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922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课程标准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1商鞅之死(1)根本原因: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直接原因: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保护伞。(3)表现:秦惠王继位后,保守势力诬陷商鞅“谋反”,后来商鞅被车裂,并诛灭九族。2秦法未变秦惠文王和他的后继者,顺应时代的潮流,继续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历史认识商鞅之死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者的悲剧。说明改革充满了阻力,有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深化探究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文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思考(1)据材料,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2)商鞅虽死,秦法未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原因: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势力及其利益,遭到其反对;秦孝公死后,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认识:改革要除旧布新,难免会触及旧势力和特权者的既得利益;在改革的道路上荆棘丛生,障碍重重;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的品质。(2)商鞅新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新法深入人心,妇幼皆知。二、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商鞅变法是以法家理论为指导的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1在军事上,商鞅实行的变法“教民耕战”,奖励军功,很快在秦国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2在经济上,商鞅变法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使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3在政治上,军功爵制的推行、县制的建立、什伍户籍制和连坐法的实施等,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瓦解了分封制,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迅速赶上并超过东方六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统一了东方六国,为后来秦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材百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岳麓版) 重点精讲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3)法律一经制订就坚决执行;(4)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深化探究材料一“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战国策韩策一思考材料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其成因如何?这一现象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说明:秦国已成为军事强国。原因: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建立什伍组织又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影响: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提供了军事保障。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思考(1)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2)“山无盗贼”和“民勇于公战”跟哪些变法条款有关?试作简要评述。答案(1)基本正确。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大起来。(2)连坐制度的实行,形成“山无盗贼”;奖励军功则形成“民勇于公战”。商鞅变法的这些条款,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强化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有消极影响。三、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1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商鞅变法通过重法措施,使秦国成为封建时代具有法治性质的社会。3变法中的户籍制度,发展经济的措施,尤其是实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等政策法令,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启示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改革手段以严峻著称,不尊重他人生命,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用血腥手段镇压改革的人。人为地激化了改革的矛盾与斗争。二是为改革不择手段的做法和牺牲式的改革精神不值得提倡。改革者不仅要长于推进改革,而且还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性命,珍爱上天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改革需要义无反顾,但也不需要献身。重点精讲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运动?(1)从结果看:商鞅虽死,秦法未变。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2)从背景看: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迎合了生产力发展需求。(3)从影响看:除旧布新,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重点精讲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局限性?(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商鞅制定的刑罚非常严苛,只要违反,就要受到重罚。(2)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3)商鞅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如变法条文中明确规定按爵位等级占有数额不等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名师指津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应该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深化探究材料一xx年3月,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在名家讲坛做报告,关于商鞅变法,他将其成功归结于对社会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以及变革高层的团结和高度共识。他说,商鞅变法有着文化坐标的意义,成功涉及了国家运作的各个方面。xx年3月,网民“幽谷闲云”发表网论:“商鞅的变法措施(如主张战争、将统治下的人民全都集中起来),在几千年来,许多新兴朝代在还尚未取得成功时几乎都是走商鞅的变法路线,其主要特点就是将统治下的物力、人力、财力全部由政府控制,主张集体主义,全民动员,一切只是为了战争,最后统一天下。”思考(1)两则材料都认识到了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一个侧重于“国家运作”方面,一个侧重于“军事扩张”方面。你能给他们分别找一找论据吗?(2)自己试一试用一句话评一评商鞅变法的行为。答案(1)国家运作:重立法、明赏罚、奖军功、建制度,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都将社会纳入国家有序有效的管理中,这种中央集权制为以后历代所效仿,影响深远。军事价值: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移风易俗等措施有利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军队战斗力。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秦最终完成了统一。(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可以,属于开放性设问)。材料二请欣赏历史剧小品:旁白(高兴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国君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羡慕你啊。主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受到奖励了吗!李四: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给人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吃不完。主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我打了十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思考(1)请你为上面场景定一个题目。从中可了解到商鞅变法实行了哪些措施?(2)上面对话中涉及到商鞅变法取得了哪些成就?由此判断商鞅个人结局的悲惨是否意味着变法事业的失败?答案(1)题目自拟。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位;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等。(2)成就:农业发展,国力壮大,对外战争连续胜利;社会稳定,成为七国中的强国。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看目的是否达到,成果是否维持。课堂小结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场封建改革。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井田制度、血缘宗法制度,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当然由于受时代以及阶级属性的限制,商鞅变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予商鞅变法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1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答案A解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智慧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告诉我们()A改革者最终的命运是悲惨的B为统治阶级服务是改革的出发点C历史发展潮流是不可阻挡的D策略是决定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答案C解析商鞅被处死后,秦国仍然实行商鞅的变法措施。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确立这一历史潮流。3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的各国的变法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 B建立二十等爵制C普遍推行县制 D“燔诗书而明法令”答案B解析血缘宗法制度,是根据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处理统治集团内部各成员关系并确定其身份地位,享有政治权利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否定了世卿世禄制,是对血缘宗法制度的直接冲击。4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国发动兼并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商鞅在公元前356年、350年两次推行变法活动这一史实,可知答案为C。5商鞅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宗室地主的地位不断上升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不可阻挡A BC D答案C解析商鞅变法采取奖励军功的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军功地主大量涌现,成为秦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宗室地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这就使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不可阻挡。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答案(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资料浏览论商鞅变法刘向的评论中,从变法的特点、积极作用上分析了秦国能称霸诸侯、统一六国的原因;李斯的评论,从变法的移风易俗、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方面极力赞扬变法,该材料可用以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及其影响。探究与思考1提示商鞅变法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瓦解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一、选择题1商鞅变法遭到了秦国贵族们的坚决抵制,他们千方百计破坏新法。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他们之口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C“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D“政必改革,礼岂因循”答案B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A项是商鞅变法决心的反映,C、D两项是对商鞅变法的赞颂。B项流露出对商鞅变法的反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2历史上商鞅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答案A解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3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A B C D答案D解析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法家鼓吹严刑峻法,其偏颇导致秦朝的短命而亡。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叙述不正确。4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要明确“决定性的历史作用”,B、C、D三项都是A项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作用。5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6下列哪些做法或措施对秦国历史的长久发展不利()废井田普遍推行县制连坐法按军功大小赐爵位、赐田宅、赐奴婢轻罪重罚A BC D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要抓住“对秦国历史的长久发展不利”,当没有战争时,军功从何而来?连坐法和轻罪重罚极容易引发阶级矛盾。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铜方升奖励耕织(砖画)商鞅戟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划时代变革。虽然只是发生在当时的东周诸侯国之一的秦国,但却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步伐。xx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历史信息?(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评价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变法“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答案(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2)与什伍相结合。直接目的: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实际效果。商鞅变法为秦朝的统一,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基础。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毛泽东材料二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评论中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从商鞅个人的结局你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2)弊病:法律过于严酷。认识:改革者要德、法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