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十六、《孟子》二章》教学案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898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十六、《孟子》二章》教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十六、《孟子》二章》教学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十六、孟子二章教学案华东师大版引导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尊为“亚圣”。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期,他的“仁政”主张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反复诵读落实主要实词和虚词(见课件)内容要旨浩然之气的特征:至大至刚,塞满天地之间浩然之气的来源:配合义与道浩然之气的形成:心中不停的集义,还不能违背规律地助长。说理特征:使用寓言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思考:如何理解“义”与“气”之间的关系?浩然之气一定要得到义与道的配合辅助,否则会衰竭。内心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可见二者密不可分。第二课时鱼我所欲也反复诵读落实主要实词、虚词、句式(见课件)内容要旨通过比喻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正面阐述儒家主张:人之所欲有胜于生,人之所恶有甚于死,故要舍生取义从反面论证观点:要舍生取义初步得出结论:义重于生,是人之本心。举例论证:生死关头的普通人也有“义”:宁肯饿死也不忍受羞恶(不食嗟来之食)。与前一层对比论证:失去“义”(羞恶之心)的人往往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与虚荣。得出结论:失去本心的行为该停止了。说理特点n 比喻论证n 对比论证 n (假言推理中的归谬法)作业:1、 选择有特点的句子翻译并赏析。2、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你认为孟子的选择有现实意义吗?3、 背诵鱼我所欲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