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569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三、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领会和把握好本节的教学要旨。课程标准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标准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显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策略的着眼点。其次,教师应对数学模型及其教育价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再次,在教学中,可以循着现象本质现象,或者具体抽象具体的思路,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本节教学可以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延伸开去: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细菌的种群数量就能达到一个天文数字。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不难得出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教师可直接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66页上表格,并依据表中的数值,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现象和规律可用数学语言(公式和曲线图)表达出来。当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预先将教材中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接着,教师简要讲解数学模型的概念,强调以下两点。(1)数学方法的介入,使我们对大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数学方法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方法:在科学史上,牛顿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立和应用数学模型的大师,他们将各个不同的科学领域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电磁学中的麦克斯伟方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生物学中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等,都是经典的应用数学模型的光辉范例。在当代,由于计算机的运用,数学模型在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2)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也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建立可以表述生命系统发展状况等的数学系统,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学生有了以上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础,教师再进一步阐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教材中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介绍了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适当加以展开,丰富其内涵。例如,第一步观察研究对象是为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便是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得出的规律。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将生物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生命现象和规律往往不是数学化的,这就需要善于从具体现象中抓住其数学本质。第二步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第三步是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即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当呈现为某种数学模型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要避免离开生物学讨论数学的倾向。第四步是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理想状态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简单的,而生物学中大量现象与规律是极为复杂的,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例外的现象,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在上述以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为例的教学中,已经交待了“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因此,可以通过列举事例,引到“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上来。又如,按达尔文的估计,一对象,如果保证食物和其他条件,在没有其他生物或天敌危害的情况下,740750年后就可繁殖成具有19 000 000个个体的巨大种群。这表明种群具有巨大的增殖能力。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生,因为,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各个种群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制约下,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说来是平衡的,种群的个体数是稳定的。由此引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尽管物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自然界中,种群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所以在自然界,种群总是在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达到相对稳定。有关“S型曲线”的教学,可具体分析教材中的高斯实验。例如,为什么大草履虫第二天、第三天增长较快,而第五天以后数量基本稳定?高斯实验的条件与“问题探讨”中的条件有何区别?理解了“S型曲线”后,学生对“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就不难理解了。关于“S型曲线”应用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思考与讨论”活动来进行教学。灭鼠时,如果我们只采取杀死老鼠这一办法,效果往往不好。因为如果我们杀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反而降到指数生长期,因而老鼠将按指数增长,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数量。更有效的灭鼠办法是既杀死老鼠,又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使环境容纳量降低,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老鼠的种群数量。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食物、水和空间是影响人口多少和增长率的限制因素。自然界中多数生物种群都已达到稳定期,总体上看,许多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再增长,而是波动或变动。关于“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例进行讨论,总结出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穿插了两则“与社会的联系”,这是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四、探究指导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1.提出问题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酵母菌生长的条件与种群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探究的问题。例如,在不同温度(以及通氧、通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不同培养液(如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等等。2.作出假设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作出假设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搜集资料进行研究。作出假设需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更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假设,但同时,教师应提出“合理提出假设”的要求,要围绕着问题,根据预期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假设。3.讨论探究思路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讨论能使学生明白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具体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4.制订计划本实验时间较长(7天),因此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5.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果与假设是否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