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233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讲述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而讲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以及古代大城市的发展;最后讲述了在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以及特点。在本课中重点掌握的应该是宋元及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以及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还有古代官控贸易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古代商业的发展理解比较难一点,特别是对于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理解不太容易;对于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特点理解偏难。是我们在本科讲述的着重点。五、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检测。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七、课时安排:1- 2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富商大户你们熟悉吗?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商业祖师是哪一个,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吗?我提几个人看看你们知道吗?知道陶朱、猗顿吗?知道子贡吗?知道古代美女西施的丈夫是谁吗?他就是范蠡,也就是后来的陶朱公,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商业的祖师爷。中国古代的商业是否很迷人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吧!(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教师讲解: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政府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探究二: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材料五 (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讲解: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1分)(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讲解: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讲解: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探究三: 什么是朝贡贸易?其目的是什么?讲解:定义:朝贡贸易指政府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探究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讲解:商业起源很早,并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四)反思总结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当堂检测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 A.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 B.古代人们追求名利C.私商活动活跃 D.工商食官现象严重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A. B. C. D. 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4.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宋代的农村集市 .唐代的农村集市 .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答案(CACB)(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经济政策。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识记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同时对重农抑商政策进行科学的理解;最后对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进行辨证的分析。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练习。九、板书设计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2、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2、主要特点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 3、海禁和闭关锁国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以前2、宋朝时期3、古代大城市的发展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而学生对于明清时期商业的特点把握不好,同时对于坊市的发展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还有学生对于朝贡贸易的特点感觉难以理解;今后应作为加强的重点。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历史 编写人陈鲲 审稿人阎明刚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的发展3、认识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二、预习内容1、 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隋唐及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 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中国古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代表。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官控贸易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2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3从商业的兴起、市场的发育和专制政府控制商业等方面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二、学习过程1、 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2、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教师讲解: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政府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探究二: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材料五 (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讲解: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1分)(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讲解: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讲解: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探究三: 什么是朝贡贸易?其目的是什么?讲解:定义:朝贡贸易指政府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探究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讲解:商业起源很早,并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3反思总结: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4当堂检测: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 A.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 B.古代人们追求名利C.私商活动活跃 D.工商食官现象严重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A. B. C. D. 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4.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宋代的农村集市 .唐代的农村集市 .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答案(CACB)课后练习与提高一、 选择题1、我们现在知道“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 A从事商业贸易的人B善于经商的商朝人C铁制工具D专门收商业税的人2、“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宁波商帮和晋商B宁波商帮和徽商C晋商和徽商D湖南商帮和徽商4、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秦朝B西汉C南朝D北宋5、中国古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 A西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6、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A杭州B大都C泉州D扬州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A商行B柜坊C票号D商号8、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的是在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9、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找 A柜坊B邸店C瓦子D市舶使二、问答题: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比较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共同点。参考答案选择题 1-5BACDA 6-9 CBBD问答题:新气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大商人资本雄厚;出现商人的祖师。特征:繁荣。表现:城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买卖时间延长,出现早市和夜市等;商品种类增多,商税在政府财政中比重增加;出现纸币;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发达;涌现出众多商都。共同点:商业进入新时期,出现许多新气象;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私人商业资本雄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