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959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题 号第I卷第II卷必做题选做题得 分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内水平衡。C血糖平衡的调节只有在下丘脑功能完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D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由两层生物膜构成且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它们的内部都有基质且含有DNA和相同的酶C叶绿体内部还有类囊体堆叠的基粒且上面附有很多色素D线粒体内膜上附有许多酶且能催化水的生成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 )A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B使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C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认识 D使不同种群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5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 6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 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蒸馏水提取色素 D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苏丹染液使染色体着色7 在核泄漏事故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7和钚239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B 氢氧化铯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C 钚239的质量数为239 D 碘131与碘127互为同位素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B 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C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Kw随温度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C 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电离平衡状态D 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10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30%的氢氧化钾溶液。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组合是()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下降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正极A B C D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7 g CnH2n中含氢原子数为nAB 46 g SO2CO2混合气体中含有中子数为23nAC 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每生成4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5 nAD 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12实验表明,相同温度下,液态纯硫酸的导电性强于纯水。已知液态电解质都能像水那样自身电离而建立电离平衡(如H2OH2OH3OOH),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25 时,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w关系为()A KKw B KKw C KCrD 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流向Cu电极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15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16如图甲乙所示,是一辆质量为4t的无人售票车在t=0和t=3s末两个时刻的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图丙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图中为已知)。若将汽车的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上述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汽车的长度B3s末汽车的速度C3s内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D3s末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AVabcdu1n1n2RPooo17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的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310sin314t(V),则(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 数为31V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为50HzC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运动,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 m2mm2mF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C水平拉力F最大为 D水平拉力F最大为 19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以R=020m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bcd,该圆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60角,已知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V 4V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40V/m 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80V/m Cd点的电势为V Dd点的电势为VdhABdm2m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等于2mgB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C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Rabcdm2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ac端相连。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可沿导轨自由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导体棒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现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用h表示物块下落的高度(物块不会触地),g表示重力加速度,其他电阻不计,则 ( )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cB物体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gC若h足够大,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D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第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PLOQv速度传感器甲乙22(4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W,Wv,W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都从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1)该实验中是否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_。(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实验次数1234LL1L2L3L4vv 1v 2v 3v 4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 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23(11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2,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 =123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BA1电流表(量程150mA,内阻约2)C电流表 A2(量程500mA,内阻约06)D滑线变阻器R1(020)E滑线变阻器R2(050)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G开关S和导线若干次数1234567U/v020060100140180220270I/mA80155195227255279310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分析:(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出的方格纸内作出UI图线,并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V;这一结果大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他们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电路和器材应为下面四个电路图中的图 ;电流表选择 (填A1或A2);滑线变阻器选择 (填R1或R2)。 