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04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xx辽宁五校协作)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回答12题。1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右上图),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A古冰川作用B古岩浆活动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2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C搬运流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堆积地壳抬升解析:第1题,从题干材料中可知,雁荡山峡谷是古火山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结合所处地理位置分析,该景观形成受流水侵蚀作用。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雁荡山峡谷是古火山经内、外力作用而形成,先是岩浆活动,经地壳抬升,后受风化及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景观。答案:1.D2.B下图为我国某地质勘探队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C地垒 D地堑4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处地表可能发生过侵蚀现象B乙处可能储存地下水C丙处地表岩层有缺失D乙处适宜开挖隧道解析:第3题,图示三地的表层岩层是中间新两翼老,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向斜。第4题,乙处为向斜的槽部,有利于储存地下水,不宜开挖隧道。答案:3.B4.D(xx莱州一中质检)读下图,回答57题。5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 BC D6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7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裂谷海岭山系海沟A BC D解析:第5题,由岩浆的喷出过程可得出。第6题,岩层向两侧移动,可能是张裂地带,图中没有形成山脉,所以可能位于海洋中。第7题,山系和海沟位于碰撞地带。答案:5.B6.D7.C下图甲是“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乙中所示的河流地貌,可能处于图甲中的()Aa处 Bb处Cc处 Dd处9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解析:a处是黄河的上游,河水以下蚀作用为主,所以呈“V”型。受地形影响,a处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答案:8.A9.D(xx长沙模拟)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011题。10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11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第10题,甲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因流水速度减缓沉积而形成的;入海口潮差小,河口三角洲容易向海洋推进;中游落差小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关系不大;地转偏向力使河流入海口左岸(或右岸)堆积作用明显。第11题,瀑布最终消失的原因是地表受流水侵蚀,故C项正确。答案:10.A11.C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按地质构造分,甲是_,乙是_。(8分)(2)填表比较甲、乙两图中山脉地貌成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分)甲乙不同点相同点(3)在甲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在乙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8分)(4)任意采伐A处山坡上的林木可能导致(双选)(4分)()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解析:(1)判断地质构造类型的关键在于读图,甲图岩层出现断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图中箭头所示),可判定甲为断层;乙图岩层弯曲变形但未断裂,应为褶皱。(2)两处山脉地貌都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内力作用上,其相同点主要表现在外力作用上,甲、乙两图的沟壑纵横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3)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大有帮助;桥梁应避开断层,宜选择b处,开采坚硬的岩石宜选择c处,因为c处岩层不易被侵蚀。(4)A处森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应严加保护。答案:(1)断层褶皱(2)甲乙不同点岩层断裂上升岩层受挤压力作用向上拱起相同点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方面都受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3)b处。c处。(4)CD13(28分)(xx日照一中月考)“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10分)(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8分)(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10分)解析: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BC D2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解析:第1题,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由此可判断两处所对应的沉积岩层向上凸出明显,为背斜构造。又由图中地形剖面线图可知,均为谷地。故为背斜谷。第2题,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及读图能力。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同一沉积岩层在处发生断裂且右半部分下降,故C项正确。答案:1.D2.C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选B。由图中岩层形态可知,甲处岩层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4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解析:选A。由题意知: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出现在滨海沿线公路的山坡上,说明此地原为海岸带,现成为陆地,故推测出陆地相对上升。5(xx高考浙江卷)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图图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选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首先根据图判断,凹岸流速快,凸岸流速慢,由图知,甲为凹岸,乙为凸岸,所以排除A、B选项。乙处为凸岸,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容易淤积航道,不利于港口建设。甲处为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堤坝易溃,应加强防洪堤建设。(xx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67题。6.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7.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C D解析: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图中信息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6题,图中显示甲、乙、丙三地皆位于河流的凸岸,据此进行原理的解释,即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因此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流水沉积。从右下角的照片可以看出,砾石明显受到流水的摩擦和冲刷作用,棱角尽失,由此可以进一步印证“流水沉积”这一判断。风化残积不会具有这一特点。风力堆积物一般颗粒较小,不会是这种较大的砾石。如果是冰川沉积,沉积物的特点是大小混杂、棱角分明,照片显示不出这一特点。第7题,甲地发现金刚石,又是流水堆积物,因此应溯源寻找矿脉。图中的处为岩浆岩,而金刚石就蕴藏在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中,据此可以确定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答案:6.B7.B8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沙量减小解析:选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使中上游水土保持作用增强而导致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减少,淤积减弱,甚至对河道有冲刷作用,故D正确。流速下降、径流量减少、降水量减少都会使淤积加重,故A、B、C不正确。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BC D10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第9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抬升形成陆地;地下石灰岩层遭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地下暗河被抬升到地表形成溶洞;在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下,溶洞内部形成石钟乳、石笋等。故D正确。第10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浅层石灰岩层,湿热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岩层破碎,地表水贫乏。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9.D10.C11(xx杭州二中月考)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图中公路在A、B两处弯曲,下列关于其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大运量BA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支出C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解析:选C。A处穿过的等高线较多,走“之”字形可以减缓坡度;B处地势平坦,道路弯曲不仅增加了修路的支出,也延长了到达大城市的时间。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xx聊城模拟)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看,A是_,A处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6分)(2)在B地钻井,是否可能找到石油_(可能与否),理由是_。(6分)(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_。(6分)(4)按山岳的成因类型,A属于_山。(6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地质构造及其地理意义和山地形成的相关知识。第(1)题,从图中可知A处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A地岩层受挤压,岩石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第(2)题,B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下钻井可能找到石油。第(3)题,从图中可知花岗岩侵入到砂岩,故花岗岩形成时间晚于砂岩,成为最晚形成的岩体。第(4)题,从成因上看A为褶皱山。答案:(1)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较硬,不易被侵蚀,残留成山(2)可能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的储存(3)花岗岩(4)褶皱山13(32分)(xx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16分)(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16分)解析:第(1)题,由图读出P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其成因主要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减缓,沉积作用所致。第(2)题,考查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守护”的含义,包括气温、降水、风沙等方面。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挡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