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985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难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来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这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通过图片、访谈、切身体会等有比较直接的感性认识,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易于调动学生思维。本课引言部分选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主剪者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由此,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在改良道路上的进步性。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主张?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第一目,“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教材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介绍了战争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选取了比较有典型性的衣、食、住、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在国门打开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在讲述变化内容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完整认识,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必要方法。(1)动荡变化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教材中运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图片、文字资料展现了衣、食、住、风俗方面的变化,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影视、音像等资料的生动再现补充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从“食”的方面来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受到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时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性。中国的饮食种类丰富,特点明显,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作物种类导致地区性差异明显,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肉类为主。北京作为都城,除了宫廷菜以外,各大菜系涌入京城,特别是鲁菜几乎成为京菜的代表,八大楼以及具有北京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东来顺涮羊肉等老店享誉京城。此外,种类繁多、口味丰富的各色小吃更是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依然受到民众的喜爱。鸦片战争后西式餐饮成为大城市的消费时尚。西式餐馆出现,西式点心、饮料、糖果也为大众接受,如上海等城市中,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一品香”,西餐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结构。从“住”的方面来说。中国南北方的民居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江南的民居等。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从沿海到内陆一些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馆、领事馆、洋行、货栈、银行、近代工厂等也纷纷出现,相应出现了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的各式洋房,供外国人居住。一些官员和富商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电灯照明在城市中出现,房屋格局、生活设施、装饰风格都有了很大变化。上海、广州、青岛成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典型代表。教材选用了北京传统四合院和新建洋楼的照片,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感受居住条件的变化。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深层原因,如四合院体现出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长幼有序的传统道德观念,富贵吉祥的人生理想境界,安详恬淡的日常生活情趣,由此感受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从“风俗”的方面来说。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中国积弱由于民智未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社会中的陈规陋习,鸦片、缠足即为两大现象。近代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改革婚姻制度。随着辛亥革命的兴起,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把断发易服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文明的直接斗争。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妇女缠足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具体体现,妇女处于对男子的从属和依附地位,缠足大小成为男子品评女性美的一种畸形尺度,不仅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而且成为文人笔下描绘和宣扬的对象,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反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而主张断发反对缠足这种纯粹的个人行为,在中国反对封建的进程中成为思想启蒙的先声。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处于落后、封建的状态。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教材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家庭和身边的变化有更加直观地了解,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可由学生作介绍,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新中国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教材在第一段中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建国后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不法商贩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物价,得到群众的拥护,统一财经的措施解决了供求、劳资等矛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又进行了增产节约运动。这样到50年代初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基本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教材第二段说明了改革开放后发展原因是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开放的新格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建国后社会生活的表现: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没有彻底执行八大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50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包袱。60年代与苏联关系破裂、自然灾害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看,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还需进一步解决温饱问题。这一时期,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在此可根据教材中选用的图片进行分析。有收藏爱好的同学还可以进行实物展示,增加生动性和感染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下令取缔了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丑恶现象。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改变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妇女,提高了妇女的地位。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也为婚姻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化也可以从衣、食、住、风俗等方面进行学习。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走出了过去千篇一律的“蓝海洋绿海洋”,开始追求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饰,追求个性化的表现,甚至品牌效应。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而且服装材质丰富,设计新巧,工艺水平也提高了。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国力在增强。这方面学生体会很多,可适当补充,同时引导注意攀比、高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食”的角度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后,粮食产量增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1987年政府发动了“菜篮子工程”,可结合教材中学思之窗的内容,完成思考题。也可结合本地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从物资匮乏到产品极为丰富,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普通人家的餐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可通过自身感受分析饮食内容和饮食观念的变化源于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住”的方面来说,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由普通平房到简易楼房再到90年代以后国家启动安居工程,保障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福利,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1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七平方米,xx年已经达到105平方米,十年的时间增加了50%。到xx年底,中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已经达到13亿多平方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人们的居住质量也在进一步改善,不仅满足于宽敞舒适,在环境优雅、价格适当、个性装饰等方面有了更多要求。为使城市建设更趋于合理化、规范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城乡规划的监管。同时,中国的住宅建设更加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保护。从“社会风俗”方面来讲,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成为人们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黄金周。居民的休闲生活更加多彩,休闲度假、郊区游、出境游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内容,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一目的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近代历史的开始标志鸦片战争进行知识的再认再现,导入新课程的学习。变化的原因首先在于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可以设问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与学生用辩证观点共同探讨危害和客观进步的因素。其次回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影响,从而得出中国的进步是在与列强不断斗争、不断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的结论。在讲述“近代生活变化的表现”时,通过衣、食、住、风俗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也可补充一些这一时期的资料,重点突出变化及意义。例如孙中山先生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据此原则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很快推广,而且成为中国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再如社会风俗的变化,重点要突出“断发易服”的意义,可结合康有为的上书进行分析,了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鼓励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拓展相关知识,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小说风波、阿Q正传等,了解文学创作后的历史背景。