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693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1融会贯通,把握全文精髓。 2触类旁通,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什么?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二、说说本文的思路 全文内容的融会贯通,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三、理解课文中的引文 见练习二: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1、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意思是,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意思是,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钱塘洪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明确: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所阐释的观点是: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这段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洪要求完整,像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士反对这样求完整,要求精粹,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就是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了,不必求完整。赵执信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画出来的龙虽然见首不见尾,只有一鳞一爪,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完整的龙。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是不成的。也就是精粹要从全体中来,离开了全体就谈不上精粹。这三种看法,赵执信的看法是最完整的。 作者从这段话里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课文开头几段所说的“全”和“粹”的统一、结合,“虚”和“实”的相生、相成,这是艺术的最高成就。 4、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意思是,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三、根据课文的具体讨论,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需解释的术语及参考答案: 全(艺术)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粹(艺术)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全与粹的关系既粹且全,辩证地结合、统一。 典型化对生活和自然加以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达到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综合,从典型化的过程、目标两方面组织答案。) 自然主义只讲“全”而不顾“粹”。 形式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 现实主义以粹概全,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实”画面中的实景、真境。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画面中的空景、神境(或“艺术空白”)。 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的艺术特征。 四、迁移练习,触类旁通。 课上讨论:运用“中国艺术以舞蹈动作表现空间”的观点简析下列各例: 课文各例(见幻灯) 补充: 绘画 按照虚实相生的要求请你画画: 1、深山藏古寺 2、踏花归去马蹄香 3、万绿丛中一点红 深山藏古寺 宋代的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司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如果不好,根本就没资格参加应考了,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对于作文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 这个题目不好画。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画家画出来了,无非画出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可把那个“香”字丢了。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这就叫离题了。难是难,有个聪明的画家还是画出来了。画面上繁花压枝,落花遍地,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看马蹄翩跹起舞。蝴蝶是采花的昆虫,哪儿有花香,它们就去哪儿。蝴蝶追逐着马蹄, 这不正说明马蹄香吗?这位画家用了两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表现出来了,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衬托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这位画家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认真审题、巧妙地构思。我们写文章也应该从中受到启发。 万绿丛中一点红 宋徽宗选画的故事,说明立意要注意三个字:明、高、新。宋徽宗为了选拔优秀的画家,有一次以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作为画题,请应试的画家作画。当时,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有的画一片松林,树顶上立着一只丹顶鹤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他只选中了两幅画:一幅画的是翠楼上立着一位少女,倚栏沉思,她那鲜红的唇脂与大片绿树交相辉映,画面生气蓬勃,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另一幅画的是万顷碧波中涌出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境界开阔,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两幅画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真正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画画有立意问题,写文章也有立意问题。那两位画家不仅注意了立意,而且都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表现画意。难怪宋徽宗喜欢这两幅画呢! 诗歌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明确:诗中实景是“孤帆远影”的“舞蹈动作”,碧空尽处和天际长江是虚灵的空景,扬州三月的烟花则只存在于想像之中了。 2、完成课后练习三。 明确:这两首诗都是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贾岛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害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者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大中型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3、读叶绍翁游园不值。回答下列两问。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诗的上联非常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2、下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简析它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1、以少总多虚实结合是本诗的特点 2、此联恰当地处理了“全“与“粹”的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小说 1、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人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药) 提示: 1、利用人物动作暗示环境。