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259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教材概述我与地坛(节选)被认为是当代少有的富有深度和力度的散文。作者史铁生以质朴深挚的语言,沉静地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经受命运打击之后的心路历程,袒露了自己在地坛中多年静思人生之所得。文章主要围绕生死、命运等人生终极命题展开,也涉及作者对亲情、爱等永恒话题的感悟。情感深挚真诚,感人至深,文笔优美自然,既富有一种庄严恢弘的沉郁大气,又处处显现出一种哲学家般的思想光辉。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3万字。原文篇幅较长,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和第六部分。与其他教材相异的是,编者在选辑编排课文时,并不是以突出人生思考和亲情感悟两条线索为出发点,而是将侧重点放在了思考人生,感悟作者面对厄运的态度这一层面。对于缺少人生阅历和足够思悟能力的高一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度及其略显沉重的语言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但对于自我心灵的审视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是每一个人将不得不从事的工作。因此,如果能在充分调动学生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为人熟知的相关例子,引导学生品味出文章思想之醇美和语言之优美,则这样的一节课将是学生人生路上难得的精神洗礼。思路方法由于文章阅读量大,在课程设置上又只是一篇拓展性阅读的文章,不宜丛生枝节,讲得过于繁杂。因此教学设计应力求凝练简洁,通过对几个核心的问题的设置与研讨来突出品味思想内涵和品赏写景语言两个重点。本文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扫除阅读障碍,把握文章大意。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相关的写景语言,交流讨论,了解“我”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并品味沉静、优美的语言。再次将研读重点放于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为人熟知的名人与厄运作顽强抗争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史铁生面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尝试对生命之意义作有价值的追索。最后,作为对文章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不测的命运。拟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制作部分多媒体课件。三维目标1.仔细研读文中优美的写景片段,感悟这些文字中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提高揣摩咀嚼语言的能力,并在课后进行积累仿写2.从作者身上学习坚强面对厄运并获得生命升华的豁达态度。3.学会珍爱生命,学会以奋斗有为的方式来对自我人生负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设计1.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失去()的三分钟创设情境:选择三个学生,其中一个用橡胶绳缚住双手,一个用棉花堵住耳朵,一个用红布蒙住双眼,同时播放介绍贝多芬及其名曲命运的视频短片,营造庄严凝重的气氛,并要求全班同学按照平时的学习要求进行观察、聆听、思考。三分钟后,请三位同学解除束缚,谈谈自己在失去()的三分钟里的感受。三位学生在试验中分别失去了双手、听觉和光明。学生的回答可能着重于不方便、不开心、沮丧等表面层次,可作进一步引导:假如将“三分钟”换成“三年”,甚至是“三十年”或“一生”,我们又会有何感受?我们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前途和身边的人?如何才能不被突如其来的绝望、痛楚和悲观所打败?我们衷心祝愿天下所有追求幸福的人都幸福快乐,但有一些承受着命运苦难的人们,却在思考当中获得了生命的顿悟与升华,这对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莫大的意义。下面我们借助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思考人生当中某些不可避免的问题。2.作者介绍导入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作为一名只有初中知识水平的残疾人,通过个人的努力,努力读书写作,最后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家,这本身就体现了生命的奇迹,也是他对命运最酣畅淋漓的抗击。我们今天要跟随着他的思考,从文章中学习有关人生的一些重大命题。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写作背景介绍史铁生在他人生的黄金年龄突然横遭厄运,失去了行走能力。命运让他走上了一条与同龄人不同的道路,但厄运也练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丰富充实了其思想灵魂之大美。史铁生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3万字,是史铁生对自己遭受厄运后的心路历程的深沉回顾,是个体生命置身于残酷命运与恢宏自然背景之上的挣扎与自我救赎。总而言之,这篇文章谈到的是一个人,当他面对冷酷的现实、残忍的命运时,如何在人生宗教的路上不息追寻灵魂灿烂与心灵宁静的历程。2.基础知识积累(1)正音正字:剥蚀(sh) 柏树(bi) 恍惚(hung h)隽永(jun) 猝然(c) 坍圮(tn p)(2)词义:熨帖:妥帖舒服。灼烈:鲜明而热烈。课文形容气味浓烈。福祉:福气。亘古不变:终古,由古代到现在。