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8869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 第二节 经济周期,对于现实经济的观察,人们容易被当前经济的波动所左右,衰退令人沮丧,扩张尽管带来了希望,但又使人们担心通货膨胀。 然而,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考察 一下更长期的经济活动,波动的重要性也许会淡化,而增长、总产量的不断上升则成为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研究从短期、静态的分析,进入到长期、动态的分析。,时间,GDP,实际GDP,潜在GDP,第一节 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概况 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三、经济增长模型,一、经济增长的概况,1、概念 一国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总量的增长。 通常用变动率作为衡量指标,G=y/y 2、衡量指标 实际GDP增长率 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注意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 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 经济结构的变革、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反映经 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增长问题。而 发展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发展问题。,3、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富国的经济增长,(1)这五个国家都经历了十分强劲的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时,人均产出会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将得以改善。 (2)五个国家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在1973年以后开始下降,日本、德国、法国更为明显。 (3)五个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趋同。1950年日本的人均产出只有美国的16%,而到了1998年,这一比例为77%。 这也同时意味着曾经落后的国家增长速度可以更快,缩小与最富国之间的差异。,更大范围的比较,更为广泛的视角,当我们把考察对象扩大到世界范围,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不断增长的,但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经济并没有增长的更快,甚至是负增长,而收入的趋同现象在更大范围内也并不存在。 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的差异,直接导致人民生产水平的差异。而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使穷国变成富国。 如果以美国100多年来2%的人均GDP增长率,35年就可以翻一番,以亚洲四小龙近几十年人均7%的增长率,10年就翻一番。,4、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一般把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的论动态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1)50年代,主要研究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探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 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的新古典模型、斯旺的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等 (2)60年代,主要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丹尼森、库兹涅茨等。,(3)70年代以后,侧重点是经济增长的极限。 1968年,有30多人成立了“罗马俱乐部”,出版了,预言1970后,能源迅速减少使经济增长减慢,递减为0,人口也因食物、医药缺乏而停止,人类将在2100年之前崩溃。 (4)80年代末-90年代后开始研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内生化、人力资本等。,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1、经济增长因素分类 (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包括劳动、资本存量、土地投入,由于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而主要考虑劳动、资本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数量的增加,但并不能提高生产率;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身体素质、劳动技 能、教育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资本存量:资本品主要指机器设备、厂房和配套设施等,当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时,生产率会提高 (2)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 资源配置优化: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 规模经济:由于市场扩大、协作、专业化程度 提高等所导致的。 知识进展:包括技术进步和管理知识的进步 此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其他因素,如何理解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称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又称效益型增长方式。,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 (19291982年),要素贡献率的国际比较,2、经济增长率的分解,为了解上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用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以说明。 Y=ALK(假设只使用劳动L、资本K,+=1 ) 对生产函数取对数再微分后:,为劳动的产出弹性(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份额),为资本的产出弹性(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份额) 表示产出增长率, 劳动投入量增长率 资本投本量的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Y Y,=,A A,+,L L,+,K K,A A,Y Y,L L,K K,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来解释: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可以作为余量间接得到,有时也称为残差: A/A = y/y - L/L- K/K 例:已知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增长率为2%,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6%,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30%,在以上假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三、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1、假设条件 (1)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储蓄函数为S=sY(为了与人均产量y区别) (3)不存在技术进步 (4)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n= ) (5)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N N,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 人均资本 k=K/N。s是储蓄率,S=sY。 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的条件为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K(0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K 所以K = sY-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K/N=sy-k , (1) k=K/N,化成增长率, k/k= K/K- N/N K=( k/k)K+nK,除以N,得K/N= k+nk(2) sy =k+(n+)k 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n,sy =k+(n+)k 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整个经济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增加每个人的人均资本占有量,称资本的深化,(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设备) 另一部分按原有的人均资本水平装备新增加的人口和替换折旧资本,资本的广化。(为新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设备),根据函数 Y=F(N,K)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则两边同除以N Y/N=F(N/N,K/N) y=f(1,k) 这是人均生产函数曲线,3、稳定性分析,稳态:指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 在sy =k+(n+)k,如果k0,人均储蓄恰好等于新增人口所需配备的资本量。