花枪挑酒葫芦写手冷,暗示风雪严寒天气;石头靠门,写风雪大。 2、借看客的姿势暗示夏瑜示众的场面。这是小说中实与虚、露与藏、明与暗的完美结合。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主要从绘画与戏曲的角度谈了虚与实的关系,请你写一篇小文章,从诗歌角度谈谈这一问题。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教案) 说明:不能按常规分析课文,也没有必要分析文章的写法,因为学生根本上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也难以从本文中学到写作技巧,因为本文既是美学理论,又是文学欣赏理论。 目的:了解诗歌的虚与实,举诗歌虚实技巧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对虚实的理解是难点,运用虚实理论评析诗歌是重点。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由对画深山藏古寺与诗商山早行中“虚”与“实”的分析导入新课 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唐五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仔细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写人,但是仔细体味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天涯游子早行的情景,从而写出了客行的辛苦。 艺术包括哪些呢? 文学艺术、戏剧艺术、雕绘艺术、音乐舞蹈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看中国艺术表现的虚实结合的妙处。 二、教学这篇文章的目的 不在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写法,而在于理解什么是艺术表现的虚与实,特别是学会分析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写法。 三、理解虚与实。 、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虚实,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是美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虚与实互根互存,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就拿一个圆来说,“”的外框是可见的,实实在在,而圆框内部是空且虚的,“”的存在就是一种虚实的结合。如果没有外框,那也就没有了圆,这就叫互根互存,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文章对虚与实的含义的表述: A“全”与“粹”的理解: “全”就是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就是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虚与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 分析教材31页引述谈龙录的一段话,特别是要理解见龙之一鳞一爪而宛然见龙之全身、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等句以及“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意思。 、戏剧中开门的动作,骑马的动作,都是虚与实的运用。 教材32页秋江剧,八大山人画、齐百石的一幅画,要求学生指出哪是实,哪是虚。 作文的卷面也要注意虚实的处理。为什么要分自然段?从内容来说,是表明一个较完整的内容,从美学的观点看,是为了虚实相生。试想一下,一篇文章只有一个自然段,从头写到尾,会给人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你作文中的字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则卷面太实,太小则卷面太虚,都不能给人以美感,无形中会影响得分。 四、艺术表现之所以能够虚实结合其前提是欣赏者具有联想想象能力,能够由个别想到一般,从实处联想到虚写,从看得见的事物推测到隐藏其中的内容等等,也与一个人的经历、见识有关。如果你从来没有见到过大海,也就很难从沙滩想象到大海的汪洋;如果你不知道寺与庙的区别,你看到和尚也许会把庙宇想象成尼姑庵的样子。同时由于人与人的思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人们由实联想到的虚也就会有所不同。 虚实结合的好处是:留给读者想象、联想的空间,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思考练习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虚实结合的写法。 宋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盂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各多少?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者要写的是那种永远不变的心,主要是通过不可能实现的假设来表现出来的。借假想的实来写虚) 思考练习三的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分绍虚与实的写作技巧。 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虚实,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是美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虚与实互根互存,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一般来说,小说、散文中的实是直接描写,虚是间接描写。如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诗歌中的实则往往指写景、状物,虚指抒情、说理,即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托物说理,把外在的物与内在的情与理融合到一起。用极为精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情或含义,既形象又深刻,并且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说是诗歌耐人寻味的原因。 虚实结合的好处是:留给读者想象、联想的空间,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诗歌表现手法虚与实 1、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分析:这两首诗都从实处落笔,凭虚传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了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寻求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2、宋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分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可能园主人因为爱惜园子里的青苔,怕被人穿着木底鞋踩坏,所以我敲了半天门也不开。但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还是伸出了墙外。)作者怎么会当心青苔被屐齿踩坏呢?我们可以想见是刚下了一场雨。实写了“苍苔”,虚写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否则怎么会有苍苔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主人感受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3、盂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各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本虚实结合,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春天的美丽,而是通过春天早晨的鸟语来让读者去想象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其实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4、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者要写的是那种永远不变的心,主要是通过不可能实现的假设来表现出来的。