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015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本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和认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三、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式:采用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归纳说明的方法,用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张岱年老先生的话: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引出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身临其境 畅谈传统文化,包含一些糟粕的内容,为之后的传统文化两面性分析做好铺垫。(让学生由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准备资料供学生讨论(分别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个方面)(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习俗的继承A.概念: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B.地位: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地位:(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4)传统思想的继承A.概念: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B.地位: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引导学生就某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归纳出传统文化的含义(过渡:通过对大量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仍然会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但传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学生活动:朗诵: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在开始对传统文化糟粕内容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其双重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观点碰撞:传统文化是财富?是包袱?把学生分为两组,讨论、合作学习完成。1.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屯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课后作业: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以下为参考内容:1、考察内容: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2、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 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开展题为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讨论会,引导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变进行探讨。课堂小结: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