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咬文嚼字课后巩固 新人教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8688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咬文嚼字课后巩固 新人教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咬文嚼字课后巩固 新人教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咬文嚼字课后巩固 新人教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咬文嚼字课后巩固 新人教必修51.选出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婵娟(chn) 斟酌(zhu) 不即不离(j)B.憎恶(w) 滥调(ln) 锱铢必较(z)C.倒涎(xin) 尺牍(d) 举不胜举(shng)D.岑寂(cn) 蕴藉(j) 剥啄有声(b)解析:A项中应为不即(j)不离;C项中应为举不胜(shng)举;D项中应为蕴藉(ji)。答案:B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乞灵 援例 涵义 若隐若现 索然无味B.流弊 炼字 凝练 变化莫测 刻苦自励C.滥调 肺腑 斩截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D.付梓 因缘 玩索 自明得意 点铁成金解析:D项中自明得意自鸣得意。答案:D3.下列句子,表达语气最重、感情最强烈的一项是(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B.没有骨气的文人是你。C.你真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D.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解析:根据语感“你是”“没有”“你真是”只是单纯的叙述语,语气较轻;而“你这”则是坚决的判断,语气较重,且表示出一种极端憎恶的感情。答案:D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解析:A项转折语意过强,B项应为选择关系,C项强调的意味未表达出。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B.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愈走就愈平滑俗滥。C.我希望读者从这些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用的谨严精神。D.通过学习咬文嚼字,使我明白了语言和思想感情相随而变的道理。解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和”应改为“还是(或)”;B项句序不当,应为“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D项无主语,去掉“使”或者“通过”。答案:C6.下面八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文学是艰苦的事 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你不能懒,不能粗心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八个句子属议论性质,凡议论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依据这个认识来审视各项,首先要认定,担负“提出问题”职责的究竟是句还是句。统观全文段,各句大都与“希望”有关,据此可认定句为起始句。于是,先淘汰了A、C两项。比较B、D两项,只要确定了与句衔接的是句还是句,即可选出答案来经过试读与思辨发现,句与句对接,意思不贯通;而句与句对接,则十分流畅。可见,此题答案非B项莫属。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7.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解析:文段开头几句就是讲的这个问题。参考答案: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因为“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8.文中“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解析: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套板反应”即在事物发生时,毫不斟酌地使用一些眼前立即想到并安于此的套语滥调。9.文中在谈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时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其理由是什么?解析:本段内容主要是谈论“套板反应”,韩愈的话是其观点的重要论据。参考答案: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俗滥的语言显示思想情感的混乱;去陈言才能真正作出不是“下乘”的文章和避免“套板反应”。10.这段文字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解析: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既要准确又要全面。参考答案: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综合拓展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解析:通读全文整合主要信息,归纳概括。参考答案: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12.本文作者是如何理解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的?解析:对一些人的观点进行否定,接着在下文第四段中肯定其观点。参考答案: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13.本文作者是如何理解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解析:概括第三段中的主要信息。参考答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讲读书要广博,二是要用心体悟。14.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解析:从比较中可看出两篇文章的主旨并不矛盾,两者角度不同:前者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后者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参考答案: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二)表达交流15.有一篇报道,付印前,标题为“孔乙己喝过的黄酒产量大增”。有人提出:孔乙己喝过的酒又拿来喝,有不卫生之感,建议把标题改为“绍兴黄酒产量大增”,但责任编辑认为删去“孔乙己”,会使标题缺少文化品位。又要“卫生”,又要“文化品味”,请重拟一个标题,力求两全其美。解析:按照要求尽量写得响亮、有人情味。参考答案:昔日孔乙己喜欢的绍兴黄酒今日产量大增1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等。)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阳,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比喻句的仿写,需要找准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及其关系,特别是“岁月”与“风云”、“理想”与“北斗”各自和整体之间的修辞关系,再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确定意蕴,组成完整的富有理性的句子。参考答案:春风是圆舞曲,东风是交响乐,悦耳的风铃奏响生命的旋律,高尚的灵魂则是栽种在心田的常青树。/游子是山泉,母亲是大海,生命的航程穿越五湖四海,故乡则是心中永远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