借假想的实来写虚) 5、再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实写虚,把多而不绝的愁绪写得淋漓尽致。 6、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想象那小船承受不了愁的重来,就将无重量的愁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体会到了李清照愁之多、愁之深。 小结: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实中有虚,虚中见实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技巧。 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说理。这物、这景就是实写,而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说之理就是虚写。 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直接描写而言,间接描写就为虚;相对于现实而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则为虚;相对于具体事物而言,抽象的情感和道理则为虚;相对于如实叙述描写而言,联想和想象则为虚;相对于有限的诗句而言,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则为虚等等。 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善于推敲和品位,善于透过有尽的语言去体会无穷的意蕴,善于透过景和物的描写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去领悟诗中所含的道理。 但是我们又不能牵强附会,随意曲解,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凭空想象,要合情合理。 三、诗歌分析练习 阅读杜甫的月夜,分析其艺术表现技巧。 附:月夜分析参考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自鄜州,奔赴灵武(唐肃宗的临时行宫,今宁夏灵武),途中被安禄山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时所作。题为月夜,是怀念亲人的诗。 首联,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这正是诗人自己见月忆妻的移入。不说自己想,而说对方在想;不说自己见月思亲,却说对方见月忆人。这种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不但表现了诗人臻入化境的艺术技巧,而且渲染了诗人怀念亲人的真挚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而深厚的爱。次联流水对句转到小儿女作陪衬,以加强上联的情思。 “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后一层意思更深厚些,因为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的心事,当然就更不懂得去想念父亲了。这不仅写出诗人对儿女的想念,同时通过对天真的儿女的想象,也加强了诗人怀念的深度。这两句将“只独看”突现出来,而长安二字点出自己的所在地;鄜州二字点出所怀念的对象所在地。“遥怜”、“未解”陪衬出“独”字来。 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的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夜深不寐,鬓湿臂寒。是“独看”的正面文字。末联写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妻子的愿望。说“何时”,实际是茫茫然不可知,但却又想得那么细致和急切,连重逢时望月流泪都写进去。说重逢时流泪,正映衬现在望月时流泪,说重逢时的泪可以被月照干,正反衬望月思人的泪是照不干的呵!“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语意玲珑,章法紧密,感情深挚,表现出回环不已、一往情深的夫妇之情。 全诗两句写对方,两句兼言彼此,而中心写妻子,层层转折,层层深入,词意婉切,情悲笔丽。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黄素娥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拓展训练,深化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中国诗歌、戏曲、绘画、建筑等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关系的具化理解。 预习作业 1.结合课文,讨论并明确文中引文的意义。 (结合重点完成课后练习二的引文含义。) 2.阅读全文,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孕育出了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让多少代人传唱至今;那一幅幅黑白相间的宣纸画,让多少人望画息心;那一出出字正腔圆的戏曲,让多少人迷恋忘情。是什么样的魔力,把他们吸引得如痴如醉?是怎样的一根魔杖,把他们指领得心魂难收? 是美,是艺术!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艺术技巧的文章。 二、检查并明确预习作业答案。 1、明确引文含义,感悟课文观点。 (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谈龙录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的三种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洪昇:求完整,画全龙。重视“全”而忽略了“粹”,是自然主义。 王士禛:求精粹,神龙见首不见尾。看重“粹”而忽视了“全”,是形式主义。 赵执信:以粹概全,二者不可分。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 (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2、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6)提出观点,即“全”与“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712)阐述中国绘画、戏曲中的空间表现方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第三部分(1314)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出来的。 三、实例分析,深入领悟文意。 教师举出一些艺术上的实例,学生分析何者为虚,何者为实。虚与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 明确: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这两者手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实为体,以虚为用。 2、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明确:草木、烟霞为实,春之精神与山之精神为虚。虚与实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又如郭熙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再如齐白石画虾而无水,但从虾的活泼游姿中可以感到水的存在,而且更有清莹之感。 3、最近在火车站,看到一幅雕塑,是两只相握的手,其余别无他物,试分析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示例:相握的手为实。让人联想的东西很多,这是两个怎样的人,是萍水相逢,还是他乡遇故知;性别,年龄,肤色,国籍等正是因为其构图的虚,才把全部内容都涵盖进去。其次还有表现的主题,握手是两人之间的友谊,还是表示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可任人想象。 4、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请挖掘其“虚”。 示例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情,而且从中还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示例2:寻隐者不遇,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浅层的“虚”表现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象。其深层的含义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 四、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讨论题: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请同学们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艺术表现的虚实是如何相生的。 