O 100 200 300I/mAU/V2.03.01.024(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 时F的大小恰为2mg。求:(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时间。(2)到物块B刚要离开C时力F所做的功25(18分)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第象限内的直线OM(与负x轴成45角)和正y轴为界,在x0的区域建立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032V/m;以直线OM和正x轴为界,在y0的区域建立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以v0=2103m/s的初速度射入磁场。已知粒子的比荷为q/m=5106C/ kg,求:(1)粒子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时的位置坐标;(2)粒子在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3)粒子最终离开电磁场区域时的位置坐标。26(15分)某过碳酸钠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并用如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甲同学:;乙同学:。已知:过碳酸钠(Na2CO4)过氧化钠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 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1) 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他选用的装置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的。实验中甲同学测得气体体积为V L (20 ,1大气压),计算时他未将V L换算到标准状况,则他得到的Na2CO4的质量分数_(填“偏高”或“偏低”)。(2) 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有可能偏高,原因是_;也有可能偏低,原因是。(3) 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写出你所选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每种仪器最多使用一次,也可以不用):_(填序号)。27(15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_。(3) 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_(写化学式)。28(15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 kJmol1CH4(g)CO2(g)=2CO(g)2H2 (g);H2474 kJmol12H2S(g)=2H2(g)S2 (g);H1698 kJmol1(1)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 H2O(g)反应生成CO2 (g)和H2 (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 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_;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图1图2 (4) 电解尿素CO(NH2)2 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5) 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 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9(11分)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ABCD5101520CO2吸收速率(molm2s1)2040600土壤含水量(%) 光照强度(800molm2s1) 光照强度(200molm2s1)施肥未施肥(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速率的因素是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2)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最好。若土壤中缺少Mg元素,则植物叶片往往表现出的症状是_,原因是_。(3)在温室中,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的变化是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当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时,应适当 (升高或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原因是 。(5)为提高大田中玉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有机物产量,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至少写出2项)。30(13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乙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基因用Aa表示)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乙病(基因用Bb表示)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2)乙图中2个体的基因型是 。如果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2与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 。(3)若乙图中2与3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 。(4)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甲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_ _时期。31(8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I)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_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组别手术处理方法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rag)1不作处理682162A36933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372194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66218请回答: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_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表中第_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_。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32(8分)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的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只能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变化到状态,在此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FA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不变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水平外力F逐渐变大D气体内能减少E气体放出热量F气体内能不变,却对外做功,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不可能实现G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OpVABCD(2)(10分)如图所示pV图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 ACB过程至状态B,气体对外做功280J,放出热量410J;气体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这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00J(i) ACB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ii)BDA过程中气体吸收还是放出多少热量?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此列波的波长为25mB此列波的频率为2Hz C此列波的波速为25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2)(10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求:(i)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ii)画出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不考虑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线)。