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738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生石灰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4双选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C1 mol H2跟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一定释放能量245 kJD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释放能量490 kJ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abcBab2cCabc Dab2c6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苛性钠固体溶于水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干冰升华ABCD7.有下列物质:NaOH固体;浓硫酸;NH4NO3晶体;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BC D8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9近年来各大型运动会所用火炬的燃料多采用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要破坏氮氮三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11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的硅常用以下化学反应实现:Si(s)3HCl(g)SiHCl3(g)H2(g)(放热反应);SiHCl3(g)H2(g)Si(s)3HCl(g)。以下对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反应是放热反应C两个反应都有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2(重庆高考改编)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键为942、O=O键为500、NN键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B391C516D658二、非选择题13“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完美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长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_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_的总能量。14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 kJ的热量。(1)该反应_(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2)石墨和金刚石相比,_能量高,_更稳定。(3)推测石墨与金刚石各1 mol在相同条件下燃烧,_放出的热量多。15(北京高考节选)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 2Cl22H2O已知: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回答下列问题:(1)H2O的电子式是_。(2)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_(填“强”或“弱”)。16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2)某同学选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选择上述装置_(填“”、“”或“”)进行实验;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反应。课时达标训练(四) 化学能与热能 答案1解析:选C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反应,说明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能量,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项不正确。2解析:选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放出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吸收能量。3解析:选D由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一定有其他的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该反应应为吸热反应,A、B正确;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C正确;吸热反应一般需要加热才能发生,D错误。4解析:选A、DQQ(吸)Q(放)436 kJ249 kJ930 kJ245 kJ,因为Q0,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生成2 mol H2O(g)时应放热2245 kJ490 kJ,故D项正确;C项中缺少物质的状态,所以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245 kJ。5解析:选D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与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为(ab) kJ,而形成2 mol HCl中的化学键放出总能量为2c kJ,因为H2与Cl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释放了光能,故ab2c。6解析:选B注意吸热或放热过程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的区别。CuSO45H2O受热分解生成CuSO4和H2O,属于吸热反应。KClO3分解是吸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均为物理变化。7解析:选BU形管内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说明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NaOH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NH4NO3晶体溶于水吸热,CaO与水反应放热。8解析:选B判断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关键看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B项正确,A项和C项错误;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两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开始进行。9解析:选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A不正确;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依据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和放热(吸热)反应的关系可知,C正确;因为丙烷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D正确。10解析:选B形成新化学键需要放出热量,故A不正确;物质本身的能量越低,键能越大,越稳定,破坏化学键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故B正确;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不正确;水变为冰,放出热量,但属物理变化,D不正确。11解析:选B反应是放热反应,则“Si(s)3HCl(g)”的总能量高于“SiHCl3(g)H2(g)”的总能量,因此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C项正确;和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D两项正确。12解析:选B利用图示可知肼和氧气变成原子时断键需要的能量为2 752 kJ543 kJ2 218 kJ。肼和氧气断键变为原子时要断裂1个NN,4个NH,1个O=O键,所以11544(NH键键能)15002 218,解得断裂1 mol NH键所需能量为391 kJ。13解析:因为此反应是燃烧反应,所以应是放热反应。答案:(1)C2H8N22N2O42CO23N24H2O(2)放热大于吸收放出14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故1 mol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该反应吸收1.9 kJ的热量,属于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的能量低,故石墨更稳定,石墨与金刚石各1 mol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答案:(1)是(2)金刚石石墨(3)金刚石15解析:(1)水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2)设断开1 mol HCl键需要的能量为a kJ,断开1 mol HO 键需要的能量为b kJ。则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物的总键能115.6 kJ,即(22434b)(4a498)115.6,解得ba32(kJ)。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要的能量大,则HO键比HCl键强。答案:(1) (2)32强16解析:(1)装置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2)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浓硫酸、硝酸铵溶于水有热效应,但不属于化学反应,故不是放热或吸热反应。答案:(1)(2)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热(3)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可能是放热反应某些物质(如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硝酸铵(或其他合理答案)(4)(或)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