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声音。信息筛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先由学生通读课文的两大部分,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课文两部分的大意。主要的思路是圈画作者在文章中向自己提出来的几个问题,并将其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在学生阅读议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也可提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如,第一部分可提问:作者缘何常到地坛?作者将主要的笔触放在写地坛的哪个方面?作者去地坛干什么?第二部分可直接让学生找出困扰作者的三个问题。提问后统一、明确。第一部分大意:这一部分描绘了地坛荒芜沉寂而不失生气的景致,交代了作者去地坛的缘由。作者在地坛中的思考涉及了“生与死”这一终极性命题。第二部分大意: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思考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吗要写作(或是“怎样活”)。合作探究这篇散文的第一部分将大部分篇幅用于写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景”和“意”这两个角度去赏读这些写景的语言,把握“我”和“地坛”之间内在的联系。具体方法:1.让学生找出写景的片段。(第3、第5、第7段)2.让各小组选择自己最欣赏的片断,合作探究,进行品赏。可让学生在文本中圈画出重要的动词、形容词,分析咀嚼,并概括此景的特点。对于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意”,学生未必能上升到万物自有其生存之道、自然的大生命恒久不息的高度,但应能体会到,地坛虽荒芜却不失生机,它的沧桑引发了作者内心的共鸣,其寂静、博大及凝重悠远的历史感让作者的心灵获得了宁静和短暂的和谐,让他暂时摆脱了冷酷命运的折磨。3.鉴赏示例:历尽沧桑的地坛(第3段):曾经辉煌的地坛如今荒废颓败,与横遭苦难的作者失魂落魄的心境不谋而合。“剥蚀”“淡褪”“坍圮”等动词准确新颖,“浮夸”“炫耀”“苍幽”“亘古不变”等形容词厚重洗练,景中寓情。此段景物描写,沉静而神秘,于颓败中见苍凉,为作者思考人生,审视自我心灵提供了绝佳的场所。生机勃勃的地坛(第5段):比喻新颖巧妙(“蜂儿如一朵小雾”),拟人化的手法(“想透”“耐烦”“祈祷”)中寓有深意。作者的遣词用语,颇见功力。当中既有视觉描写,也有听觉描写。作者用细腻新奇的笔触,向我们放大了一个富有情调的微观自然世界,表现了沉溺宁静自然之中的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永恒的地坛(第7段):“坎坷”“灿烂”“落寞”“苍凉”“苍黑”等词语颇具情韵,意境悲凉苍劲,于落寞中自见自然大生命的恢宏大气与岿然庄重,色调沉郁而不失辉煌壮气。这一段里有不少语句隐涉“亘古永恒”之意,对基础好的学生可加以点拨,品鉴其中透现的生命意识。此段后半部分着重从嗅觉的角度写地坛的味道,从全文来看,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写景,也是学生可以借鉴的一个方面。4.小结:地坛沉静、生机勃勃、恢宏苍凉,作者在此静坐了多年,也思考了多年。地坛给予作者反思人生、审视心灵的一片静土,给予他精神上的抚慰,是他的灵魂得以宁静和感悟的精神家园。这点明了我与地坛(节选)这一题目的深意。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作家及写作背景的知识,把握了全文的大意。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品赏写景的语言,除了领略语言的美,还要把握“我”与“地坛”间的内在联系。文中的写景之语优美自然,是我们借鉴学习的好对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妙词佳句进行积累。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第二部分,跟着史铁生一起思考人生,望大家课后做好预习。课外作业1.选择文中你最欣赏的两三句写景的句子,进行仿写。2.完成课后习题一。第二课时导入设计我们都习惯于思考一些具体的事,思考习题,思考高考,思考身边的人和事。但是,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同学曾经认真地面对自己,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人生有何意义?我们不是哲学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也许显得有点过于沉重,但老师认为,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以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为借鉴,好好地探索一下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随着时日的变迁,可以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下面,让我们打开我与地坛(节选),一起参与到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过程中去。文本解读筛选信息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筛选概括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明确:作者在第二部分的第一段中交代得很清楚: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第一个问题的实质是:在生死间作何选择?第二个问题的实质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人通过做什么来获得活下去的力量?第三个问题承接前面两个问题而来,是作者在选择了“生”的道路之后,对“怎样活下去”这一核心命题的进一步追思这三个问题是在作者遭受命运打击、失去双腿的背景上提出来的。