示例1: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又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了。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示例2: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示例3:中国建筑往往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扬州园林建筑就极具代表;瘦西湖的月观景致正如郑板桥所言“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我们都说月色如水,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连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说小金山虽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连成一片,就满天是山了。通过把实景虚化,小景变大,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化为无限的意境。又如个园秋景叠石处的“旱山水意”以其对大自然山川的浓缩,在观赏效果上亦达到了“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虚实相生的磅礴气势。 五、迁移阅读,解读重点。 赏析古典诗歌中的虚实辩证处理的手法。 教师讲解:一般地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抽象的抒情和纯粹的写景都没有生气和韵味,必须避免,故写诗历来重视虚实相生之法。范文对床夜语卷二引四虚序说“不以虚实为虚,而以实化虚,化景物为情思”,即是虚实相生的一法。“以实为虚”之法的要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要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依附在一起,沟通成整体。试赏析下面的诗句: 1、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他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既形象又深刻。有些诗句以内在的逻辑之序排列景物,看似纯景,实则寓情。 2、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示例: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采镂金,雕绘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 3、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回答以下两问。 应怜屐齿印青苔(苍), 小扣些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诗的上联非常含蓄,暗示了哪些内容? “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初晴,不明写春雨,只有暗示;诗人从春雨中听到杏花的消息,故前来游园观赏,此亦未明。 “久不开”说明主人懒于社交,隐居春色中,可见高雅脱俗。 (2)简析下联的艺术特点。 恰当地处理了“粹”与“全”的关系,虚实结合,“关不住”、“出墙来”有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杏”,表现了早春的蓬勃生机。“一枝”代表“满园”,由眼前所见想心中万树,余味无穷。 第二课时 巩固拓展训练 一、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绘画、戏剧、书法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舞蹈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2、中国的舞台动作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基本风格,请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基本风格。 3、为什么不能取消中国戏曲的一些舞台动作而代之以纯现实的,甚至是自然主义的做工?试答出理由。 4、中国的各种艺术善于动用舞蹈形式,试举一例,用自己的话说明其特点。 5、下列对这段短文的推断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书法等艺术者贯穿着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这一所谓的舞蹈精神。 B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舞蹈和音乐是两种相同的艺术形式,所以有着共同的特点。 C作书法和作画时如能以舞剑相伴,便能从中感受灵气,以助壮气,因为挥剑如同挥笔。 D戏剧的舞蹈动作不能光卖弄巧,而应该用极洗练极典型的姿势来表现生活的真实。 E建筑和印章艺术也能运用舞蹈形式,例如屋角的飞动,印章的笔划也不应该是横平竖直的。 参考答案: 1、像音乐一样在绘画、戏剧、书法艺术中显示出虚灵的空间。 2、中国的舞台动作既有空灵的美感,又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表现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往往不用布景、道具,而用一两个洗练而典型的姿式。 3、取消这些舞台动作,代之以纯现实的,甚至是自然主义的做工,戏曲就缺少了虚灵想象的空间,虚和实就不能辩证地统一。 4、举例略。特点要突出虚灵与现实的结合,通过艺术的起初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特点。 5、AD。 二、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艺术的“味” 艺术表现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召唤想像力的再创造,从而形成兴味或余味。 空白可以定义为:艺术家再现现实对象整体时有意造成的艺术形象结构上的虚空。 艺术中的空白主要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不全”造成的空白,即艺术形象再现某一具象时没有再现对象的整体面貌,而是选择某一局部或细节代替它的整体,或者有意隐蔽某些部分或细节,前者曰残,后者曰藏。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常取一角、半边,或取断山、截峰,或取独木、孤舟,画面上有意留下大片空白。 第二种是省略造成的空白,即艺术形象再现生活对象并不要求面面俱到,纤毫毕现,而是有详有略,有细有粗。那些简略的部分,没有再现出来的部分就构成艺术形象的空白。比如齐白石画虾,早期画了十只虾足,后来减少为八只,晚年时只画了五只虾足。齐白石画虾没有画水,本来活着的虾只能生活在水中,画活虾就要画水,但齐白石把水省略掉,画面上用大片的空白代替水。当然,省略也是一种“不全”,但“不全”构成的空白与省略构成的空白是不一样的。“不全”构成的空白是形象结构的不完整留下的虚无空间,如断臂维纳斯塑像的断臂;而省略构成的空白则是艺术形象完整结构中无形的部分。前者可以说是形象的片面性,后者可以说是形象的抽象性。 第三种是停顿造成的空白,即联系中断造成的空白。比如戏剧演出中的哑场,小说里的叙述中断,音乐中的休止和空拍子,绘画中形象之间联系的虚空,等等。 以上所说的三种类型的空白,就是艺术“空白”的基本形态。它们分别是结构的空白(即残),这是一种“无”;抽象的空白(即略),这是一种“虚”;连接的空白(即断),这是一种“空”。它们共同构成艺术形象的虚无的空间。 除了艺术形象的空白构成表现性外,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也构成表现性。所谓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指的是艺术形象没有明确固定的指称、内涵、意义、边界、属性、外延等。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境界的不确定,即指称、边界的模糊;二是意义的不确定,即内涵意义的模糊。A,这是一种模糊境界,B,这是形象的不确定。另一种是意义的不确定,C,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就是意义的不确定。 形象的不确定性实质是上是意义的空白,也可归入艺术的空白之中。所以艺术的空白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形象的空白,一种是意义的空白,古文化所谓象虚和意虚,就相当于这两种空白。 艺术形象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具有一种召唤性,能为欣赏者提供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或意义空域,从而激发欣赏者永无止境的想像力和理解力的再创造活动,这在感觉效应上就是所谓“余味无穷”。 