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899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 岳麓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开眼看世界,维新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及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以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概念,重要人物的活动;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西学东渐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和祖国的意识与情感.二、教学重点: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三、教学难点: 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因和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四、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设疑解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潜入深,由易到难,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获的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二)讲授新课一、开眼看世界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去看看陌生的外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他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还摘译了各国律例。其中一类是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法律、鸦片生产和时事的知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定政策的参考。另一类是关于外国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为改变军事落后状况服务的。在鸦片战争中,他发现英国侵略军“船坚炮利”,就立即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它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二、体用之争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兴起的目的和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在对待“外国事务”态度上,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相互之间展开了论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李鸿章、曾国藩洋务派的阶级立场决定,他们不可能放弃封建专制之“本”,也就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以封建卫道士自居。坚持祖宗之法,认为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是“以夷变夏”,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仇视一切改革。由于洋务派势力主要是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太后在内政外交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清统治,不得不将天平倾向于拥有实力并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慈禧太后采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3体用之争的影响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争,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介绍西方社会科技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三、维新思潮1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早期维新思想的人物代表着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但其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由于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了论战。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面对时代推来的问题,做出了两种相反的回答。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主张。通过这场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新学的热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三)巩固小结:“开眼看世界”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起到了启迪作用。“中体西用”的主张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体西用”的主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维新变法运动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思想解放潮流,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四)课堂练习:课后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第1题(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第2题板书第21课 西学东渐一、开眼看世界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二、体用之争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兴起的目的和内容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3体用之争的影响三、维新思潮1早期维新思想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22课 新文化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社会的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二、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三、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教育意义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xx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二)讲授新课一、陈独秀与新青年(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人权就是民主,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关于科学,陈独秀认为,不论什么事物,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人。陈独秀还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他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于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民。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等。他聘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还有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以及一批留学回来的自然科学家都先后到北大任教。但同时,北大也有一批以刘师培、辜鸿铭为代表的所谓旧派教授。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二、德先生和赛先生(1)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三、思想界的空前解放(1)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三)巩固小结: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去学习。(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板书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运动的背景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运动的兴起 民主和科学 打倒孔家店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反对旧礼教 提倡白话文和文学革命 文化平民化 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传统礼教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发生创造条件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思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难行易”学说提出的必要性及其内容,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了解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历史条件,理解“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认识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2. 过程与方法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涵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认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以特定的视角来审视三民主义,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孙中山思想中蕴涵的最活跃的精神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二、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作用三、教学难点: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但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而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二)讲授新课一、 “知难行易”孙文学说是指孙中山先生思想中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又名“知难行易学说”。为什么孙中山先生要强调“知难行易”?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力行实践,不要空说、空想。 这本书写于1918年,1919年5月20日发表于上海。内容共有八章,孙中山先生并在中举了十个事例来论证知难行易学说,期能藉由此思想的传达,勉励国人力行实践,重振人心,改造国人传统“知易行难”的错误心理。 二、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1)提出背景孙中山早年曾在英美及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学习,非常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这时,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孙中山流亡海外,后经日本去欧美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他“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这就形成了三民主义的雏形。(2)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含义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权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3)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新三民主义(1)提出背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它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战争的结局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将旧三民主义进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2)主要内容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规定“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反对土地权“为少数人所操纵”。稍后他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评价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三)巩固小结: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反清革命实践中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继而又顺应历史潮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四)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板书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思想 提出背景一、“知难行易” 基本内容 评价 提出背景 旧三民主义 主要内容二、三民主义 评价提出背景 新三民主义 主要内容 评价第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涵义,能够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 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区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二、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三、教学难点:区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革命斗争。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二)讲授新课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2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他亲自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与此同时,广东的杨匏安也发表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那时候宣传马克思主要的刊物,还有每周评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各地还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3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1918年8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时,在李大钊等帮助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底他从种种主义中选定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阶级条件;第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更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国际条件。二、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毛泽东认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要求我们实事求是,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第三,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三)巩固小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四)课堂练习: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板书第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中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思考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二、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中共“七大”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和新中国的建立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2. 过程与方法通过和同一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奋斗历程,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通过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培养其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感。二、教学重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容及评价三、教学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二)讲授新课一、重要的历史转折1“两个凡是”与“文化大革命”后的两年徘徊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去,但出现了两年徘徊的局面。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倾错误,集中体现在“两个凡是”上。这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2邓小平为实现伟大转折进行的不懈努力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同时也是一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则分歧的争论展开了。邓小平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一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亿万人民从盲目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中惊醒,从而拿起实事求是这个思想武器去评判是非,特别是敢碰“文化大革命”这个当时的禁区,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不仅仅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讲话,为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成了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条件。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底,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更是邓小平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的阶段。1中共十二大党的十二大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思考过程中,诞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阐明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成为新时期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中共十三大为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在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这次大会在认识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已经提出,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从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时期,更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完善阶段,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1“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以新的论述和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重大标志。2邓小平理论的其它内容邓小平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扩大对外开放,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3“邓小平理论”最终形成并写入党章1992年秋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就是难以想象的。新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他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以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带有时代特征的重大课题,具有普遍意义。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国度里,社会主义红旗不仅不倒,而且更高地举了起来,这个事实本身就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邓小平理论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之路。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中国共产党内,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立足于我们党的实际状况,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决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在新世纪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巩固小结: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四)课堂练习:课后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板书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重要的历史转折1“两个凡是”与“文化大革命”后的两年徘徊2邓小平为实现伟大转折进行的不懈努力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中共十二大2中共十三大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2邓小平理论的其它内容3“邓小平理论”最终形成并写入党章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