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庄周买水(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166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庄周买水(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庄周买水(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庄周买水(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庄周买水(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寓言的文体特点。了解文中的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仓颉造字”“涸辙之鲋”及秋水等。2.领悟这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复述课文,体会作者巧妙、合理的想象。2.理解课文的寓意,把握课文形象说理的特点。3.品读课文,感受寓言式杂文调侃的笔调、诙谐的语言、借树开花的写法、古老的神话色彩。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形象说理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寓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教学难点1.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2.品读赏析课文,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的故事情节。2.复述法。3.讨论点拨法。本文构思新巧且富有趣味,教师宜在学生反复朗读、互动探究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4.品读鉴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合作研讨,探究本文的寓意,理解课文的主旨;品读鉴赏,体会寓言式杂文的美点。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当代寓言故事庄周买水。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跟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选几位同学解释文中的典故。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形象生动。叙述人应读出调侃的语调,东海、河伯、濠梁三处的办事员由一人充当,应读出世故、自得的情态,庄周的话应读出无奈、困惑的语意。三、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意1.小组推荐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点。2.教师出示全文情节简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图示: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寓意1.提问:寓言诗人拉封丹认为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请大家谈谈,这篇寓言式杂文有什么寓意?学生前后座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研究,要求人人发言。小组组长负责记录发言情况。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成果展示:第一小组:这则寓言鞭挞社会上乱涨价乱收费的不正之风。文章中:水在东海每吨1元;到河伯处每吨10元,另加2的好处费;到濠梁每吨50元,九折优惠;最终一吨水变成47元,这分明是“生财有道”的不正之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坑害百姓。第二小组:这则寓言讽刺社会上商业部门受利益驱动而投机取巧、坑害人民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庄周到东海买水的戏剧性情节让人哭笑不得。到东海买水,几经周折(从东海到河伯处到濠梁),最后又回到东海。不变的是东海水,变了的是水的价格还有身心劳累的庄周。河伯处和濠梁处巧取豪夺,让庄周劳心竭力又破财。第三小组: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各部门的趋利倾向。庄周呕心沥血创作的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3本而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回,这是出版社受利益驱动做出的选择;河伯买水,囤积居奇,转手倒卖提货单,水价暴涨,还是为了利;东海波臣苦于干渴,濒临死亡,是利益驱动的牺牲品。第四小组: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经济大潮初来之际,人们的意识、观照事物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盲目、畸形、扭曲。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信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理解。是啊,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变化源于利益驱动往往不成熟,甚至有些盲目、扭曲,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庄周被迫弃文从商、庄周买水几经辗转受尽劳苦、东海波臣受渴濒死等等情节,都暗示着这一切。3.学生自由质疑,或指名请别的同学回答,或请教师回答。学生提到的问题有:(1)文章结尾写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有何作用?(2)文章有关车辙中的小鱼求救这一部分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或者把这一部分文字改成“好不容易又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东海。负责提水的倒很热情,拿过提货单,又是忙着咋唬大车,又是忙着提水,不让庄周动手。桶装满了,庄周忙捧上烟表示感谢。提水者手一推:不抽烟。手续费每吨一元,共计一百元。”下接原文“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合作研讨。明确:天降甘霖,无疑会给缺水受干旱之苦的庄周、车辙中的鲋鱼以安慰,暗示社会经济大潮的涌来会给我们带来变化,我们应理性地认识生活,认识变革。这一情节的安排,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的热切呼唤。更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去掉“车辙中的小鱼呼救”这一情节,加上提水的手续费一百元,与下文衔接较恰当,也更淋漓尽致地鞭挞了卖水者随意加价、恶意勒索的丑恶行径。但是无形中削弱了文章的批判力量,限制了文章的写作范围,过于直白,失却了原文表达的空灵、蕴藉。作者活用了“涸辙之鲋”这一典故。“涸辙之鲋”比喻陷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文中的小鱼是东海波臣,就连东海波臣都因饥渴而濒临死亡,那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五、品味赏析,美点寻踪提问:这篇寓言式杂文颇受读者喜爱,你认为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集体交流。学生甲:我认为文章的艺术魅力表现在新奇而又合理的想象。作者善于将有关庄周的诸多典故通过想象巧妙组合在一起,赋予鲜活的时代内容,如庄周弃文从商、河伯倒卖水、涸辙小鱼身为东海波臣却受干渴之苦等。学生乙:浓浓的神话色彩和古老的意味赋予本文不凡的艺术魅力。学生丙:杂文是用文字描绘的漫画,寓深意于幽默讽刺中。作者用调侃的笔调,将讽刺对象漫画化,让人忍俊不禁,如:河伯手下长发披肩的女郎,濠梁吴主任那经久不息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丁:本文最大的艺术特征是形象说理。借寓言故事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举重若轻,引人深思。六、课堂小结文章巧借庄周买水的故事,揭示了社会转型初期在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之下,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批判了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思想倾向,呼唤理性的到来。文章说理形象而深刻,想象巧妙而合理,语言幽默含蓄不乏讽刺色彩,是杂文园地的一朵奇葩。七、布置作业1.课外选读刘征的杂文。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多扑上十下猫妈妈用一个皮球当老鼠,训练罗东、罗西和罗南的捕鼠本领。她把皮球滚出去,让几个孩子去追赶,谁先追上,猫妈妈就表扬谁。开始,三兄弟感到这个游戏很有趣。妈妈一丢出皮球,他们就争先恐后地去追去抢。大家吵着嚷着,跳着蹦着,玩得十分开心。但是时间一长,罗东和罗南就感到腿也疼了,腰也酸了,身上也没劲了,脚步渐渐地慢了下来。练到最后,他们干脆躺在地上,看到皮球到处滚,也懒得动一动。只有罗西咬紧牙关继续训练。罗西的体力并不比罗东、罗南强多少,他比罗东、罗南扑皮球的次数也就多个十下。但是,他坚持每天多扑上十下,一个星期如此,两个星期如此,一年12个月,他月月都是如此。到一岁的时候,妈妈测验三兄弟捕捉老鼠的本领。罗东、罗南能够抓到的老鼠,罗西都能抓到;罗东、罗南抓不住的老鼠,罗西也能抓住。罗东、罗南很不服气,他们说:“比起我们来,罗西每天不就是多扑了那十下吗!”妈妈说:“孩子们,可别小看了这十下,你们的差距,就在这十下上。”(选自古利特和罗西,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xx年1月版)提示:“坚持就是胜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板书设计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4题。河水和大堤刘 征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_,或沉或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颤动了一下。“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崩裂了。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撞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四野,吞噬了家禽,吞噬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自由,_。1.仿照文章第2段中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2.请在第3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3.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上面一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4.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参考答案:1.有的扬帆,像老鹰鼓动翅膀。2.仰 浮3.在两条大堤之间4.纪律约束人的自由,但纪律又给予人自由。(无标准答案,凡能正确表达约束与自由辩证关系,语言富有格言意味的句子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