1、解释下列概念: 艺术形象的空白: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 残:藏: 2、第三段“画面上有意留下大片空白,这就是残缺或空白”这句话中,两个“空白”含义不同。请做出具体解释。 第一个“空白”:第二个“空白”: 3、“不全”造成的空白和省略造成的空白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4、把下面三个句子分别放回第七段中A、B、C这三个位置上。 比如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就是“影射说”、“忏悔说”、“自传说”、“人生痛苦说”、“政治言情说”、“四大家族兴亡说”、“爱情说”、“阶级斗争历史说”等多种。 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提供一种幽深绵邈的没有边界的意境,给人一种惆怅莫名的感受。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描绘东家之子之美:“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5、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完成下面图表,在横线和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空白() 的空白的空白(略) 艺术的空白(象虚)的空白() 的空白的不确定性 ()的不确定性 参考答案: 1、艺术家再现现实对象整体时有意造成的艺术形象结构上的虚空。 艺术形象没有固定的指称、内涵、意义、边界、属性、外延等。 艺术形象再现某一具体对象时没有再现对象的整体面貌,而是选择某一局部或细节代替它的整体。 艺术形象再现某一具体对象时没有再现对象的整体面貌,有意隐某些部分或细节。 2、指画面上什么图像也没有的地方。艺术的空白。 3、前者艺术形象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后者艺术形象的结构是完整的。 4、A、B、C 5、形象意义意虚结构抽象连接境界意义残断无虚空 三、课后阅读语文读本中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与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进一步体味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美感。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美学大师宗白华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拓展阅读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空间美感(节选) 宗白华 空间的美感之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曾说:“凿户牖以为宝,当其无,有室之用。”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例如,郑板桥这样描写一个院落: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郑板桥集竹石) 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也有建筑,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正如明代人一小诗所云: 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这宫。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空间的美感之二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廓,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隔成两个,游人可以两边眺望,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诗名)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国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拓展训练 浙江吴根华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我观物”是根据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说法提出的。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即指写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比方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东篱”,说“悠然见南山”,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 元好问颍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心情并不悠闲。可是他看到寒波淡淡,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当然也是诗人所本有的,所以能够被外界景物所唤起。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写景。像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想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中感慨很深,非常悲苦。她把这种感情加到景物上去,把花人格化而去问它,又写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遭到贬谪,把自己悲苦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所以他看到的是孤馆锁闭,又是在春寒袭人的季节,更是冷寂凄切;听到的是杜鹃哀鸣,又是“斜阳暮”的时候,更显得悲苦。 (节选自“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根据文章第一二段的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中与王国维“无我之境”的理解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以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B.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人在对外界的直觉中与“万物无异”,因此说“无我”。 C.所谓“无我之境”是指外界景物刺激了作者原本平静的心而激起感情,这种感情似有外物传来,达到“物我合一”。 D.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原本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只是由于外物的刺激被唤起来而已。 2.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下列对王国维“有我之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由于心情的不同,诗的内容和感情色彩也不同。 B.“有我之境”即由于心情的不同,则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带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C.“有我之境”即缘情写景,诗中景物所表现出的悲喜缘于诗人的悲喜。 D.“有我之境”即作者在前文所提到的“触景生情”说。 3.文章第二、三段为什么要分别引述陶渊明饮酒和元好问颍亭留别的例子。 4.作者对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说的看法有何不同?试加以分析。 5.“中国舞台表演方式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的”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指出下列诗句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不相同的两项()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E.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流。 参考答案与分析 1.D(句中“原本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这是作者的看法,而非王国维的观点) 2.B(A忽视了内容与感情色彩的不一致性;C景与情的“悲喜”不是对应的关系;D忽视了“触景生情”中“生”与“缘”的区别) 3.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