35【物理选修3-5】(15分)ABC金箔放射源荧光屏显微镜(1)(5分)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a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固定在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三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C相同时间内放在C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D放在C位置时观察不到屏上有闪光甲乙P(2)(1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 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其中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而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1 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0=10J,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剪断细线,求:(i)滑块P刚滑上乙车时的速度大小;(ii)滑块P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大?36【 化学一化学与技术】 (15分)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1) 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_。(2) 已知CCl4沸点为768 ,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3)用右图装置制备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则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作用为_;_。(4)Cr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废水中的Cr3+可用石灰乳进行沉降,写出沉降的离子方程式_37【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1) 太阳能热水器中常使用一种以镍或镍合金空心球为吸收剂的太阳能吸热涂层,写出基态镍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它位于周期表_区。(2) 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右图,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1 mol C60分子中键的数目为_个。(3) Cu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右图丙所示。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_,一个晶胞中Cu原子的数目为_。(4) 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填晶体类型);Fe(CO)5是配合物,配体配位数分别是_。(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B 电负性顺序:CNOFC 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D 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结构也都呈直线型,相同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E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38 【 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 】 (15分)环丙沙星(G)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药物,其工艺合成路线如下:(1) 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物质C中最多可以有_个碳原子共平面。(2) C转化为D,其实经历了先加成后消去两步反应,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B_;F_。(4)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 结构中含有ClF基团 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和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40生物选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居肿瘤之首,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上海肺瘤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名叫“2F7”的靶向生物导弹。这种生物导弹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注入静脉后,会“直扑”小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中火力”抑制杀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有望弥补化疗药物“良莠不分”损害全身免疫力的缺陷。(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依据是:每种 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瘤细胞能 。(2)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 。(3)单克隆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4)静脉注入而不是口服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 。(5)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 免疫的 阶段。参考答案生物试题答案:16:B D B B C B29(11分)(1)光照强度 土壤含水量(水分)(2)60% 变黄 镁是叶绿素的必要万分,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3)增加(4)降低 原因是此时光照弱,光合作用弱,产生有机物少;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2分)(5)合理密植,一年多种几茬,适当通风,适时种植,合理施肥,适当增施农家肥(2分)30(1)常 显 (2)aaBb 5/8 (3)1/2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1(8分,特殊说明外,每空1)(1)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2)体液(或激素)(3)促性腺激素释放 (4)雌性 1切除垂体 ,同时注射等量溶剂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1分),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1分)32(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2分)(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每空1分,共4分)(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2分)39(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共15分)(1)氢, 解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或以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 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1/16 (3分) (4) D40(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共15分)(1)效应B细胞 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2)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3分)(3)杂交瘤(4)抗体是蛋白质,若口服则被消化,使抗体失去其功能(5)体液 效应化学试题答案7 A8 C9 C10 B11 D12 A13B26(共15分)(1) 生成的氧气的体积(2分)(2分)偏低(2分)(2)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分)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进入增重使结果偏大(2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装置及导管中没有完全被吸收使结果偏小(2分)(3) (3分)27 (15分)(1) KSO2NaOH=NaHSO3(2) 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抑制Fe3水解(3) Cl22Fe2=2Cl2Fe3Cl2HCl28 (15分)(1) CH4(g)2H2O(g)=CO2(g)4H2(g);H 1650 kJmol1(2) 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2H2SSO2=2H2O3S (或4H2S2SO2=4H2O3S2)(3) HO(或氢原子氧原子)(4) CO(NH2)28OH6e=CON26H2O(5) 2Mg2Cu3H2MgCu23MgH217 (共15分)(1) 最后一次洗涤的流出液呈无色(3分)(2) 水浴加热(并用温度计指示温度)(3分)(3) 赶尽体系中的氧气(3分)鼓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3分)(4)2Cr3+3Ca(OH)2=2Cr(OH)3+3Ca2+(3分)37(1) 3d84s2(1分)d(1分)(2) sp2(1分)90NA(2分)(3) 12(2分)4(2分)(4) 分子晶体(1分)CO(1分)5(1分)(5) BC(3分)38 (共15分)(1) 取代反应(1分)14(2分)(2) (2分)C2H5OH(2分)(3) (2分)(2分)(2分)(4) (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物理试题答案14C解析:开普勒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并提出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A 项错;“月地检验”是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人们为了证实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而进行的有关测定和计算,要比伽利略时代晚一些,B选项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项正确;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再适用,D 选项错误。