关于“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一目的讲述,分析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时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简单介绍了解稳定物价的必要性,建议学生通过访谈进行了解,搜集一些全国和地方的票证实物或图片,通过直观认识思考50-70年代经济发展特点。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学生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结合教材所给图片、数据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如居民收入和财富大幅度增加、衣食住行发生巨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展重大变化。建议学生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2教学案例案例一粮票、布票、购货本等实物或图片凭票购物、凭购货本买东西,没有票证即使有钱也没有用。可见当时的物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还不能让大家随意购买。在三十年前,这些东西是居家过日子的命根子,比钞票还重要,在那个时代,许多东西光有钞票是买不到的。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产品不能充分满足人民需要。跟共和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小时候常喝牛奶的不多。因为当时收入低,奶牛也少。解放初期,全北京只有1500头奶牛。改革开放后,喝牛奶的人多了,以至于排队取奶成为街头一景。现在老百姓越来越注意营养均衡,口味新鲜,健康绿色食品这个词对我们大家来说已是很熟悉了。案例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三大件的变迁、更替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由70-80年代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空调、冰箱、电视机,到现在升级为电脑、住房、小轿车,消费能级从百元、千元级商品向万元级、十万元级攀升。个人信贷消费、刷卡消费迅速普及,住房、汽车、通讯、教育、旅游成为新消费热点,xx年销售各类汽车408万辆,实现零售额3052亿元。案例三中国女子的传统服装旗袍,来说明当时的服饰变革。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今天中国的旗袍已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向世界。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题关键:把握时间关键词“当今”,求答项“产品丰富的原因”。思路引领:从经济、政策、科技、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角度回答。答案提示: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解题关键: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表现及原因。思路引领:列举衣、食、住、风俗方面的变化,分析外因和内因。答案提示: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变化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五、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轨迹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衣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硃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选自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关于妇女走出深闺,出入休闲场所的报道。说明中国传统妇女观念发生改变。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所以别内外而防淫欲,意至深也。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目贻不禁此风日甚一日,莫能禁止。二人摸乳被枷,载申报,1872年6月4日康有为断发易服的奏折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选自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孙中山关于剪辫子的论述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选自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黄遵宪劝止缠足1897年10月,梁启超应邀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在当地提倡不缠足,按察使黄遵宪马上予以支持。黄遵宪首先列名不缠足活动发起人,接着亲撰布告,劝告人民不要缠足:“天地生人,本无生女悲惨之意,父母爱子,时仅生疾毁伤之忧。故圆颅方趾,麻木偏枯则为疾,属毛离里,疾痛弱化之谓慈。自薄俗流传,公理蒙晦,求工纤趾,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体因而脆弱,民气以之凋残,几使天下有识者伤心,贻后世无穷之唾骂。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新式婚姻日渐增多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许珂:清稗类钞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五四时期人们关于婚姻自由的看法五四时人认为,婚姻自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恋爱自由。恋爱是“男女结婚的中心要素”,“必定先有恋爱,方可结为夫妇,必定彼此永久恋爱,方可为永久的夫妇”。(2)婚姻自主。婚姻主体对主婚权的把握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关键。他们强调婚姻要“完全凭着男女两人自由的意志,互相结合”。(3)离婚自由。“在现社会内,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一样很重要如果不同时鼓吹自由离婚,那就这自由婚制也成了锁镣”,因此,“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并行齐进”。(4)再嫁自由。认为寡妇再嫁问题,完全是“一个个人问题”,要按本人的意愿去办,万不能“为了褒奖条例,为了贞节牌坊”,而断了再嫁的念头。强调婚姻缔结当事人的权利,强调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强调夫妇双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婚姻的道德性,无疑是切中封建婚姻的实质,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引自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江汉论坛xx年第6期婚姻法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国家安居工程的有关规定实施国家安居工程的目的是结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进程,促进城镇住房建设。实施国家安居工程要为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提供政策示范;要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由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家安居工程住房直接在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的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载中国房地产,1995年第4期2课文注释民国初期服饰变化1912年6月27日的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到:“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搞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同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当时,上海已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这里,各地又追踪上海。即使南京、苏州、北京也都昂首以瞻。可见,在此时人们的服饰变化已经日渐频繁,西方时装也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辫子与留美幼童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美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称他们为“猪尾巴”。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幼童们又极喜欢美国的体育运动,而辫子有时会带来很多麻烦。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描写道:“这许多孩子们的装饰,除了拖着一根辫子,与我们无异。当他们踢足球的时候,将辫子塞进内衣里,有时候缠在头上,辫子一闪开,对对手的诱惑过大”。有的幼童将辫子盘在头顶,用帽子使劲压住,生怕美国人看见,极个别胆大的幼童索性将辫子剪掉,见中国长官时则用假辫子蒙混过关。但时间久了,难免不露出马脚。谭耀勋、容揆等人就因为剪掉了辫子被开除。他们知道回国后有杀头的危险,就隐藏于美国,拒不回国。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就以留美幼童剪辫为由,诬蔑他们政治上不合格,要求清廷将幼童中途撤回。结果使中国首批留美生的留学活动中途夭折了。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废止缠足运动早在清末,废止缠足的天足运动就已经展开。天足,即天然之足,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崇尚天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早在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东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康有为、康广仁又在广州成立粤中不缠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成立之初,会员便达万人以上。与此相呼应,在广州附近的顺德也创立了戒缠足会。另一位著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也积极从事反对缠足的活动,并致力于从事反对缠足的宣传工作。1898年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专门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痛陈缠足之害。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的反缠足运动告一段落。此后,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了反缠足运动中。进入民国,天足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政府已经把放足和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民国建立伊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国民政府时期,尽管战乱不断,但政府对缠足的劝禁工作从未停止。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尽管这一陋习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绝,但杜绝这一陋习基本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菜篮子工程所谓“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从1988年5月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将产、销通盘考虑,解决我国主要鲜活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篮子”工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通过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将科研、生产、批发(供应)、销售、管理等部门集中起来,组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以丰富市场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经过十年来的实施,我国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六大类鲜活农产品的产量以年均7到13的速度增长,使我国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充足。截止到xx年,我国年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跃至3111千克,远远超过世界人均105千克的水平。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昆明等许多大中城市蔬菜日上市品种在50个以上。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喜人成绩。3学术观点略4插图说明略5参考资料目录1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见江汉论坛xx年第6期。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xx年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菜篮子工程,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5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6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xx年版。7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王动成、刘云浩译: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时事出版社xx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