义务是双向的,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格就是平等的;子女不仅要爱父母,而且要把爱推己及人,上升为爱他人、爱社会的一种博爱。(爱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