如果作者不是个人命运发生突变,他也许不会这么迫切、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是作者用以对抗厄运、自我救赎的努力。这些问题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如何面对冷酷、残忍的命运的问题。合作探究创设情景,通过课件简要回顾史铁生的生平,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是在遭受命运沉重打击的背景下提出“死或生”这个问题的。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谈谈作者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生”之路。明确:第一部分第六段中间部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第二部分第三段:“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一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作者对生死有了更达观的看法,开始直面生之苦痛,接受命运的不公与不幸。2.从文中来看,史铁生为什么活?或者说,史铁生依靠什么度过了这么艰难的岁月?(投影贝多芬、海伦凯勒或张海迪等人的事例,调动学生自身经验进行思考)明确:对自己身遭厄运“不甘心”,认为“腿反正是完了”“试一试不会额外再存什么损失”。因此决心以一种新的心态,新的生活活下来,这就是从事写作。3.写作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明确:带来了作品被人肯定、赞扬的成就感和快乐;也让他处于文思枯竭、患得患失的恐慌当中。但不管是快乐还是担忧,都是人热爱生命的一种表现。写作让史铁生在残缺的人生中找到了寄托,让他重新焕发了对于生命的热爱。4.作者问自己“我干吗要写作”,其后又自问自答,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的语句。提示: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史铁生为什么要选择写作作为他生存下去的主要方式?或者说,可以理解为,史铁生为什么要以写作的方式活着?这又涉及了那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活,怎样活?明确:从以下句子我们可以得到作者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些语句,点出了史铁生选择“生”的一个根本的理由:活着是人的本能和基本欲望。而作者又是怎样活着的呢?写作。写作带给他思考和创作的激情,写作让他的生命在本能和欲望的基础上获得了升华。绝望和打击不能再让他的生命空虚冰冷,写作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价值感和充实感。小结:作者对这三个问题的追思与回答,体现了他在冷酷命运的打压下的选择。他对人生已然有了新的领悟,他执著写作与不息拼搏的态度,体现出了超越苦难的力量,创造了升华人生的奇迹。生命与理想,激情与超然,在作者沉静的叙述中,已然浑然一体。正如选文最后所述的:“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是的,面对残缺的人生与悲惨的命运,坦然地面对和承受其不幸;对于厚重的生命和为人的幸福,则抱以不懈的坚持及富有激情的追求,这是最终的解答。拓展探究 (本栏内容可在课堂布置,让学生课下完成。两题任选一道,可合作完成。)方案一:在课后阅读我与地坛原文第二部分(即作者回忆母亲的段落),揣摩加下画线的句子,研究学习:作者如何写自己的母亲?他是如何把这份深挚的亲情写得动人的?附:我与地坛原文第二部分: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透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方案二、品味鉴赏以下具有哲理性的语言。1. 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定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2. 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3.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4.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衤止。板书设计习题解答一、命题意图:理解作者情感,找寻作者生存的力量源泉。参考答案: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领悟到:生与死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生命无论卑微伟大,其延续生长的自然进程就可以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宁静。另一方面,古园历久弥新的活力展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力,这鼓励作者直面不幸,以顽强的抗争和不懈的拼搏去实现人生的升华。二、命题意图:面对困惑,我们应当积极思考,努力解决。学会冷静地分析自己,进而思考更广阔、更深刻的问题。参考答案:带来了作品被人肯定、赞扬的成就感和快乐;带来了进一步创作的渴望与狂热,希望获得更多的表扬和肯定;也让他处于文思枯竭、患得患失的恐慌当中。写作带给他思考和创作的激情,写作让他的生命在本能和欲望的基础上获得了升华。作者决定坦然地对待写作过程中的苦恼,坚持下去。绝望和打击不能再让他的生命空虚冰冷,写作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价值感和充实感。对待写作就像对待人生,面对残缺的人生与残暴的命运,坦然地面对和承受其不幸;对于厚重的生命和为人的幸福,则抱以不懈的坚持及富有激情的追求。三、命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理解,不要求有统一答案。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