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一、课标要求: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学生。他们经过初中和高中半年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但对于人物评价以及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本课学习中重要讲述三次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2)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原因;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4)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2、过程与方法:(1)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2)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的原因(3)让学生了解中国实际,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的异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2)让学生练习中国改革的历程,使其认识到改革的道路是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资料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七、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八、课型:新授课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是什么?1、主要特征:(1)单一的公有制;(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讲授新课】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师: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经过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端,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表现: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粮食短缺;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师:赫鲁晓夫一上台就以革新者自居,他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参见教材“历史纵横”)回答这个报告的中心内容是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评价也有不公正的地方,并把错误的根源简单的归结为斯大林的不良品质和性格,缺乏历史的辩证分析。因此,他当政期间,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师: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是什么?2、内容:(1) 农业方面:(2) 工业方面:项目内容农业(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4、结果:失败师:这场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没有对已是根深蒂固的旧体制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的不彻底性。再加上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实验九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3、评价(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问题探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1)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2)美苏处于争霸的状态【问题探究】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成效?2、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结果:前期有成效,后期失败(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问题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提示: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2、内容:(1)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2)然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3、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问题探究】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异同?相同:改革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人民公社制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末能真正深入到经济体制的弊端中。【课堂延伸】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当中获得的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本课小结】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物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问题赫鲁晓夫农业一度促进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勃列日涅夫重工业、国防工业成为超级大国戈尔巴乔夫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十一、板书设计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2、内容3、结果4、评价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2、内容3、结果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内容3、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