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010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目录】第一章,公元500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第一节,中国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分裂。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经济。江南开发。手工业。文化。农学。艺术【书法、绘画、石窟】。宗教。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六、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曹丕建魏265被西晋取代,随后刘备建蜀汉263被曹魏灭亡,孙权建东吴280亡于西晋。317西晋亡东晋建于建康至420年被南朝宋取代,随后齐梁陈相代,589年亡于隋。439年北魏建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齐亡于北周,北周581年被隋取代,589年统一中国。此一时期为南北民族、游牧农耕、中外文化大融合时代。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农耕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由于属于寒冷时期,蒙古高原牲畜大批死亡,游牧民族南迁,进攻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汉族,汉族被迫南迁长江流域。民族的迁徙,导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的交流,中华文明出现新的孕育,为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条件。九品中正制。1】内容:又称九品官人法。内容主要有:A设置中正。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人物品评,各郡设小中正官。B品第人物。中正官负责品评同籍士人。品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品评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C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2】评价:世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和世族势力在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矛盾开始缓和,士族开始逐渐垄断大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3】内容: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新的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4】评价:自上而下的鲜卑族封建化改革运动。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加速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经济。封建经济有所发展,但北方战乱频繁,破坏较大;南方虽然获得开发,但水平没有超过北方;商品经济严重倒退。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1】江南开发。东汉末年至东晋,北方游牧民族南迁黄河流域,带来畜牧业生产经验;黄河流域人民南迁长江流域,带去先进工具、经验、种子,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护生产的措施,南方普及牛耕,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耕牛,这些因素促进了江南开发。南方稻麦兼种、水陆互补,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流域得到开发,到南北朝末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2】魏晋南北朝农业进步。耕耙耱技术成熟;曹魏马钧改进翻车。3】经济重心南移。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促进南方进一步开发,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北宋灭亡,北民南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造纸业、制瓷业成为新的行业。纸取代简牍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当时出现了洛阳、长安、建业、扬州等造纸业中心。北朝烧制出了白瓷,打开了瓷器发展的广阔天地。发明灌钢法,推动冶铁业发展。商业。出现草市,以物易物。文化。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综合,外来文化丰富了本土文化。科学。南朝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领先世界千年。齐民要术。 1】背景。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2】内容。各种农作物栽培、经济林木生产、野生植物利用等;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农副产品加工、工具和日用品生产等。涉及的主要技术有改造土壤、作物轮作、绿肥种植、选种育苗播种,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区种法”,果树和林木扦插、压条和嫁接等育苗方法以及幼树抚育技术。家畜饲养的经验,选取良种、家畜的雌雄比例、繁育数量、动物杂交、无性繁殖等内容,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 3】评价。北魏贾思勰所著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艺。1】书法。魏晋成为自觉的艺术。曹魏钟繇化隶为楷,奠定楷书基础。王羲之、王献之行书、草书特别著名。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的代表作。2】绘画。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提出“以形写神”理论。3】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都是佛教艺术。4】文学。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世说新语等人物轶事小说。宗教。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1】道教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