15C 解析:A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反向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项正确,D项从面积判断物体速度有负的出现,不是单向运动。16AB解析:从丙图知道,汽车的加速度为,还知道初速度为0和运动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和求出汽车的长度以及3s末汽车的速度,AB正确;由于汽车所受阻力无法确定,故牵引力大小无法确定,CD项错。17B解析:交流电表读出的数值是有效值,A项错。原线圈u1=310sin314t(V),频率为50Hz,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和原线圈电压频率相同,B项正确;开关与a连接,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阻值变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项错。当开关由a扳向b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大,输出功率变大,原线圈输入功率也变大,D项错。18A C解析:两个木块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mg时,质量为2 m的木块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mg=mg,所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得F=2mg,选项A C正确。19C解析:ac 两点间的电势差V,由得,场强E40V/m,AB项错;bd两点间的电势差V,解得d点的电势为V,或者根据,即,得V,C项正确,D项错误。vv1v2v1B20B解析:环释放后重物加速上升,故绳中张力一定大于2mg,A项错;环到达B处时,绳与直杆间的夹角为45,重物上升的高度,B项正确;如图所示,将环速度v进行正交分解,重物上升的速度与其分速度v1大小相等,所以,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C项错;环和重物总的机械能守恒,故D项错。21CD 解析: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可知,电阻R上的感应电流方向由c到a,A错;物块释放的瞬间,导体棒中感应电流为零,不受安培阻力,物块和导体棒的加速度最大,mg=2ma,a=05g ,B错;当物块和导体棒的加速度为零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即安培力 =mg,则最大速度为vm=,C对;通过电阻R的电量q=it,电动势平均值为E= ,故q= ,D对。22(8分)解析:(1)功W与距离L成正比,得到L和v的关系即可得到W和v的关系,因此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2)采用表格方法记录数据,合理。绘制的Lv图象是曲线,不能得出结论Wv 2。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应该绘制Lv2图象。(3)重力和摩擦力的总功W也与距离L成正比,因此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答案:(1)不需要。(1分)(2)不合适,应进一步绘制Lv2图象。(2分)(3)不会(1分)23(11分)解析:作出UI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得,电压等于25V时,电流约03A,其功率约为075W,即该灯的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故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偏小。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毫安表需选用A2,并且需外接,在控制电路中,当采用限流式接法时,通过表中第一组数据可以求出可变电阻R约为(402)/008475,故选用变阻器R2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电路图选(A)。若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灯泡的最大电阻约25/0383,变阻器R1与灯泡并联部分的最大阻值约为167(电动势为4V),滑动触头在阻值0167间滑动,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操作,电路图选择(C)。答案:(1)如图(3分);25(2分);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答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意思对就可以给分),(1分);(2)(A)(2分);A2(1分);R2(2分);(说明:如果电路图选(C),且滑线变阻器选R1的,可以得4分;电路图选(C),但滑线变阻器选R2的,只能得2分)24(14分)解析: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gsin30=kx1 (1分)令x2表示B 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kx2=mgsin30 (1分)Fmgsin30kx2=ma (2分)将F=2mg和=30代入以上各式,解得 (1分)由x1+x2 = (1分)解得t=(2分)(2)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速度为 (2分)此时弹簧的伸长量和F开始作用时的压缩量相同,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 (2分)解得 (2分)答案:(1);(2)25(18分)解析:(1)粒子带负电,从O点射入磁场,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轨迹如图。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上的A点由,(2分)得m,(1分)所以,A点坐标为(-410-3m,-410-3m)。(1分)(2)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t=tOA+tAC=,其中T=(2分)代入数据解得:T=125610-5s(2分)所以 t=125610-5s (保留的,可以不扣分。1分)(3)粒子从C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则,(2分)(2分)代入数据解得:m(2分)y=-2r=02-2410-3m=0192m(2分)离开电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0,0192m)。(1分)答案:(1)A点位置坐标(-410-3m,-410-3m);(2)t=125610-5s;(3)(0,0192m)。33(15分)解析:(1)活塞缓慢移动,气体温度环境,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项正确;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不变,D项错;气体分子的速率遵守统计规律,A项错;气体等温膨胀,压强减小,水平外力F逐渐变大,C项正确;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内能不变,故吸收热量,E项错;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F项错;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由于此过程需要借助外界的影响才能实现,故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G项正确。(2)(i)ACB过程中W1280J,Q1410J(1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BUAW1Q1690J(2分)气体内能的减少量为690J(1分)(ii)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BDA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量UAUB690J(2分)由题知W220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AUBW2Q2(2分)Q2490J(1分)即吸收热量490J(1分)答案:(1)BCG;(2)(i)内能减少690J;(ii)吸收热量490 J34(15分)解析:(1)解析:由波形图可知,bc是两相邻的两个波峰,所以相差一个波长,波长为5m,A项错;因为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晚,所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D项正确;而ab相差T/2,所以T是1秒,波的频率为1Hz,B项错;波速m/s,C项错。答案:D。(i)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108m/s (3分)(ii)由折射率 (1分)得AB面上的折射角 r=30(2分)由几何关系得,BC面上的入射角 =45(2分)全反射临界角C=arcsin,光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所示。(2分)答案:(1)D;(2)(i)2108m/s;(ii)光路如图35(15分)解析:(1)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甚至被弹回,故AC选项正确。(2)(i)设滑块P刚滑上乙车时的速度为v1,此时两车的速度为v2,对整体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有:mv12Mv2=0 (2分)E0= (2分)解得:v1=4m/s (1分)(ii)设滑块P和小车乙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滑块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为L,对滑块P和小车乙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有:mv1Mv2=(mM)v (2分)mgL= (2分)解得:L=m(1分)答案:(1)AC;(2)(i)4m/s;(ii)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