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110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温故知新】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1.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2.辩证否定的实质?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4.创新的社会作用?教 案【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一、互动探究: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1、议一议:辩证的否定是否就是抛弃?(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新生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又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保留,是“扬弃”。(3)把“扬弃”理解为抛弃,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在实践中是有害的。2. 议一议: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3. 议一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二、【原理与方法论归纳】创新(2条原理)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紧,请认真听讲,老师和其他同学会和你一起解决的。三、知识盘点: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吗?围绕该内容,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能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试试看,你能行!巩固案一、单项选择题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 )A.事物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3.郑板桥有诗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寓意是(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对立统一的原理4青藏铁路的修建实现了三大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A B C D6.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7.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A BCD.8.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9.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10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 )具有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BCD11.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12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910件,增速居全球首位,但专家指出,我国属原创性的专利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A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B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认识和改造规律C解放思想,勇于否定一切既有理论D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发展真理13. 以下观点对创新认识正确的有()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A. B. C. D.对于中国公众非常关心的中国人获诺贝尔奖问题,担任诺贝尔奖物理学评奖委员会主席的SuneSvanberg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演讲中直接点题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回答1415题。14.从哲学上看,SuneSvanberg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只要大胆创新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只要创新就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没有创新就难以实现认识的飞跃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A. B. C. D.15.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要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创造新的规律A. B. C. D.二、非选择题1. 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结合材料,从辩证的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12分)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CCAA 6-10:AADBC 11-15:CDDDA二、非选择题1.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合理的内涵,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不断的继承。但齐鲁文化也存在着糟粕和过时的东西,我们还要大胆的抛弃。(6分)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6分)学习评价1、你完成本“案”的情况( ) A.很好 B.较好C.一般 D.较差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情况(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C.一般 D.较差3、你的收获与困惑: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