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教案 选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802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教案 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教案 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教案 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教案 选修5【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以及造成危害的学习,让我们学会一些求生技能。【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过程与方法: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教学重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发生过程。【教学难点】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滑坡和泥石流的控制因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地震灾害(结合身边实际用案例导入新课)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导学问题一)地震灾害属于地质灾害,除地震灾害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灾害属于地质灾害?你能说出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发生过程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以外,还有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害都很大,所以我们要研究学习地质灾害。(导学问题二)最主要的、影响最大、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震引起的,那么什么是地震?地震是什么结构的?(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0-21,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构造(如教材图2-1-2所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导学问题三)我们知道地震的破坏力一般非常强大,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1,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 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导学问题四)同一个地震对其影响区域的破坏程度是不是一样的?大体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叫做烈度。同一次地震,距离震中距的远近不同、地面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不同,表现出来的烈度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却有多个烈度。(导学问题五)不同的地震有着不同的成因,有的是自然原因导致的,有的则是由认为原因导致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地震分成哪些类型?(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1,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按照震源深度和成因机制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般震源越浅,破坏力就越大。不同的地震类型有着不同的成因机制。(导学问题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地震发出的地震波,都是由两种类型组成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两种?(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2,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是横波(也叫S波)和纵波(也叫P波)。因为前者传播较慢,所以地震来临时,我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转承)2008年9月8日8时许,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新塔公司选矿厂的尾矿库发生垮坝,宽约600米,长约3公里泥石流将下游的一个农贸集市和两个村子的部分房子冲跨。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8年9月10日17时许,已有128人在事故中遇难。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导学问题一)滑坡和泥石流也是对人们危害较大自然灾害。什么是滑坡?什么又是泥石流?(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2,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导学问题二)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都具有突发性,都多发生在山区。(导学问题三)但是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却不尽相同。它们都有自己的发生机制,这些发生机制都有哪些?(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滑坡和泥石流各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导学问题四)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滑坡和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控制因素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导学问题五)有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滑坡和泥石流就可能会形成,当滑坡或泥石流快要形成时,往往会有前兆。这对我们防灾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滑坡的形成经历那些阶段?(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23,总结答案,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经历三个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对滑坡进行治理。(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地震灾害1地震概述(1)定义(2)地震的结构(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1)按照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2)按照成因机制: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3地震发生过程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定义:(1)滑坡;(2)泥石流2发生机制:(1)滑坡: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2)泥石流: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3.发生过程【随堂练习】1.从世界自然灾害统计来看,下列自然灾害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地震干旱洪涝台风ABCD2.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 )A地震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3.有关地质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人类无法防御4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成因相同B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的下滑现象C泥石泥即特大洪水爆发D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较广5.(xx年高考,全国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_,它是_(国家)的首都。(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答案:(1)8263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2)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3)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24活动题。预习第二节。【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危害我国较重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结合唐山大地震和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来讲,效果很好,能够激发出学生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学案设计课题:地质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2.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4.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知识预习】一、地震灾害1.地震是 现象,它主要是 等地质作用引起的 的结果。2.震级是 。震级越高, 越大。3.烈度是 。烈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也与 、 、 等因素密切相关。4.构造地震由 引起的,外力作用如 、 等都可能诱发地震。5.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6.从 发出的地震波, 波传播速度快, 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和 ,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 ,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并导致 等严重后果。2.在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中, 、 等自然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滑坡的发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 、 ;泥石流的发生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 、 。3.人为因素对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往往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例如: 等。【典题解悟】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地震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解析:地震、火山、泥石流、洪涝同属于自然灾害,但洪涝属于气候灾害。答案:D2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 性。(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解析:本题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并考查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答案:(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区面积大。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 滑坡【知识梳理】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概念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按震源深度划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地震灾害类型和机制按成因机制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发生过程:震中区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滑坡概念泥石流特点:突发性不稳定的山坡滑坡基本控制因素软弱面的存在滑坡和泥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石流灾害发生机制充足的水泥石流基本控制因素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滑坡的发生过程: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达标检测】1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2地震作为主灾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有( )海啸滑坡火山喷发龙卷风ABCD3位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山脉是( )天山山脉台湾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脉ABCD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5关于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6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 )A地震灾害B滑坡C泥石流D火山喷发7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中D烈度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水下10km(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印尼发生的海下地震的震级达到9.0级)。震中距海岸约30km,地震及其引发的强大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89题。8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9在此次海啸中,死亡较多的外国旅客中,主要来自西、北欧国家。西、北欧国家的游客多选择在冬季去这一带旅游,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A西、北欧国家缺少冬季旅游景点B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C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度,此时,大多数地区处于极夜时期D现代交通的发展10下列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的是( )A地震B滑坡C台风D霜冻11综合近年的GPS测量结果,菲律宾海板块平均每年以30角向西北移动82厘米,与台湾所处的亚欧板块形成顶撞。“921”台湾大地震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而板块造成的冲撞集中在车笼埔断层,本次地震震源深仅1km花莲东部正是菲律宾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交撞地带,这里直接可以在地表观察断层的活动,是世界少有的可测量活断层的地质奇观。科学家们的测量结果表明,这里每年被菲律宾海板块顶撞而垂直升高1厘米,向西北推移23厘米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菲律宾海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中的 板块。(2)台湾位于_地震带上。(3)由上述数据看出地壳以 运动为主。(4)如果这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破坏程度将有什么变化?答案:1B2A3B4C5D6A7C8C9B10B11(1)太平洋 (2)环太平洋 (3)水平 (4)破坏程度将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