所以稳态条件是: sy = (n+)k, k0,经济处于稳定状态。 y、k均衡定,注意,稳态时y、k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资本存量都在增加,并且总产量和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同,均为n。 k=K/N , y=Y/N 因此稳态中,总产出的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 即经济增长率g =Y/Y=N/N=K/Kn 可见,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当储蓄增加时,人均储蓄曲线向上移动。 形成新的稳态。在新的稳态时: 1)短期人均产出增加,人均资本增加。 2)长期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所以增长率在短期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劳动人口增长率水平。,4、储蓄率的提高,5、人口增长率提高,当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n时,导致(n+)k线向上移动,形成新的稳态水平。 可见,人口增长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结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相同的储蓄率,不同的人口增长率,可以有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6、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人均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黄金分割律。 结论:如果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f(k)=n,黄金分割律:使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人均资本。 1)由于总产出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 = C + I,若两边同除N,则有: Y/N = C/N + I/N(不考虑折旧) 2)由于Y/N = f(k),I/N=K/N = k+ nk, 则有: f(k) = C/N + k+ nk 人均产出f(k)可以配置到人均消费C/N、资本深化 k 、资本广化nk三种用途上。 C/N = f(k) - k- nk 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对上式两边对 k 求导,则有:f(k) = n,七、考虑到技术进步后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给定的,即A是以一固定比例g增长。 基本方程为: sy =k+(n+g+)k 稳态时, sy =(n+g+)k 可见,就稳态分析而言,引入技术进步并没有对结论产生大的变动。,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的划分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三、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四、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的划分,1、定义: 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表现为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运动。 注意: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2)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3)虽然每一次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每一个周期都是衰退与扩张的交替。 现代经济周期,建立在经济增长变化的基础上,经济周期指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时间,GDP,实际GDP,潜在GDP,2、经济周期的阶段: 2个大阶段: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 4个小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衰退阶段的特征: (1)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 (2)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 (4)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二、经济周期的类型,1、 基钦周期短周期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基钦 提出时间:1923年,发表论文经济因素中的周期和倾向 周期长度:40个月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代表人物: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 提出时间:1860年,发表论文论法国、美国和英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 周期长度: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 代表人物: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 提出时间:1925年,发表论文经济生活中的长度 周期长度:50年,4、熊彼特的多周期 代表人物:美籍澳地利经济学家 提出时间:1939年,出版著作经济周期 提出存在三个层次的经济周期,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这三个周期是并存和互相联系的,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其中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三、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一)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一)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纯粹货币理论 2、创新理论 3、心理理论 4、消费不足理论 5、投资过度理论 6、太阳黑子理论 7、政治周期理论,(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化,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关于总需求决定的理论,因此,认为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是总需求,而且是总需求中的投资。 (1)净出口不是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 (2)政府购买也不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反而是平抑经济波动的因素; (3)消费支出虽然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但消费支出相对较为稳定; (4)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变动,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加速原理与加速数 2、用乘数加速数的相互作用解释经济周期的形成(定性) 3、乘数加速数模型(定量),1、加速原理与加速数,(1)加速原理: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国民收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乘数理论只是说明了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没有说明国民收入对投资的影响。 (2)加速系数: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K为资本量,y为国民收入,原因,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 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即收入增加会引起投资的增减,并且是加速数的增减。 同时,加速数与乘数一样,是“双刃剑”,产量增长时,投资加速增加;产量减少时,投资加速减少。,在讨论加速系数时,可以用资本-产量比来分析 资本产量比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几单位的资本量,即资本与产量比例。 假定资本产量比不变,则加速系数也不变。 例:如果一单位货币产量所需资本货币量为2单位,K y,=,2 1,=2,那么加速系数,资本增量就是净投资 i表示净投资 净投资并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化量的函数。,=,i y,净投资是产量变化的函数,例如:已知资本产量比为2,2、用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解释经济周期形成,由于某种原因投资增加 国民收入更大的 增加 投资更大增加达到顶峰,由于资 源条件的限制,国民收入增加减慢 净投资减少 国民收入倍数减少 投资更大的减少 谷底。一个扩张、萎缩的过程。,乘数作用,加速数,加速数,乘数作用,加速数,3、乘数加速数模型,yt=ct+it+gt ct=yt-1 it=v(ct-ct-1) yt= yt-1 + v(ct-ct-1) +gt = yt-1 + v(yt-1-yt-2) +gt,yt-1指上期收入引致的消费,指由消费变化引致的投资,=0.5 v=1,不考虑第1期以前的情况,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启示: 1.投资、收入、消费相互影响; 2.政府支出为一固定的量,靠经济本身的调节会自发地形成经济周期; 3.可以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影响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等来缓和经济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